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对钢制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进行了镁合金替代设计。依据制造工艺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按挤压件和冲压件分别设计,并确定了镁合金材料及连接工艺;建立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对比分析和碰撞侵入量分析;建立仪表板横梁管材的弯曲仿真模型,模拟管坯的弯曲成形。结果表明镁合金替代设计满足仪表板横梁的轻量化、整体模态、碰撞安全以及可制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在汽车仪表板横梁设计开发过程中,材料选择、横梁主副管梁及其他安装支架等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针对车辆在路试时常出现的异响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仪表板横梁的模态,避让发动机怠速工况的固有频率与仪表板横梁模态频率相近产生共振异响,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分析某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模态,并结合公司内部相关标准,得出设计的横梁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后续因异响问题产生横梁的修模费用,旨在为后续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以塑代钢"的轻量化需求的背景下,对金属制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塑料代替设计。依据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对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制造工艺需求及各项性能试验需求,文章基于Moldflow软件和分子扩散理论,建立塑料仪表板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熔接痕的强度,在零件设计、模具、工艺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际注塑生产零件,通过震动耐久试验和气囊爆破试验,验证了塑料仪表板横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设计复杂性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工程和知识熔接技术,将仪表板横梁设计的专家知识和经验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进行集成,建立了基于知识工程的仪表板横梁专家设计系统,从而达到重用设计知识和最佳实践经验、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流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汽车仪表板横梁系统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找出了对模态影响大的部件;建立了包括方向盘和助力转向电机在内的转向管柱总成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约束模态分析;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在模型上对仪表板骨架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的一阶模态,使其达到目标要求;对转向管柱模型进行了频率响应分析,将计算出的频率响应曲线与模态值...  相似文献   

6.
项党 《上海汽车》1998,(6):13-15
对上海Buick轿车的动力总成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制动/牵引力 控制模块,仪表板总成模块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钢铁仪表板横梁结构开发镁合金仪表板横梁,建立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静态分析模型。为验证镁合金仪表板横梁振动特性,对比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和钢铁仪表板横梁模态,得出镁合金CCB一阶频率高于钢铁仪表板横梁;为验证仪表板横梁刚度,进行了二者垂直方向2g重力加速度分析;基于灵敏度理论提出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尺寸继续优化方案;针对镁合金仪表板横梁主管梁进行弯曲模拟和工艺研究,根据指导工艺完成了样件的试制,样件比原件减重60%,且NVH性能优于原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无中顶横梁车身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市场变化对车身设计的影响。研究了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特点,针对6种设计方案进行成本重量、结构、工艺等对比分析。进而通过CAE仿真分析,改进结构设计。最后根据设碰撞安全法规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论证设计可行性。本文研究的无中顶横梁车身B柱加强板结构设计,满足碰撞法规要求;结构设计合理;车身强度和扭转刚度以及吸能溃缩形式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车型怠速工况下转向盘抖动问题,对整车进行了怠速振动试验并对转向盘进行了模态试验,确认转向盘系统与仪表板横梁及横梁与车身连接处的连接刚度不足导致整个转向系统模态下降,从而引起了共振。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转向系统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模态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该模型基础上对上述连接刚度进行了优化,对优化方案进行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重卡驾驶室仪表板横梁常见结构类型进行了列举归纳,并结合实例对几种仪表板横梁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剖析。论述重卡仪表板横梁轻量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对重卡驾驶室仪表板横梁结构设计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仪表板结构复杂,是汽车的集成操纵中心,既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又要满足安全法规的要求。文章分别建立了A级车仪表板总成的静态和动态有限元模型,对仪表板总成进行了NVH分析并参考GB11552-1999进行了头部碰撞分析。结果表明该仪表板总成满足NVH性能要求,仪表板及乘客区气囊盖板边缘处的头部撞击性能不满足法规要求。基于静态模型,采用尺寸优化方法对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满足了法规要求,这对仪表板总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平市仪表厂是1966年建厂并投产的汽车仪表专业化生产厂。现有职21210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余名。全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5万平方米。生产产品有解放牌汽车仪表板总成、轿车仪表板总成、汽车软轴等21个品种83个规格。汽车仪表、软轴等产品多年来一直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配套。该厂生产的四仪牌8001S 型汽车仪表板总成1981年被一机部命名为“质量信得过”产品。该产品系该厂原8001E 型汽车仪表板总成的改型仪表。8001E 型汽车仪表板总成于1080年已被吉林省评审为优质产品。8001S 型仪表板总成既具有8001E 型仪表板总成耐振动、耐冲击、耐久性良好的优点,并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子系统镁合金仪表板横梁的碰撞性能指标的分析方法。通过能量守恒原则制定出仪表板横梁承载的碰撞性能指标,再通过敏感度分析和拓扑方法的FEA优化设计,并结合实物试验来验证设计的可靠性,为汽车碰撞中给子系统制定分解指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意法半导体(ST)推出4款全新微控制器,这4款产品是ST的4个Power Architecture系列中最先推出的产品。系统集成商通过这些产品能够在动力总成、车身、底盘与安全设备以及仪表板系统内使用32位的微控制器内核。新产品支持先进的功能,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效益,开发的软硬件均可重复运用,节省开发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某轻型卡车仪表板系统的功能及外观品质,对仪表板系统尺寸匹配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通过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尺寸匹配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仪表板总成品质,减少开发投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中探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车身动力吸振器的理论,建立了基于ADAMS的CAE模型对其吸振效果进行考察和优化。为整车特别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的振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检具作为车身尺寸工程管理流程中的核心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像螺钉车、综合检具等国外常用的车身品质保证工具在国内已经兴起,但总成检具的开发和应用利用率还是很低,为了节约开发成本,只是开发了单件、整车检具,无工序品质保证工具。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检具开发流程、开发计划、开发清单、车身定位基准点系统(RPS)研讨、招标等方面,介绍了汽车车身质量控制中车身总成检具的开发及应用过程。通过总成检具的开发及应用,为车身开发过程中提升车身精度提供了有效的质量控制工具。  相似文献   

18.
尺寸问题是车身制造与装配的首要问题。文章从整车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手套箱间隙过大现象着手,分析了手套箱间隙过大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仪表板总成结构组成和安装工艺及公差调节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找出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给定的某款车型数据,利用MSC.ADAMS/Car平台建立包括仪表板和转向系在内刚柔耦合整车模型,对转向系和仪表板进行典型工况下NVH特性分析;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仪表板、转向系总成建模并求解模态参数,有效预测可能出现的NVH问题,为提升整车NVH性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变速箱悬置横梁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重要部件,作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辅助支撑,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在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疲劳断裂。针对发生在某重型卡车上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失效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CAE分析工具,找到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变速箱悬置横梁进行结构优化,同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优化后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分析,使其满足使用要求,最终解决变速箱悬置横梁断裂的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