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万江  蔡向阳 《公路》2012,(5):186-190
在介绍了抗震概念设计的概念及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跨径漂浮体系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并以果子沟钢桁架斜拉桥抗震设计为例,说明了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为同类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了云南省思茅~澜沧高速公路常规桥梁抗震设计的基础上,总结了高地震烈度山岭重丘区各设计阶段桥梁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控制原则,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借鉴。主要经验有:抗震概念设计是桥梁抗震设计的总原则,应充分重视抗震概念设计;引入基于性能的设计准则进行桥墩延性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控制目标,做到结构抗震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协调;重视抗震构造措施设计,采用多道设防、分级耗能的设计原则,来防范超预期的地震导致桥梁结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3.
山坡展线桥因其高墩及各墩高差大对抗震不利,抗震概念设计应采取措施力求减小各墩的刚度差。以赛果高速高墩展线桥抗震概念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为例,介绍了高墩展线桥抗震设计的基本过程,经采用变截面箱型墩和减隔震支座,使结构在偶遇地震作用下不出现破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经修复能继续使用,达到了抗震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内已建的抗震设防烈度最高且跨越断裂带的跨海桥梁,铺前大桥通过抗震概念设计研究,主桥布置于断层下盘,并与断裂带保持合适的避让距离;上部结构采用自重较轻的钢箱梁、飘浮体系,并设置纵向阻尼器和横向E型钢阻尼器。通过了数值分析结果及模型振动台试验成果验证了该桥抗震概念设计是成功的,为同类型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墩桥梁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高等级公路采用了许多非规则高墩桥梁,以跨越河谷和深沟,汶川地震的桥梁震害启示给山区高墩桥梁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山区高墩桥梁的特点,阐述了山区高墩桥梁的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山区高墩桥梁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呼和浩特市高架桥工程设计,从设防水准、性能目标、抗震体系选择等方面对桥梁抗震概念设计进行了阐述,对国内首次在高震区采用全预制拼装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提出了合理可靠的设计方案,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汶川大地震的多座典型桥梁的震害,分析了此次大地震对公路桥梁破坏重而对铁路桥梁破坏较轻的机理,根据铁路桥梁的结构特点,从铁路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设计、抗震构造设计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铁路桥梁各设计阶段应有主辅之分的抗震设计思想,指出了减轻铁路桥梁震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采用减隔震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王岩 《公路交通科技》2013,(11):373-375
通过对国内外特大地震中桥梁震害的调查研究,总结地震区高墩桥梁震害的主要形式。针对高墩桥梁的地震破坏形式,对高墩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探讨研究,同时提出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为高墩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烈度地震山区桥梁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烈度地震山区桥梁--栗子树特大桥为研究对象,从桥型方案设计和桥墩构造选型2个方面进行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运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桥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动力特性和反应谱分析,并建立非线性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确定了各桥墩钢筋配筋率,选取了合理的减、隔震措施,提出了对高烈度山区桥梁抗震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跨断层地表断裂带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及防御对策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历次地震中跨越断层地表断裂带桥梁的震害资料,得出了发震断层类型、桥梁结构形式(上部结构、支座和下部结构)、平面线形等对桥梁结构损坏程度的影响规律,并指出在设计之初未对可能出现的断层地表破裂予以考虑或考虑不充分是地震中桥梁严重损毁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设防思路、结构形式、抗震措施等方面的跨断层地表破裂带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李睿  俞进  杨忠恒  杨清 《公路》2007,(4):100-103
对山区梁桥高墩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高烈度地震的山区,梁桥高墩在选型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概念设计,基于实际设计项目,综合考虑桥梁的高墩、大跨、曲线桥特点和桥位处的强地震、高风速、严寒区等自然环境因素,从选线、桥型、景观、跨径、尺寸、刚度、稳定、抗震、施工、造价、材料和结构验算等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从而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烈度区矮墩在地震中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问题,结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20 - 01-2008)》,提出了含矮墩桥梁抗震设计对策.以高烈度区某两跨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为例,分别提出了减隔震技术、多柱墩设计、采用复合短柱(FRP或钢套管)或高强度抗剪箍筋等具体方案和建议.利用专业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减隔震、多柱墩设计方案数值分析模型,比较了在E2地震作用下各个设计方案中桥墩及桩基础纵、横向最大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减隔震设计或多柱墩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矮墩及基础的地震需求,改善矮墩及基础在强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适用于高烈度区矮墩桥梁的抗震设计.上述方案主要供设计人员在抗震概念设计阶段选用,以切实提高含矮墩桥梁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通过前两位作者前后两次赴汶川地震灾区进行考察调研,获取了震害的第一手资料。首先阐述了汶川地震的特点,分析了结构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震害产生的原因;研究了桥型与抗震性能的关系,提出在不同场地和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桥型、高烈度地震区的适宜桥跨结构型式应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桥梁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问题,建议对重要性公路桥梁,采用中震不坏的设计原则;讨论了概念设计与抗震构造措施对桥梁抗震的重要性;提出应重视减隔震耗能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根据国外的经验,建议对桥梁结构的抗震评价与加固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探讨了我国在灾害的应急决策机制、防灾减灾政策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我国结构抗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概念设计既是桥梁工程设计构思也是创意起点。它是从分析桥梁设计需求到桥梁概念造型的一系列有序、可组织、有目标的设计活动。为研究以文化为核心的景观桥梁概念设计方法,本文在传统概念设计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朝阳区新八里桥新建工程为依托,研究应用桥梁二维造型价值理论进行桥梁概念设计的方法,并得出桥梁概念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6.
汶川特大地震对公路抗震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公路的抗震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分析了公路路线抗震重要度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现代化公路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为现代公路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细、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进化的过程。概念设计理念应用范围极广,可以说设计领域都离不开概念设计。随着用户对桥梁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概念设计已经成为桥梁方案选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通过总结概念设计的定义、基本原则、基本的方法和过程及其在桥梁设计领域的一些应用案例,希望能够将桥梁概念设计的理念进行贯彻,并在项目前期桥型方案确定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旧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实桥计算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桥梁抗震性能,以山西风陵渡黄河公路特大桥的加固抗震设计为例,对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中各项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用89抗震规范和08抗震细则进行抗震计算结果出入较大.08抗震细则采用了两水准、两阶段设计,由单一的强度抗震设计修改为强度和变形双重指标控制的抗震设计;修订了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增加了场地系数、阻尼调整系数、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等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分量组合、设计地震动时程等有关规定,取消了89规范中概念模糊的综合影响系数,引入了延性抗震设计和能力保护设计思想,从设计思想上比89规范考虑的更为全面、细致和安全,但参数取值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以具有软弱夹层的边坡场地上的桩基结构物(例如桥台或桥墩)为研究对象,取场地和结构物建立整体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分析桩基的地震响应,为山区桥梁等结构物的抗震概念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外公路挡土墙抗震设计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挡土墙在地震期间遭到破坏是非常常见的,该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公路挡土墙抗震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基于位移的挡土墙抗震设计方法目前已在多个国家的抗震规范中体现.并通过实例对基于力和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位移的挡土墙抗震设计方法比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更能体现地震期间挡土墙的抗震性能,应当更好地用于挡土墙的抗震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