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四川的自然灾害发生极为频繁,对灾害发生地区的破坏十分严重。灾难发生后,山区公路的重建是灾区所有建设项目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公路建设整体质量的好坏对灾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四川山区公路灾后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阐述影响山区灾后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的因素,并且提出了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地理信息资源共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说明了综合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阐述了数据共享方式和平台服务、监管模式,为综合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平台的建成促进了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应用,提升了行业的地理信息应用水平,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环保沥青阻燃剂将效力灾区道路重建 汶川里氏8级大地震对四川等灾区的道路损毁相当严重,灾后重建急需各种高性能材料。据2008年5月19日~21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的“2008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消息,一种面向云、贵、川等山区隧道路面专用的沥青无卤环保阻燃剂正准备向灾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当前,由于综合交通地理信息要素标准不一、分类混乱、数据管理不规范,导致出现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困难、交通地理信息应用较浅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综合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在业务管理中的组织、分类方法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研究,采用线分类法将综合交通地理信息要素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的组织及命名规则以及要素的属性结构进行约定和设计。研究成果对制定综合交通地理信息规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大大提升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13日发生的四川省映秀特大型泥石流对当地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利用汶川"5.12"地震后和"8.13"映秀泥石流后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进行植被、地质灾害等专题遥感解译发现,汇水于映秀镇的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貌条件易于泥石流的形成,"5.12"地震后使山体破碎,形成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沟,植被覆盖明显降低,具备泥石流发生的物质基础渔子溪,2010年8月13日遇到集中降水形成了特大泥石流。同时渔子溪山坡和沟谷两侧的松散物质遇到集中降水,还有形成泥石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技术是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过程中的有利辅助手段之一。介绍了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功能,对系统实现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多种方式并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充分地利用高速公路管理者的现有资料,有效地降低数据采集成本;采用地理要素编码,可以在GIS中更有效地管理和操作各地理要素;利用动态分段技术,沿高速公路线性分布的道路构造物和附属设施仅需维护其动态分段属性表,无需触及空间数据本身;借助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中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能够为GIS与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IT策略提供了数据层次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地下空间及地下构筑物由于其特殊的空间位置和结构,在地震中具备抗震优势,但同时也存在逃生救援难度大、恢复重建复杂度高等一些难题.信息技术在地下地理空间、抗震预测预警、设施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为实现地下空间精确管理、提高地震预测预警水平、快速掌握灾情、迅速开展施救,以及科学规划灾后重建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区公路缺乏设计资料、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等因素,需要借助一些开放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前期的设计研究。谷歌地球软件中则含有大量的地理高程数据与卫片,是一款免费开放的数据平台,文章主要介绍了谷歌地球软件在山区道路前期设计中对于前期地理数据的采集、制作地形图与建模等的具体应用,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综合信息     
交通运输部组织灾区交通重建调研组赴川开展现场调研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严重地震对汶川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快速重建四川地震灾区交通,科学重建灾区交通系统,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提供先行的道路保障,交通运输部组织了4个灾区交通重建调研组  相似文献   

10.
<正>高宏峰副部长率队赶赴青海灾区部署抗震救灾工作2010年4月14日上午,青海交通厅、公路局已派出工作组前往灾区,交通运输部高宏峰副部长、公路局张德华副局长也于中午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赶赴灾区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航测遥感测绘工作能够创新融合多种新型测绘技术和摄像技术,还能够将GPS设备和RTK精密定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提供更加精准的测绘基础数据信息.在绘制航测遥感测绘地形图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免像控技术和专业的仪器设备,能够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各项测绘工作指标,有效提升测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免像控技术在航测遥感测绘地形图中的具...  相似文献   

12.
宁夏老旧柴油货车存在数量多、更新慢、柴油货车淘汰标准不明确、基础数据缺乏等现象,极大的限制了宁夏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作.因此本研究基于2017-2019年宁夏全区交通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深入研究宁夏货运的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定义适用于宁夏的主要货运通道和高货车强度路段筛选指标,以便实现宁夏柴油货车遥感监控布局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物流业而言,货物的揽收是直接面向客户的首要环节,服务的"第一印象"尤其关键,因此快速做出响应,准确理解需求至关重要。物流运输管理是物流运营的重中之重,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地理信息技术提高货物运输管理水平是物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目前全国物流企业中,运营管理方式没有客观的决策标准,使得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大打折扣。随着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目前工程设计行业特别是公路设计领域在传统矢量化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与设计存在的不足,创新性地引入"数字信息化三维仿真"理念,将地理信息环境因素与设计过程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实景地理数据的全新公路信息化勘察设计思路,并研发出相应的数字信息化SOA架构设计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公路设计中,有效提高公路设计的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及节省工程项目费用。  相似文献   

15.
5月10日,一列5000吨重载列车沿着陇海、宝成线奔向四川成都。两年间,铁路运入四川的灾后重建物资150多万车近9000万吨,成为加速推进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黄金干线”。  相似文献   

16.
胡滨用"恰如春风化雨,无声浸润着玉树"来形容科技支持之于灾后交通恢复重建的作用。"无论是灾后的应急抢险,还是恢复重建,交通都应排在第一位。"青海省交通厅副厅长胡滨介绍,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成为青海省交通运输的主要工作。"抗震救灾,主要是在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救援人员的进入和伤员的送出。根据这个情况,玉树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了对沿线桥梁的检测和加固,以确保运输的安全,这项工作持续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而大量的工作,实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隧道施工"关门"式灾害调查及隧道施工"关门"式灾害与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7种围岩变形失稳塌方致灾构造、6种突泥致灾构造和2种隧道洞内泥石流致灾构造,并对其致灾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变形失稳塌方致灾构造位置的围岩级别未据实修正、初期支护未及时施作或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导致围岩变形失稳塌方;自体隔泥土盘或复合隔泥岩土盘的厚度不足、强度过低或突泥致灾构造条件变化等造成隔泥岩土盘被突破,导致突泥和泥石流;隔泥节理裂隙化岩盘沿优势结构面剪裂破坏导致突泥;隧道施工爆破震动导致岩溶中充填的粘土瞬间下坐,隔泥岩盘被突破致使突泥。  相似文献   

18.
信息园地     
1科技支持玉树灾后交通恢复重建技术志愿服务团对共和至玉树公路建设进行调研指导前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一、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交通运输部"科技支持玉树灾后交通恢复重建技术志愿服务团"在我厅相关领导陪同下,对共和至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公路进行现场调研指导,服务团专家克服高原气候寒冷、严重缺氧等困难,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看等方式,对共和至玉树恢复重建公路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一些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和SCADA技术的油气储运生产调度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机、通信网络和SCADA系统实时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功能对整个油气储运生产运行过程的主要参数、管道信息、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调度和自动化控制,实现自动化信息管理。并以GIS为基础,整合管线和设备周围的地理信息、管线和设备本身的空间信息及其图形信息、维护信息、监控信息等信息于一体,将管线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借助地理空间实时地提供给使用者,同时结合SCADA系统,采集生产实时数据和对各种生产工况进行自动控制,并根据经济、技术指标和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控制反馈,完成对油气储运生产各个环节的合理配置,保障油气储运生产经济、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0.
交通基础设施震后重建技术为灾区重建提供技术支撑四川汶川发生严重地震灾害后,四川全省及临近省市的公路、桥梁、隧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使科技在交通基础设施重建中发挥作用,交通运输部科技教育司、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和中国交通报根据“十五”以来西部交通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