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舵浆装置对于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如何提高船舶舵浆装置安装和调试的质量,本文通过对船舶舵浆装置技术规范的介绍以及船舶舵浆装置容易出现的故障分析和对船舶舵浆装置进行质量控制的重点论述,使施工人员在进行舵浆装置安装时能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正华帝船舶设备厂(华帝海洋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坐落于江苏省靖江市,距上海180公里,南临江阴长江大桥,毗邻沪宁铁路及沪宁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公司主要设计、生产各种船舶舵系(襟翼舵、鱼尾舵、扭曲舵等高升力舵)、轴系、海洋工程装备、船舶甲板机械及配套零部件、舾装件、船舶结构件以及船舶节能装置等,生产的产品广泛适用于油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等。是中国专注于船舶舵系、轴系及船舶节能装置等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  相似文献   

3.
不同舵速对船舶回转性能影响理论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舵速对船舶回转性能的影响,采用理论仿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流体力学和船舶操纵性基本理论,建立三自由船舶运动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通过构建自航模试验系统,进行不同舵速下的自航模试验,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舵速对战术直径、定常回转直径和横距无明显影响,但对纵距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船舶操纵模拟器操纵仿真数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系统地论述了船舶操纵仿真数学模型。包括船舶操纵基本模型、水动力、螺旋桨推力及扭距、主机扭距、舵力及其力矩、风、浪、流、锚、缆、拖轮的作用力、浅水影响及侧壁效应,最后给出了主要仿真结果和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调距桨可以从桥楼迅速直接进行遙控或与主机进行联合控制,所以船舶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也便于实现船舶自动化。通过调节调距桨的螺距能够充分利用主机的功率,因而在船舶变化工况下能够增加推力或节约燃料。同时,调距桨的倒车性能对主机寿命也有好处。因此,调距桨目前在世界各国中已得到普遍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CAN总线的调距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宇星  袁伟  齐亮 《江苏船舶》2011,28(2):18-21
可调螺距螺旋桨(简称调距桨CPP)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调距桨能在所有工况下充分吸收主机的全功率,提高螺旋桨效率,并实现螺旋桨与主机转速的最佳匹配.它有良好的机动与操纵性能且易于实现遥控,在多种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基于CAN总线的调距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叶国泉  沈林涛 《船舶》2007,(6):43-47
全回转舵桨合一、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是新颖的船舶动力装置.结合我国首艘成功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船舶的实施效果,较详尽地介绍了电力推进技术的先进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装有全回转舵桨装置的拖轮,由于其出色的灵活性和动力性,在港口作业领域受到了极大重视和欢迎。目前新建造港作拖轮中,绝大多数均选用了全回转舵桨装置作为其推进装置。早期港作拖轮主机功率较小,轴系传递负荷不大,现场施工中对轴系施工精度要求并不高,而随着进出港口船舶吨位的增加,对全回转舵桨拖轮主机功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轴系传递负荷也随之增加,对轴系施工工艺和精度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船舶要能迅速安全地驶达预定泊位,除需依靠主机的推进外,还须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船舶操纵性能不良常导致船舶发生失事。为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除舵设备的设计、制造的合理,安全可靠外还需轮机人员在营运中进行精心的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林海  陈霞萍 《船舶》2005,(2):6-9
文章对现有16000 DWT油船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增设球艏,对船舶艉型进行改进,寻求桨舵合理配合等多个可行性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及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尾部线型局部优化改型,节能效果最为明显,所需功率降低23%左右.在相同主机功率下,改型艉方案较原型方案航速可提高0.8 kn.舵型改型也有较好的效果,新设计的高效鱼艉组合舵与原舵相比,船舶所需功率降低约4%,在相同主机功率下,航速可提高0.17 kn,桨舵配合优化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船由于航速较低,兴波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比例较小,加装球艏意义不大.本船采用"改型艉 改型舵"方案,在相同航速下,主机功率可以节省约27%;在相同主机功率下,航速可提高0.98 kn.  相似文献   

