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盐渍土地区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碧宏  王梁  朱丹 《路基工程》2011,(2):160-162
基于对新疆地区盐渍土形成原因及危害分析,提出了一专用公路路基设计方案及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主要采取基底换填、设置风积砂层及复合土工布、加强路基防水与排水以及构筑物防腐处理等。通过试验路段的应用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娄涟公路k0+000~k21+600挖方路基病害分析,介绍了采用水泥钢渣换填法来提高挖方路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对路基两侧设置盲沟来完善路基排水,从而达到挖方路基病害综合根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郭彤 《中南公路工程》2004,29(2):116-118
通过对娄涟公路k0 0 0 0~k2 1 6 0 0挖方路基病害分析 ,介绍了采用水泥钢渣换填法来提高挖方路基的承载能力 ,同时对路基两侧设置盲沟来完善路基排水 ,从而达到挖方路基病害综合根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路基在公路运营期的稳定状况,常与排水设施是否有效息息相关,路基排水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目前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成果普遍不精细的问题,进行路基排水一体化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构建路基三维数字模型,进行专业方案设计、绘制图表,在方案设计中实时进行水力验算,实现路基排水设计全过程的一体化整合,提高路基排水设计工作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铁路路基排水设施降雨重现期的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研究现行规范规定的铁路路基、国家的公路排水设施降雨重现期或洪水频率基础上,设施的降雨重现期,并进行了计算分析。公路与城市道路、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及不同结合目前铁路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铁路路基排水  相似文献   

6.
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基本要点和排水设施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提出了路基(含边坡)、路面及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系统组合连贯方法,最后介绍了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一定难度,大型车辆运行的次数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导致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一些主要的路段也有损毁的情况发生。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速公路路基排水技术尚不完善,导致公路的排水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其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改善措施,提高路基排水技术水平,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排水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排水设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随后又对山区环境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和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排水设计对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水文计算并结合河南某省道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为公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路建设与占用土地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东北农耕区,地势平坦,绝大多数公路路堤为两侧取土填筑,占用了大量基本农田。降低路基高度是减少占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路基高度偏高的历史和技术等原因,分析路基高度与路基土方数量及横向占地面积之间的关系,论述了降低路基高度的技术可行性,并给出了经济合理性分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4)
山区公路边坡截排水系统对于保障路基边坡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江西安远~定南高速公路为例,对赣南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截排水技术进行探讨。边坡排水工程可分为边坡截水和边坡排水:(1)地表截水措施常见为截水沟和阻水堤,地下截水措施可采用充气截排水;(2)挖方路段地表排水设施主要由截水沟、平台沟(急流槽)及边沟组成,边沟下设纵向盲沟,填方路段主要由排水沟和涵洞组成,填挖方段坡面常设置泄水孔排除地下水,排水洞、水平排水孔、盲沟及竖井皆可应用。截排水的目的是确保路基边坡的稳定,针对赣南地区边坡5种常见的破坏模式,即沿原有结构面滑动、沿顶部拉裂滑动、土体拉裂-崩塌、圆弧形滑动、表面冲刷,分析水在破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截排水对策。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赣南地区降雨量大的特点,对常用的设计方案提出3点优化建议:(1)变坡点及弯道附近,将边沟适当加宽或增设横向排水管,并增加槽身粗糙度;(2)土质高边坡地下水丰富路段增设砂井,采用泄水孔穿连砂井;(3)对多节理裂隙岩质破碎路段进行注浆处理,将泄水孔加密,并使与节理裂隙面大角度相交,以21°~36°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乡结合部公路必将改造成城市道路,如何预先考虑其城市化改造,科学、合理的确定其平纵面,使其能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同时在未来城市化改造中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公路,是城乡结合部公路平纵面设计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目前城乡结合部公路平纵面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公路平纵面设计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工程实例从平面、纵面两个维度提出具体设计对策,对类似项目的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克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49-152,M0016
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我国现阶段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过度开发和建设带来的硬质铺装多等问题,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不仅改变和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本底,同时还带来了洪涝灾害等问题,导致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受到挑战。因此,健康及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在城市化建设空间的控规下,可以通过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方式,来提升现状单一的城市排水系统:在排水系统中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和不同类型的雨洪事件,同时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徙。以青海省西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对“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在西北地区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宝三高速公路采用何种护栏方式既能满足高速公路规范要求和安全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运营成本进行了多次探讨和完善,最终确定中央分隔带全部采用波形梁护栏,路侧直线低路基地段尝试性地采用了柔性缆索护栏。经过寒冷冬季雪情实践证明,采用缆索护栏总体效果较好,冬季养护成本较低,安全性更有保障。文章从冬季养护成本方面探讨缆索护栏在锡盟地区高速公路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里程逐年增长,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各类公路的总建设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未来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依然维持较快速度,新建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稳步增加,对路基填料的需求量极大。同时,城市发展中各类基建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废弃土也在不断增多,截至202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建筑废弃土年产生量约为35亿吨,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且其增长速度仍在快速增长。一方面面临路基填料紧缺,另一方面面临废弃土方难以处置,废弃土方填料化利用就成为一个资源转化利用的方法。本文结合329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工程对废弃土方再利用填筑路基进行研究,对弃土掺灰利用方案在浙东地区软基、多雨路段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为以后的掺灰改良土路基的填筑施工方案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西省境内典型红砂岩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的特点,结合各类沟渠的结构重要性、损坏状况、使用要求及现行规范要求等,通过对区域性排水设施关键设计参数的合理考量,提出了红砂岩路基排水设施设计降雨重现期与安全高度建议值,探讨了排水设施冲淤条件与允许最小纵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红砂岩路基排水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排水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6.
山岭重丘区高等级公路改建工程路基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安楚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十三合同段为例,从技术准备、软土地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路基挖方、路基填筑等5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山岭重丘区高等级公路改建工程的路基施工.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涉路工程对公路自身结构安全和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安全评价进行研究,涵盖涉路工程分类、安全评价指标内涵和安全定量化等问题。参考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的技术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涉路工程自身性质,研究提出涉路工程的分类方案:跨越式、平交与接入式、穿越式、并行式、利用公路结构物等5大类;针对涉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提出安全评价的主要指标:与公路的相对位置、自身结构安全、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施工交通组织等;以下穿式涉路工程为例,说明安全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供路政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含多年冻土层的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现有规范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行规范中隧道排水系统的一般规定和设计 原则,通过调研含多年冻土层的公路隧道的冻害情况,并考虑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可能穿越不同类型冻土段的复杂情况,分析现行 规范和设计中的潜在问题,提出含多年冻土层的公路隧道不同类型冻土段排水设施的分段设计及各分段之间的衔接技术。结果表 明: 1)多年冻土区隧道由于埋深不同,所穿越的冻土类型也不同,不同类型冻土段的排水系统不同; 2)各冻土段的排水系统应相互 衔接,并应结合隧道坡度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多年冻土段与非冻土段连接时,可根据山体形貌或隧道左、右线间距情况,通过地 下排水洞将左、右线中心深埋水沟中的水直接排出或沿隧道轴向排出洞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