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丙林 《西铁科技》2001,(1):36-39,15
通过对风害原因的分析,定性地制定了几项风害地段接触网的整治措施,还定量地计算出风害地段的最大风速和最大跨距,最后对接触网支柱的容量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2.
分析风沙对铁路运输的危害形式,提出铁路风沙灾害的时空分布。风害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季节,沙害主要发生在春季。遭受风害的铁路线路在西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遭受沙害的线路在西北和内蒙古地区。风沙灾害主要集中在青藏铁路公司和乌鲁木齐等5个铁路局。针对风沙灾害,铁路选线应绕避流沙地段,采用防风、防沙工程,设立大风监测预警系统,确定合理车速,提高货车编组水平和采用植物治沙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兰新线铁路百里风区的风害情况,提出了采用挡风墙进行风害防治的措施。详细地研究了挡风墙高度的确定、挡风墙结构及稳定性验算、挡风墙结构形式比选等。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为风害防治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登稼 《科技交流》2000,30(1):95-101
兰新线“百里风区”的风害、风沙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它对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及铁路运营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风沙地区的工程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在兰新复线的工程地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及兰新线在运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风害、风沙地区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害、风沙防治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侯月线河口-月山段接触网多状发生的风害事故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对事故的处理方法,并对多汛地区接触网的设计提供了想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穿越戈壁风沙地区的铁路最大程度地避免戈壁大风带来的风蚀、风沙等危害,同时保证工程设置合理、防护措施经济有效,研究戈壁风沙地区的综合选线方法以及工程应对措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戈壁风沙地区的特征、风害,以及线路平纵断面与各种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铁路选线方法。研究结论对戈壁风沙地区铁路选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例,较为详细地介绍在高原多年冻土地段路基施工组织方法,做到工序衔接紧密,尽最大力量加快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8.
内昆线大关至昭通段桥隧多、坡度大,高坡地段累计长度为84 km左右,多数地段坡度为20‰以上,线路设计最大坡度23.5‰. 为确保铺架施工顺利安全进行,本文对车辆溜逸原因和车辆防溜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建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翻越秦岭地段自然条件、工程条件、设备条件、设施条件等项目特点的分析,借鉴国内外不同铁路在长隧道地段的坡度设计经验,细致研究不同坡度下的运输安全、质量以及工程、投资情况,结合项目功能定位,提出合理的越岭地段最大坡度为25‰。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中低速磁浮线路轨道梁的型式及列车运行的特点,其次基于限界要求和接触轨的安装允许误差,分析曲线地段轨道梁拟合长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中低速磁浮曲线地段轨道梁的最大拟合长度计算公式,然后计算不同曲线半径轨道梁的最大拟合长度值.结果表明,目前采用的曲线地段轨道梁拟合长度1 m偏于保守,由此给出轨道梁优化...  相似文献   

11.
青山隧道系内昆线具有埋深最大,通过地层最多,煤层最厚,瓦斯有突出危险,出口端车站伸入隧道,纵坡大及涌水量大的特点,本文着重叙述了出口端车站隧道及煤层地段的设计情况和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武隆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岩溶水量大、隧道通过岩溶段长,岩溶及岩溶水对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结合其岩溶整治方案研究,从施工安全防护、岩溶水处理、岩溶地段隧道结构、基础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岩溶地段隧道设计构思和经验教训,阐述了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并对隧道内岩溶暗河的整治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列车的开行,列车对曲线地段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曲线地段无缝线路的改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路基病害的诊断和处理是既有线200km/h提速的关键条件之一。本文介绍了车载式探地雷达系统的特点,并通过对较差地段的详细勘探实践,对测试方法和测试资料的分析进行了阐述。测试实践表明,探地雷达测试图像反映的情况与实际开挖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探地雷达对岩溶地区铁路路基进行探测,通过分析检测数据图像研究岩溶特征,查找路基岩溶情况,为路基岩溶地段病害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最大坡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所经霍州至洪洞段地形陡峭,须翻越霍山山脉。为有效减少24.7 km的不良地质隧道对铁路建设、运营安全的影响,对大西客专所采用的最大坡度值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针对霍山越岭地段20‰、25‰、30‰三个最大坡度方案进行论述和技术经济比选,以及对国内250~300 km/h动车组在长大坡段上的加速、制动性能进行模拟。在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30‰的最大坡度可取消霍山越岭长大隧道,并有效地节省工程投资。合理提出30‰为大西客专局部困难地段的最大坡度。  相似文献   

17.
7月25日,乳山市24小时最大降水量371.7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156毫米,遭遇史录以来最强降雨袭击。由于强降雨区域集中,雨量过大,致使桃威铁路K53至K58等14处地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路堑山体塌方和路基滑坡,K66老清河大桥桥墩倾斜,桥面钢轨位移,严重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文登至乳山段线路被迫中断。威海至北京、济南、汉口方向共4对旅客列车临时改在乳山站始发和终到。  相似文献   

18.
铁路易受温度、风和雨雪等气象囚素的影响。实时检测气象数据并及时预报是有效的管理铁路重要手段。英国Vaisala公司受英国铁路线路公司的委托,开发了铁路冰雪风害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兰新铁路防风明洞结构形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穿过著名的百里风区和三十里风区,风力强劲,且出现大风的频率高,风害极为严重。为了保证列车安全、快速、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限速和停轮,在百里风区和三十里风区的核心区研究防风明洞方案,本文从结构形状、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对防风明洞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京九线赣龙段两座隧道,施工中先后塌方数次,冒顶两次,由于采用了管棚法,得以安全成功地通过塌方地段,还达到了节省费用、缩短处理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