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述了广东城际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总体需求及建设内容,介绍了既有票务系统的系统结构特点及不足,详细阐述了新建票务系统的架构、功能、主要业务流程及应用情况.基于公交化运营需求,引入地铁票务模式.兼顾实名制等要求,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接入地铁清分中心,并实现了与外部系统的对接,通过车站的前置系统进行防重复交易校验,并通过车站终端设备实现注册及检票等票务处理,支持手机乘车码、银联卡、一卡通等多元支付方式.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票务系统与12306客票系统并行运行,相互独立,能实现乘客公交化出行,能较好地满足城际铁路乘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广东城际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总体需求及建设内容,介绍了既有票务系统的系统结构特点及不足,详细阐述了新建票务系统的架构、功能、主要业务流程及应用情况.基于公交化运营需求,引入地铁票务模式.兼顾实名制等要求,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接入地铁清分中心,并实现了与外部系统的对接,通过车站的前置系统进行防重复交易校验,并通过车站终端设备实现注册及检票等票务处理,支持手机乘车码、银联卡、一卡通等多元支付方式.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票务系统与12306客票系统并行运行,相互独立,能实现乘客公交化出行,能较好地满足城际铁路乘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北京南站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贯彻“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设计思想,结合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度、高密度、大客流的特点,票务系统采用“铁道部数据中心、车站”二线体系架构,数据存储和管理为集中式管理,车站首次使用磁质纸票,以自助式售票和自动检票为主,为旅客提供更快捷、人性化、高标准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针对铁路票务系统组网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本着经济、安全、技术、效益进行组网运用探讨,提出不同组网方案性能比较及网络优化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将设置票务系统,并采用站站停和大站停混行的运营模式,本文从运输组织、票制、系统架构等多角度提出了设想,探讨如何建立这种全新运营模式的票务系统,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地铁票务收入是地铁整个收入的主要来源,票务收入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整个地铁收益,制定合理的票务收益管理模式是确保地铁收益安全的保证。目前,中国国内地铁一般都应用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简称AFC)自动化实现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算等整个票务管理。随着AFC系统的应用,地铁整个票务收益管理工作围绕着AFC系统开展,与传统票务管理有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获铁道部批准开工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明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6):11-11,18
2007年6月29日铁道部下发《关于铁道科学研究院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建设的批复》文件,批准在铁道科学研究院建设“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开展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试验工作。该工程总投资2 743万元,预计年内建成。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铁路正在进行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是客运专线运输生产的关键与核心系统,是确保客运专线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装备。“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最先进、标准、开放的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科研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8.
分析武广客运专线广州南站开通时旅客的购票特点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基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已成功运用的电话订票系统,采用全新的互联网订票和银行卡支付技术,提出"一站式"订票服务方案,并对其业务模式及实现技术进行研究,为探索广州南站的票务系统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1)建设福州地区票务中心;(2)根据铁道部的安排,完成我局五个地区票务中心与铁道部票务中心的联网;(3)根据客运部门的部署,继续建设车站计算机售票系统;在电务部门的支持下,实施车站与地区票务中心的联网售票;积极、稳步、有序地推进代售点的联网售票;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行具有小编组、高速度和高密度的特点,客运专线车站作业组织中对时间要求严格,作业复杂性增加,使得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很难用公式对其车站各种能力和指标进行准确描述,而系统仿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进行客运专线车站作业系统仿真的研究可以为客运专线车站设计提供支撑和建议,为运营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车站作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微观离散事件系统,旨在此系统理论基础上研究客运专线车站作业仿真的方法,构架仿真系统结构,建立车站作业仿真模型,设计咽喉区进路排列优化高速算法与到发线运用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在此基础上开发客运专线车站作业仿真系统,证明论文所研究车站作业仿真模型、子模型及选择的仿真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旅客需求出发,以研究客票所承载的各种功能需求为出发点,提出铁路客运专线各种可能的客票形式,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提出未来适合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客票制式体系.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车站旅客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结合我国实际,对目前既有车站的旅客服务系统的信息进行归纳和分类,并对系统进行功能和体系架构的设计和再造.对几个关键的子系统给出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了实现高速度、高舒适度、高安全性的目标,客运专线对影响铁路平顺性的轨道几何尺寸和 定位精度,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客运专线施工坐标系,作为铁路线路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维修的测 量定位基准系统,其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投影变形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将对铁路工程建设质鼍产生直接影 响。传统的Ⅰ级铁路直接采用国家统一3°带坐标系,作为铁路线路施工坐标系的方案,已经不适应客运专线建 设标准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并合理选定客运专线施工坐标系方案,有效控制投影变形对工程的影 响,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 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投影变形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满足客运专线2.5 cm/km投影变形要求的区域 变化趋势分析,研讨了以铁路线路变坡点的国家统-3°带坐标和路肩设计高程为基本参数,设计客运专线施工 坐标系的方法。 研究结果:研究得出了在铁路线路ym-Hm断面趋势不同的条件下,客运专线线路施工坐标直接采用国家统 -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或设计采用抵偿投影面的3°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任意带 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具有抵偿高程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四种设计方案。 研究结论:研究得出的客运专线线路施工坐标系方案,达到了有效控制了投影变形对客运专线工程影响的 目的。  相似文献   

14.
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铁路列车与地面间客运信息交互主要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方式的研究,提出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总体架构及其主要功能,该系统能够满足站车间信息交互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长昆客运专线引入娄底地区站位方案选择为例,研究引入既有娄底站和新建娄底南站位方案。研究结论:客运专线的站位选择受到城市规划、不良地质、环境敏感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实现客运专线主要功能、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发挥更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起决定作用。在站位选择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路网布局、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并综合考虑路网布局、城市规划、环境敏感区等多种因素,减少对既有设施的干扰,选择最合理的站位,以达到铁路主体工程与城市配套工程综合投资最省、社会经济效益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大团体售票项目中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北京铁路分局首铁在线网站与客票中心共同推出了互联网大团体售票系统,通过互联网向北京的各大、中专院校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订票、购票服务.论述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如何按照风险标识、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监督与控制等步骤进行风险管理的.  相似文献   

17.
合宁客运专线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为克服合宁客运专线大量中弱膨胀土遇水膨胀、脱水干缩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的特性,本文特结合合宁客运专线全椒路基试验工程,进行膨胀土填料的室内石灰改良试验、填筑工艺试验等研究。研究结论:经过试验研究及工后沉降观测分析,得出石灰作为膨胀土的改良剂并通过改进的施工工艺进行实施,能满足客专线路基填料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跨化工厂专用线特大桥连续梁(60+100+60)m工程为实例,从单位工程施工进度、方案可行性、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对连续梁挂篮悬灌和支架现浇施工方案进行对比,探讨铁路客运专线大跨度连续梁悬灌改现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浅述支架现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客运专线列车跟踪定位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结合客运专线运输特点,基于逻辑层次化,组件化,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等设计理念,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由业务处理层、应用服务层、通信传输层和安全维护层4层构成.在对系统体系结构各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构成客运专线列车跟踪定位系统的关键业务层,实现系统关键业务的集成,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重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