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有多种布置形式,三点扭矩轴式、四点十字型式、托举式等,不同布置形式的悬置对怠速振动影响的研究较多,对启动工况产生的振动研究较少,从启动隔振机理入手,确定启动工况悬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并通过DOE(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优化方法,分析不同布置形式的悬置对启动振动的影响及优化方向,在前期能快速地平衡悬置各项性能,指导悬置刚度设计和结构选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款电动载货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两种不同布置形式悬置系统进行了结构强度、模态分析,并结合整车的NVH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支架的模态要求,选择出合理的一套动力总成悬置方案,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悬置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存在着振动和噪声较大的缺点,所以对其进行动态特征分析和隔振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柴油机悬置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整柴油机悬置系统的结构支承参数可改变柴油机悬置系统的动态特性,降低汽车行驶的振动响应,因为既要使用软的悬置元件以达到良好的隔振效果.又要避免柴油机及其动力总成与周围零件发生干涉,所以在设计时悬置系统应尽量采用解耦形式布置。文章时当前柴油机悬置系统布置几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随着整车排放标准升级,发动机结构及其附件布置亦越发复杂。而在轻型载货车的设计中,受限于发舱空间限制,发动机悬置元宝梁的布置合理与否尤为重要。合理的布置悬置元宝梁走向,确保悬置元宝梁与前桥不会因为间隙不当而产生动态干涉是满足元宝梁布置的基本需求。文章主要对某轻型车悬置元宝梁与前桥空间校核方法进行研究,以便合理布置发动机悬置元宝梁走向,从而避免其与前桥产生运动干涉。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电动商用车,建立整车ADAMS平顺性分析模型。分析电动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结构、电池布置形式、减振器不同布置形式、减振器不同阻尼和刚度对整车平顺性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整车的正向开发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结构差异较大,动力总成的改变致使电动汽车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NVH问题,动力总成振动对整车的NVH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文章以某款电动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Adams对两种不同布置形式悬置系统进行了模态和振动能量解耦率分析,选择出合理的一套动力总成悬置方案,并结合整车的NVH对动力总成悬置垫块的刚度进行优化,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扭矩轴理论和打击中心理论,对某重卡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布置,并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扭矩轴理论和打击中心理论布置的悬置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平置式和V型布置式车身多点橡胶悬置系统的运动规律及特点,并以某6×6型军用车辆为模型样车,基于ADAMS对其进行了振动特性的仿真研究与优化对比。结果表明:橡胶悬置元件在V型布置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V型布置式车身多点橡胶悬置系统拥有更好的隔振效果,尤其在垂向和侧倾方向。  相似文献   

9.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勇  赵涛 《汽车工程》2007,29(12):1094-1097
阐述了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的转矩轴理论和能量解耦法,给出了这2种理论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2种方法对某国产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解耦设计,结果表明:将悬置布置在转矩轴上,通过合理设计悬置的刚度可以对动力总成悬置进行很好的解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悬置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调整柴油机悬置系统的结构支承参数可改变柴油机悬置系统的动态特性 ,降低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响应。本文对当前柴油机悬置系统布置的几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 ,并对某中型客车的柴油机悬置系统进行了分析 ,通过改进设计 ,该车整车振动状况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悬置系统设计的扭矩轴理论和能量法解耦理论,并介绍了这两种理论的计算方法,基于这两种理论并结合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某国产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悬置弹性中心布置在扭矩轴上,以及调整悬置刚度可以达到很好的解耦设计结果,提高整车的NVH表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某国产车三缸机悬置系统开发,通过前期调研分析与方案论证,合理布置悬置的安装位置和系统夹角,分析悬置设计参数、刚度和模态,确保悬置系统具有较高振动解耦程度,同时通过强度计算分析确保悬置结构可靠性,经过一系列优化设计,使得满足某车型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与解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悬置看作弹簧阻尼元件,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度矩阵,从而合理布置各阶频率,使模态间振动解耦。通过Maxwell力学模型求解悬置的频变特性和幅变特性,并建立含该力学模型的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的整车系统振动响应表明,解耦优化后的悬置系统明显改善了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3缸发动机的振动规律出发,分析其合理的模态分布范围;分析了微型汽车悬置系统的布置型式及其常用悬置结构的特点。针对某微型汽车匹配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过大问题,对其悬置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及受力分析。通过调整悬置刚度及悬置结构等措施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模态分布及转向盘振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解决了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及转向盘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汽车动力总成三点式悬置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范让林  吕振华 《汽车工程》2005,27(3):304-308
首先分析汽车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的振动激励、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各元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了系统弹性解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然后根据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刚度矩阵各元素的解析表达式,应用V形悬置组的弹性解耦原理,论述了目前普遍应用的三点式悬置系统在弹性解耦设计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悬置布置设计匹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Adams/View的悬置系统工况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运用Adams/View建立了某轿车横置发动机的四点悬置力学模型,通过对该发动机悬置系统8种工况的模拟计算,介绍了求解各悬置点的受力及位移的方法,以为汽车前舱零件设计及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某款纯电动汽车三点悬置系统为例,文章尝试从改变系统布置、CAE分析、道路试验一系列过程整改三点悬置系统典型质量问题。当后悬置在某些特殊工况下受力较大时,会引起后悬置零件断裂或者紧固件松脱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汽车动力总成是通过悬置系统安装在车身上,为实现更大限度地发挥悬置系统的作用,文章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相关坐标系,对使用的欧拉角度、坐标变换和惯量张量的变换进行了研究。在推导出悬置系统在扭矩轴坐标系下固有频率及固有振型的基础上,采用能量解耦法及序列二次规划(SQP)优化算法,实现悬置系统刚体模态解耦优化。并运用Matlab/guide模块开发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优化专用程序界面,用户可方便地完成悬置系统的建模及性能优化,快速获得悬置系统模态及解耦能量,实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合理布置和匹配。  相似文献   

19.
分析悬置受力,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数学模型。通过综合能量解耦和固有频率的合理布置两个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数学函数。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的GUI功能和工具箱中优化函数对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在某自主品牌轿车悬置设计中的应用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有效实现了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和6个方向的解耦,达到了优化目的。通过实车试验可知,优化后的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提高,整车NVH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悬置刚度为设计变量,分别用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随机变量描述设计变量和动力总成惯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悬置系统固有特性的可靠性优化模型,对某轿车悬置系统固有特性分别进行了确定性优化和可靠性优化.结果表明:与确定性优化方法相比,采用可靠性优化方法虽然悬置系统在各方向的解耦率稍有降低,但可较大幅度地提高解耦布置和频率配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