11.
0引言船舶调距桨省去了主机换向装置,可实现船舶的无级变速,改善船舶操纵性能;其广泛应用于具有多样航行工况的运输船舶、工程船舶及军舰。本文简单介绍KL72/4-ST型调距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供同人参考。1调距桨系统调距桨系统主要由桨毂桨叶部分、调距机构、传动轴部分、配油器和液压系统等组成。1.1桨毂桨叶部分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桨毂桨叶部分由桨毂和桨叶组成。桨毂内部装有调距机构,用于调整桨叶螺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内河航运和远洋货物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作为最安全、承载量最大的运输工具-船舶的操纵性和动力特性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螺旋桨是船舶动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船舶的推进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船舶的动力特性,使舰船能够适应复杂的海洋气候条件和动力系统负载,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的装机量越来越多。通过调节螺旋桨的螺距角,调距桨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节舰船的推进力、主机负荷等动力参数,使舰船的推进效率和机动性能大幅提高。本文详细介绍了可调螺距螺旋桨的运行特点,建立了螺旋桨控制系统的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舰船可调螺距螺旋桨推进装置的仿真模型,并对该调距桨进行仿真分析。本研究在改善调距桨的结构设计,提升舰船动力推进性能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涉及到一种特殊的船舶航行操纵装置。仅用一个手柄就能操纵一艘有4个舵桨的船舶航行。随机操纵方式选择,使一艘带有4个舵桨的船舶有尽可能多的舵桨组合形式,智能化地实行了船舶航行的全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动力推进系统存在的加速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加速性能优化策略。首先,分析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结构组成,根据全回转推进器的输出功率、船舶侧推力和力矩以及推进器动作时船舶扭矩的变化,构建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数字模型。利用调速器调节转速,以恒定增加率提升主机转速,利用传动系统将主机转速和扭矩传送至定距螺旋桨,推进船舶加速。最后,利用变频器超前控制方法,优化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加速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优化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加速性能,使船舶快速达到加速目标,降低船舶的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5.
船舶操纵性主要通过性能优良的舵保证.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舵型,改善舵的水动力性能,对提高船舶操纵性十分重要.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实用的直尾舵,它是在普通流线型舵的后缘加装一块平直的尾板而成,称之为直尾板.基于CFD软件Fluent计算了舵球舵、制流板舵、鱼尾舵和直尾舵的水动力性能系数,并对比分析了直尾舵的水动力性能优缺点.相比舵球舵和制流板舵,直尾舵的正车水动力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比鱼尾舵的水动力性能略差.但是,直尾舵的倒车性能优于鱼尾舵和制流板舵.因此,直尾舵属于正车、倒车水动力综合性能最好的组合舵.  相似文献   

16.
船舶推进节能技术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随着船舶燃油价格的上涨,船舶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船舶推进与节能方面的研究与进展。其中包括优秀船型的研究、开发附加流体水动力节能装置、新型高效推进器以及一些特殊船舶节能技术的研究。重点介绍了非对称尾船型、双尾鳍船型、可调距螺旋桨、对转螺旋桨、桨后自由旋转助推叶轮、舵附推力鳍以及一些特殊船舶推进节能装置的研究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支线集装箱船具有航程短、运载情况复杂和航速多变等营运特点,因此对单个工况点进行船舶性能优化无法满足实际多工况营运中的综合节能降耗要求。针对该问题,以某支线集装箱船为例,从其实际营运概要出发,分别对3种线型设计、3种螺旋桨设计和3种舵叶设计进行多轮优化,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ld Dynamics,CFD)分析和船模水池试验对其有效性进行对比验证。根据试验对比分析结果优选出船舶线型、螺旋桨和舵叶的优化组合,使船舶的主机平均营运功率、装箱量、服务航速和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nergyEfficiency Design Index, EEDI)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船舶的效能,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摇摆是产生一系列对船舶有害影响的原因,影响船舶的所有航行性能,而人为减小摇摆最通用、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船上使用专门装置,即减摇装置。减摇装置包括减摇鳍、减摇水舱、舵减摇等,而目前公认的减摇效果最好的当属减摇鳍。船舶减摇鳍是人们利用仿生学原理,在船舶的两舷安装的一对类似鱼鳍的装置,并模拟鱼鳍的动作,使航行中船舶产生与波浪扰动力矩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矩,减小船舶横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船舶采用电力推进将越来越普及。全回转舵桨电力推进具有舵桨一体化、操纵性能良好、振动噪音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内河等机动操纵受限的船舶。"粤剧红船"采用全回转舵桨电力推进装置,大幅度提升了旅客观光体验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具有纵倾角和外偏斜角的舵桨机及其传动轴系和主机的校中安装工艺及精度控制过程,即通过理论计算、拉线定位工艺,采用专用铣削机、专用校中指针,实施安装精度控制,解决具有纵倾角和外偏斜角的舵桨机及其轴系和主机的安装难题。实践证明,该校中和安装工艺对类似船舶舵桨机及其轴系和主机的校中安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