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是客运专线轨道发展的趋势,遂渝铁路路基上无砟轨道是国内首次铺设,在其上安装过分相系统地面感应装置(地感器)也是一项新课题。因此研究地感器安装结构很有必要。研究结果:根据遂渝无砟轨道及自动过分相系统的介绍,探讨了无砟轨道区段自动过分相系统地感器的安装设置方式。该方式具有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的特点,遂渝无砟轨道区段电气化工程的试验及开通验证了其能满足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
电力机车车上控制自动过分相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扼要地介绍了当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的状况,并就车上控制的5个问题:过分相预告信号的获取、地感器的埋点方式、如何适应不同速度过分相、驶出分相区的信号以及冗余设计等谈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大秦线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涛  李明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1):41-42,56
介绍了大秦线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针对大秦线2万t重载运输的特点以及轨道回流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电路的相应改进措施。通过在大秦线重载机车上的运用证实,电路的改进保证了自动过分相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开关并联电阻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地面自动过分相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开关并联电阻地面自动过分相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列车自动过分相时存在的暂态过电压问题.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地面自动过分相原理,重点讨论了不同机车编组方式下机车过分相过程,研究了不同编组方式下自动过分相的差异,通过实际应用测试验证了地面自动过分相可较好地适应多编组列车。  相似文献   

6.
介绍HXD3B机车过分相的原理,叙述HXD3B机车通过自动过分相和半自动过分相的过程通过对HXD3B机车自动过分相故障的统计和故障原因分析,提出对现有过分相控制逻辑的改进建议,以及其他降低机车过分相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动过分相方式不适于高速铁路且存在各种弊端,本文介绍了国外自动过分相的地面转换方式、接触网柱上开关转移方式和车上转换方式,同时还对我国所用的3种自动过分相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建议速度小于160km/h时一般可不考虑自动过分相装置:速度为160-200km/h时可采用地面(磁铁)传感车上自动转换的过分相装置;速度为200-300km/h时自动过分相可采用车载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秦线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适应性研究,以大秦线国怀支线HXD1、HXD2、SS4三型机车运行测试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电力机车在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运行模式下,牵引力、电压、电流等变化情况和机车保护系统、主断路器的动作情况,得出了电力机车对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的适应性结论,并对该项技术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的组成、原理及应用,详细分析了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在神朔线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程序和接触网相分段方案、信号传输使用光缆等改进措施,使之更符合神朔铁路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机车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维护、检修难的问题,设计了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测试仪。通过模拟实际运行中的机车状态参数和自动过分相定位信号,综合检测自动过分相装置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并根据系统在各种速度下的执行时间,评估自动过分相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长编动车组自动过分相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期开通的客运专线在联调联试过程中发现自动过分相存在两次断合VCB(真空断路器)的异常问题,通过对车载设备的记录数据及地面自动过分相装置的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两次断合VCB异常问题的原因,通过调整地面磁感应器的设置位置或修改列控车载设备软件参数可解决该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比较国内所用的3种自动过分相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在准高速和高速电气化铁道上采用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方案,并介绍了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工作特点。对地面感应器的设置、二次控制系统、过分相的预告及复位信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铁道机车车辆》2014,34(6):122-127
依据我国高速铁路分相区长度设置规定,总结各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的差异,确定动车组过分相时无电运行走行距离的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与分相区长度设置、动车组自身运行阻力、坡道等附加阻力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得到在GFX装置过分相和ATP过分相两种条件下动车组通过典型坡道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结果,给出了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的通用速度等级。  相似文献   

14.
结合牵引供电分相区设计原则,以及既有列车过分相和动车组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的功能,针对武广工程特点,提出了武广高铁列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的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铁300 km/h的线路上列车通过分相区使用ATP进行控制,而200 km/h线路通过分相区未使用ATP控制.为提高200 km/h线路列车通过分相区的安全性,结合现有的自动过分相应用现状,深入研究车载规范关于过分相控制功能的规定,提出基于CTCS2-200C型ATP车载设备实现过分相控制功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接触网自身分段分相供电方式引发的过分相问题,以接触网自行解决为原则,通过多项成熟技术的巧妙组合手段,克服现有技术缺点,以过分相与行车无关为宗旨,对设计的电分相自行换控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其安全可靠性、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它通过GPS和RFID组合定位系统来判断电力机车是否到达分相区;通过控制电枢电流的升、降和主断路器的分、合完成机车自动过分相过程。该装置完全模拟司机过分相区时的操作,并预留有机车TAX箱接口。实际运行证明该装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动过分相系统设计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目前广泛运用的自动过分相系统车上自动转换方式的原理,阐述了其设计方法和参数确定原则,描述了该系统自投入运用以来作的几点改进.该系统已陆续在全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