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研究沪苏湖铁路工程桥梁对北横港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从工程选址符合性、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桥梁通航孔和墩柱布置方案、工程对航道通航条件和通航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选址、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桥梁通航孔和桥梁墩柱布置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建设对桥区航段的水流、航道冲淤变化有一定影响,对航道维护和导助航设施、航道整治建筑物、通航安全设施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桥施工对内河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问题,以武汉江汉六桥大桥施工为例,结合工程局部河段河床演变及航道变化情况,分析研究不同设计代表船型的通航限制条件,探讨不同施工阶段大桥施工对船舶通航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航道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大桥施工期航道畅通与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会 《珠江水运》2015,(5):81-83
本文根据那扶河及镇海湾航道现状及规划、港口规划、航道货运量预测、通航船型预测等对那扶河及镇海湾航道工程通航标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江苏沿江港口发展和沿江经济产业带布局的实施,长江南京以下河段航道的能力提升和标准提高已成迫切需要。根据工程河段沿程自然条件与工程限制条件、港口与地方经济需求和船舶大型化要求,分区段论证了适合的通航设计船型、设计通航标准和航道建设规模,提出深水航道的尺度取值原则并给出主要区段的推荐取值。基于工程河段水文条件的时空变化特点,给出各设计船型不同水位保证率的限制吃水,并认为通航管理中应充分考虑大型船舶限制吃水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欧诚  庹莜葭 《中国水运》2014,(2):304-306
为获得广西地区Ⅴ-Ⅲ级航道提升到Ⅰ级航道后,跨河建筑物最优通航净空,在系统调查、统计和分析广西内河规划为Ⅰ级Ⅱ级航道的跨河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基础上,结合广西沿江城市规划布局、河流特性以及现有桥梁等条件限制,提出广西Ⅰ级Ⅱ级航道跨河桥梁通航净高尺度论证应遵循的原则;随后通过对现有船型、通航规定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提出了满足船舶安全通过的Ⅰ级Ⅱ级航道跨河桥梁通航净高尺度标准。进而探讨了跨河桥梁通航净空高度的合理性及其相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昱 《水运工程》2013,(12):103-108
在分析长江下游八卦洲汊道河床演变及航道条件的基础上,对宝塔水道下段扬子专用航道双向通航航道线路技 术参数进行计算,对航道优化及航标调整方案进行设计。专用航道调整方案,满足了扬子专用航道不同代表船型双向通航 要求,满足当前沿江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为该段航道的长远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晓帆  陈婷婷  何熙  陈刚 《水运工程》2020,(12):136-140
以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支流溜筒河为例,研究高坝库区内支流通航水域、航道等级及设计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回水里程、水位保证率、航道条件、矿产资源分布、码头作业区规划等因素综合分析论证支流航道起点,确定通航范围,之后根据水深、河宽、弯曲半径等航道条件、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下游干流航道规划等级等因素确定支流航道等级,最后采用分段推算法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常年回水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梯级最低运行水位(死水位),而变动回水区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需要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措施可行性、航道整治工程投资、通航保证率以及航道通过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8.
在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中,桥梁选址、通航净空尺度及桥跨布置是最重要的论证内容。在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时,经常因对引用的标准产生理解偏差,从而得出不同的论证结论。根据多年参与桥梁通航论证研究报告编写、审查以及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体会,对目前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中常见的安全距离计算、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桥梁通航净空宽度的确定以及通航孔的桥跨及桥墩布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解读现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其基本原则为:既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又不生搬硬套。在满足代表船型的船舶或船队通航安全的前提下,需要根据桥梁跨越航道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新旧国标对通航船闸有效尺度的要求,结合梅江、汀江现状船型和推荐船型尺度,分析计算其通过能力,评价已建、在建和规划的通航船闸对航道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锴  陈勇 《珠江水运》2006,(6):41-42
通过对比新旧国标对通航船闸有效尺度的要求,结合梅江、汀江现状船型和推荐船型尺度,分析计算其通过能力,评价已建、在建和规划的通航船闸对航道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次论证研究通过广泛调查工程所在区域的河床、航道、港口、航运、水文、泥沙、船型以及与本专题相关的大型船舶工业企业情况,实测工程河段的航道地形、航迹线和流迹线,结合二维数值模拟研究,论证比较各线位方案对通航的影响,从通航角度对隧道方案与桥梁方案进行优劣对比,并提出过江隧道的设置埋深、桥梁方案的通航净空尺度以及通航技术要求,为广州市鱼珠~长洲岛过江通道工程设计、审批和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萧嘉伦 《珠江水运》2023,(20):85-87
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析论证跨越航道工程对航道通航条件影响,分析其对航道水流流态、流速及水动力轴线变化,尽量减少对航道现状通航条件影响,为下一阶段工程建设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落成洲和鳗鱼沙两个浅滩治理工程的实施,高港浅区段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通过河床演变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测10年末高港河段的航道通航条件,分析高港边滩演变趋势及对深水航道通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扬中河段的河势基本稳定,高港边滩不会大幅度淤涨,也不易冲刷消失;高港边滩段中上段的航道条件能满足深水航道通航条件,高港边滩下段存在轻微碍航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粤东液化气(LNG)码头工程概况、海上运输危险特性以及LNG船舶操纵特性。从船舶通航环境和安全角度,对码头选址、总平面布置、港池、航道、锚地等进行论证。在拖轮、码头安全管理、海事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安全保障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秦淮河航道通航环境、水运量现状及需求、通航船型等因素,针对性开展桥梁通航净高尺度分析,得出该部分受限桥梁应按5.5 m净高标准实施改造的结论,其结果对加快推进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发挥秦淮河航道航运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修订的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的应用情况,以及运河水运现状的调研结果,对限制性航道中代表船型及航道尺度、顶推船队在限制性航道和内河航道应用的适应条件、船舶变吃水、以及跨河桥梁净空尺度等问题提出看法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章途鑫 《珠江水运》2012,(14):52-53
本文试从航道规划等级、代表船型的选择、通航水位的计算入手,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进行相关技术论证,为广珠铁路跨江门水道大桥设计和审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珠江口矾石水道在远期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下称"深中通道")投入使用时所需预留的通航等级,以避免深中通道影响珠江口两岸各港船舶通航的安全、顺畅。综合考虑珠江口现状通航条件和远期港口规划,初步提出矾石水道预留10万吨级通航等级的必要性,并利用数值模拟、综合物探等手段,重点从矾石水道的深槽稳定性、通航水流条件、航道可挖性和航道可维护性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对比国内典型规模化港口,阐明港口吞吐量规模对航道资源的要求,提出矾石水道预留航道等级应考虑的因素,最终认为矾石水道预留航道等级为10万吨级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翟征秋 《世界海运》2012,35(7):31-33
通过对天津港10万t级大沽沙航道自然条件的调查,根据进出港船型需求及相关理论计算,论证不同海况下设计宽度为375m的10万t级大沽沙航道所能允许双向通航的船舶尺度,对即将开通的天津港10万t级大沽沙航道的通航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和内河LNG船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武汉上游长江航道的通航条件,从航道水深、过弯半径、桥梁通航能力和船闸限制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航道对船型尺度的影响。推荐了武汉上游航道LNG运输船各航段适宜的船型尺度,提出了船型结构、船体线型、货舱型式、推进方式等船型特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