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自从开始实施排放法规以来,对发动机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厉,致使柴油机技术采用的喷油压力持续不断地提高,其中大约20年前欧洲推广的1000bar喷射压力的分配泵以及12年前进入市场的1350bar喷射压力的共轨喷油系统是现代柴油机高压喷射的两个里程碑。7年前又首次推出了采用压电直接控制技术的共轨喷油系统应用于轿车,并投入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在追求柴油机清洁化的探索中,促使研发者一再提高电喷燃油喷射压力的首要原因是:喷油的喷射压力越高就意味着尾气排放中的微粒(PM)含量越少,这已成为柴油机领域一条公认的规律。那么,博世公司是如何部署高压燃油喷射技术攻关的?  相似文献   

3.
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可柔性地针对不同工况,进行所需的最佳喷射压力调节,独立灵活控制喷油正时,自由调节喷油量,实现理想喷油规律(预喷射、后喷射、多段喷射等);既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降低噪声,又能保证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易于与颗粒过滤器等排气后处理系统协同工作。代表了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轿车柴油机的一些重要的质量指标如功率、扭矩、油耗、排放和舒适性等都是通过诸如喷油系统、燃烧室几何形状、充量运动以及某些情况下还有增压等部件的开发来提高的。这一过程中喷油系统的开发和匹配无论是从费用方面来看,还是从效果方面来看都是一个重点。下面从关键性的喷油参数如喷油压力、喷油曲线和效率方面阐明泵喷嘴喷油技术未来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重型车柴油机燃油系统的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型车是可吸入颗粒和NOx排放的主要污染源一指出为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要求,高压喷射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向。在达欧Ⅲ以上排放要求的柴油机中,通过电控喷油系统能实现理想的喷油速率,通过预循环技术可降低发动机噪声,通过后喷射技术可降低发动机NOx和颗粒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正>与传统柴油机相比,高压共轨柴油机具有以下优点:喷油压力的产生过程与喷油过程相互独立,喷油压力稳定;喷油始点和燃油喷射量的控制相互独立,可实现精确控制;最小稳定燃油喷射量极小,可以达到1 mL/次;喷油系统响应灵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高压喷射和喷油速率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高压喷射和喷油速率控制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综述了喷油速率控制的技术方法,指出高压喷射、可变喷油定时及喷油达率柔性控制是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6.泵喷嘴系统的前景展望与发展较为完善的共轨喷油系统相比,泵喷嘴系统虽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但在2007年前,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喷油压力尚未达到200MPa时,泵喷嘴系统因具有很高的喷油压力而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比如,德国大众公司的泵喷嘴柴油轿车无需装用颗粒捕集器就能满足欧Ⅳ废气排放标准,这无疑很有吸引力。提高喷油压力是改善柴油喷雾质量的唯一方法,因此柴油机喷射技术领域内进一步开发的目标仍然是继续提高喷油压力以降低原始排放。  相似文献   

9.
田良云  宋军  乔信起  黄震  李孝禄 《汽车工程》2004,26(5):521-523,533
叙述了柴油机电控共轨式喷射系统喷油过程的试验装置及原理,实测了HEUI—A液压增压式喷油器的喷油规律,并对共轨压力和喷油脉宽与喷油量、预喷射和喷油率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汪炎珍 《汽车维修》2010,(10):19-2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因其喷油量与喷油正时能根据柴油机运行工况进行实时控制,可实现多次喷射,从而改善缸内燃烧状况,并为柴油机喷油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灵活性,因此具备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预喷射对轻型车用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轻型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预喷射对柴油机排放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预喷射可以对燃烧室进行预热.缩短主燃烧滞燃期,降低缸内最高燃烧温度,从而降低NOx的排放,同时炭烟排放及燃油经济性要好于单纯推迟喷油提前角的单次喷射方案;随着预喷油量的增加,NOx炭烟和燃油消耗率都有所上升,预喷提前角对轻型车用柴油机燃...  相似文献   

