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袁纪岳 《中国水运》2007,7(8):48-49
浙江省河网密布,水运发展历史悠久,海岸线6646公里,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达471公里。全省内河航道10539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申线为骨干的浙北航道网连接上海、江苏。沟通京杭运河和宁波-舟山港的浙江水运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单体工程,杭甬运河和首条千吨级航道湖嘉申线进入了冲刺阶段,将于今年底建成,浙北和浙东内河骨干航道网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栾鑫  宁翊森 《水运管理》2024,(2):4-6+30
城市内河港口岸线作为稀缺和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内河港口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根据我国目前出台的有关岸线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部分重要港口调研结果,聚焦城市经济和区域港口建设发展,分析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优化的港口岸线管理方法,探讨城市内河港口岸线资源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路径,以期优化港口岸线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内河港口定位,为水路运输服务行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岸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长江岸线资源较为丰富,但真正适合建港的优良岸线却十分有限,尤其是水域、陆域俱佳的岸线.但是,浪费港口岸线资源的现象却随处可见.根本原因在于内河岸线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缺乏对内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将制定统一的长江岸线规划和加强长江港口岸线统一管理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
浅谈江苏省港口的合理布局魏汉卿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太平洋沿岸,是一个水运较发达的省份。省内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叉,沿海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沿长江有南北两岸各400多公里的江岸线,以及京杭运河江苏境内几百公里的黄金水道和运河岸线。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得...  相似文献   

5.
马鞍山是一座港口城市,经过50余年的发展,马鞍山港从一个简易码头发展成为了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国家对外籍轮开放一类口岸,2011年港口吞吐量达到5 000多万t,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万TEU.2011年8月,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巢湖市所辖的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人马鞍山市管辖.由于和县、含山两县内河资源丰富,因此随着两县的划人,马鞍山市的水运资源也大大增加,特别是和县有大量未被开发的长江岸线资源.据统计,和县有近50km的长江岸线和70km的内河岸线资源;含山有38km的内河岸线资源,两县加起来有100多km的岸线资源,等于在马鞍山市现有水运岸线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1倍,这将为马鞍山市水运经济的发展,也为马鞍山市建设皖江地区中心城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港口岸线不断开发,大陆沿海深水岸线将逐渐匮乏.为确保有限的、不可再生的港口岸线资源得到尽可能合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效益,研究港口岸线浅水深用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浙江省沿海港口岸线特点及工程实例,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对港口岸线浅水深用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邵宏慧 《中国水运》2007,7(12):26-27
浙江台州有着较丰富的海岸线资源,拥有大陆岸线630.87公里,海岛岸线913.24公里,再加港湾众多,潮滩发育,为临港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港口  相似文献   

8.
宋勰超 《中国水运》2007,5(6):18-19
港口岸线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稀缺且不可再生,是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鉴于岸线资源的宝贵性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各港口城市都在积极探索科学规范岸线管理的办法,对港口岸线占用单位征收岸线使用费就是其中的一项措施。然而,各地现行的港口岸线使用收费办法不尽相同,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岸线使用收费制度对提高港口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翼,是我国水运大省,2013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0.05亿t,同比增长8.4%;内河航道总通航里程9 750km;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3.74亿t,同比下降4%。沿海和内河航运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内河水运和浙江省海洋  相似文献   

10.
政策     
《航海》2012,(5):27-27
加快"十二五"水运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出台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十二五"期间水运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的总体思路,加快水运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运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和长三角、珠三角高等级航道建设,并大力推进干支联网工程,制定实施《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优化港口布局,加强岸线管  相似文献   

11.
《珠江水运》2006,(10):56-56
华南沿海主要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珠江内河主要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珠江内河主要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华南沿海主要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华南沿海及珠江内河水运月报(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2006,(11):56-56
华南沿海主要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珠江内河主要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珠江内河主要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华南沿海主要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华南沿海及珠江内河水运月报(2006年9月)~~  相似文献   

13.
李绪斌 《中国港口》2010,(10):51-52,62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一些地区纷纷掀起了打造沿海产业带的热潮,通过对沿海滩涂的围垦、吹沙、填方、造地,在扩大土地资源的同时,又新增了数量可观的港口岸线资源。这些岸线由于是新生岸线,基本属规划外岸线。加之一些港  相似文献   

14.
吴穹 《珠江水运》2010,(9):62-63
<正> 麻涌其地名由来,一是因为自然经济时代产麻,二是因为地理条件上河网密布,涌多水富。历史进程到今天,麻涌已不产麻,加工业也风光不再,近几年重新粉墨登场的是造船业。在港口方面,麻涌拥有狮子洋深水岸线7.4公里和可建1000吨以上泊位的内河岸线10余公里,本是东莞地界的麻涌,并拥有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吨、华南最大内陆港口新沙港却属于广州港。在港口发展上,麻涌港区虽然不甘落后,但无论怎样发展都似乎是步人  相似文献   

15.
港口岸线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 《中国水运》2001,(11):28-29
岸线、水域作为国家宝贵的重要资源,是港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应当最大限度进行合理配置,发挥港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我国沿海港口拥有的岸线通常有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港区范围大、岸线长,情况较为复杂,而每一项岸线工程项目都涉及大量的文件、数据、图纸等资料,以往的人32管理效率低,工作量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迫切需要设计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岸线水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是涉及港口航运、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城市发展等跨学科的、边缘性的规划,是联系相关规划的纽带.它不仅研究港口、航道等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的岸线,而且研究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生活等多方面使用的岸线.以富春江(富阳段)岸线综合利用规划为例,就如何编制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姚远芳 《中国水运》2011,(11):16-17
岸线资源相对于海域、土地资源,更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既具有经济学的稀缺性和巨大使用价值,又是一种国家的宝贵战略资源。港口岸线――系指已有港区、规划港区和其它可用于港航设施建设的岸线及相关水域和陆域(包括自然和人工的)。港口岸线是国家宝贵的资源,港口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众所  相似文献   

18.
陈媛  张凌  张旭 《水运工程》2013,(4):117-121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是涉及内河航道两岸港口、产业、综合交通、城市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综合性规划.针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布局特点,提出内河航道岸线功能的分类方法、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各类岸线的控制要求.最后以昆山市内河航道网岸线综合利用规划为例,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港口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强对港口岸线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交通运输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沿海港口岸线资源储备、分布及开发建设的主要特点,重点阐述港口岸线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缺乏标准计量方法、岸线统计制度不完善等阶段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岸线计量标准、建立常态化动态监管机制、健全岸线统计制度等对策,以促进港口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相关结论可为行业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岸线使用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嘉兴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岸线形状顺直,岸线是嘉兴市乃至浙北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近年来,嘉兴港加大了码头泊位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后方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嘉兴市港口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本文对嘉兴市岸线资源的现状、码头泊位布局安排、使用管理及管理的不足和难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措施方法,期供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