12.
以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阶段颗粒物数量的分布特性,对发动机原始颗粒物排放进行优化,并在整车WLTC排放测试中进行了验证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喷油比例、喷油次数等因素对涡轮增压直喷(GDIT)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产生影响;通过发动机原始排放优化,以及在不同工况下使用多次喷射等策略能够大幅降低颗粒物排放量,满足排放法规限值要求;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WLTC测试颗粒物排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直喷式柴油机供油系统的喷射压力与喷油率,必须适当提高喷油泵的供油速率。同时,喷油泵受力零件的强度与刚度也应随之增大,以保证喷油泵可靠地工作。上述两方面的要求都可能造成喷油泵尺寸增大,与发动机有限的安装空间形成尖锐矛盾。 本文介绍了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新开发的一台高喷射压力高喷油率喷油泵及其研制过程中为解决上述矛盾进行的一些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主喷射提前角和后喷射提前角对Ricardo Hydra单缸柴油机动力性能及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该柴油机主喷射提前角为11°、后喷射提前角为3°时,柴油机最高爆发压力与采用单喷射时最高爆发压力相差不大,但平均有效压力却提高明显;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后移,烟度排放增加,NOx排放减少,HC排放增加.分析了主喷射和后喷射时该柴油机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轻型商用车柴油机的排放,在喷油过程中采用后喷射控制策略,研究了后喷射控制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后喷射定时、后喷射喷油量的优化,排气烟度大大降低,而其他性能指标和排放指标无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16.
CA6110ZLA5车用柴油机达欧Ⅱ排放标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A6110ZLA5车用柴油机的排放理论及控制方法。针对该机型提出了技术措施,通过提高喷射 压力,加快喷油速率,改善雾化质量,延迟喷油定时及匹配涡轮增压器等技术,进行优化配置试验,有效地降低了柴 油机NOx和PM排放,使该机型达到欧Ⅱ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池上真 《当代汽车》1991,(6):27-35,51
本文论述了在高速直喷式柴油机中燃烧定以形状的影响和高压喷射的作用。首先,在单缸机的试验中证实了以往一些论文所提及的缩口型燃烧室具有的良好性能和排放指标。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优点,采用高速气体取样法确定燃烧时各部位的当量炮燃比和高沸点物质的质量馏份。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延迟喷油时,缩口型燃烧室也能抑制混有大量高沸点物质(如粗燃油和碳素物质)的燃气外溢到余隙空间,因而比普通的深盆型燃烧室具有更小的不均匀状态。这一效果的取得是由于抑制了未燃气体从凹口处的外溢和邻近燃烧室进口处燃气混合的加强。与此同时,还在相同的试验发动机上研究了高压喷射的影响,试验时采用了一特殊设计的带增压柱塞的喷油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喷射压力条件下,只要喷嘴喷孔直径选择合适,就能在不增加氮氧化物体排放的情况下使微粒排放减少。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对高压共轨系统喷油特性从理论和测试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博世第2代共轨系统CRSN2为研究对象,应用INCA5.4标定软件,对系统的喷油特性,进行了综合完整的在线标定实验。测试数据明显地反映了不同的喷油特性对于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等各方面性能的影响。同时,在理论上从燃油喷射和缸内燃烧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原因,进一步验证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项能有效控制柴油机污染排放的新技术。柴油机高速运转时,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柴油的可压缩性质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  相似文献   

20.
宋军  黄震  李孝禄  乔信起 《汽车工程》2006,28(5):446-450
在配有电控共轨系统和扫气系统的二冲程柴油机试验台上进行了3种不同喷油模式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段早喷有助于实现低NOx和碳烟排放,但柴油机无法在高负荷下运行;标准喷射的排放很高;双段喷射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它实现了柴油机的柔和运行,并且在全负荷范围内使NOx和碳烟排放降低40%以上。在双段喷射基础上,利用高压喷射及内部EGR进一步改善了柴油机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