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以及硬度测试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Cr14Ni14W2Mo奥氏体气阀钢经不同温度高温氧化处理后表面形貌及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Cr14Ni14W2Mo钢经高温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颗粒大小相当的氧化膜。与原始试样相比,经350℃和450℃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的硬度将有所增加,并且随着氧化温度的继续增加,试样表面的硬度将下降;而经过高温氧化处理后耐蚀性能将降低。  相似文献   

2.
低温离子渗硫对滚动轴承用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铁路车辆滚动轴承使用的渗碳轴承钢G20CrNi2Mo经渗碳和热处理后,进行了低温离子渗硫处理。试样磨损对比试验表明,由于硫的自润滑作用,渗硫试样表面比未渗硫试样摩擦因数降低了27%~37%;磨损量减少了85%;抗烧附负荷随摩擦速度不同提高20%~90%;在等负荷条件下摩擦升温降低12℃左右。  相似文献   

3.
对P355NL1钢表面电弧喷涂铝涂层后进行退火处理,并对处理前后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弧喷涂在P355NL1钢表面获得结合紧密的铝涂层。经退火处理后,表面发生进一步氧化,形成更多的Al_2O_3。涂层中的缺陷和空位得到填补,涂层变得更加致密,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未经退火处理的试样,铝涂层与基体金属界面上过渡区窄,约7~8μm。经过退火处理后,过渡区变宽,约40μm。铝涂层由机械结合转变为冶金结合,以及增强相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是退火处理后的试样抗弯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件的表面加入强化颗粒可以获得强化的表面层,而所消耗的粉末材料是很少的。本文列出了按俄ГОСТ398-2010标准牌号为2号的轮箍钢试样进行的磨损试验的结果。该试样表面曾经经过了激光改性处理,处理时加入了一碳化钨的圆形颗粒。业已确定,当碳化钨的含量为9%时(体积含量),与未强化的的轮箍钢相比,试样的质量磨损要下降98.5%。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强化颗粒要比基体中形成淬火组织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速动车组EA4T车轴疲劳小试样,采用正方体状钨钢弹丸高速冲击其表面,以模拟车轴表面异物击打伤;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进行光滑和缺陷试样疲劳性能试验;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分析缺陷附近区域的残余应力;构建基于疲劳指示参数(Fatigue Indicator Parameter,FIP)的缺陷小试样和含击打伤实物车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小试样疲劳寿命试验数据均在预测值的2倍线内,实物车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与车轴台架试验结果一致,小试样和实物车轴疲劳寿命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动车组动力车轴运用检修中深度小于1.0 mm的击打伤类缺陷可不做打磨或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的铝合金在中性清洗剂中的点蚀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态试样具有最佳的耐点蚀性能,喷砂处理试样次之,喷砂+钝化处理的试样耐点蚀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7.
在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桥梁支座滑板进行线磨耗率检测过程中发现,试样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磨耗之后,质量不减反增。针对这种异常现象,在确定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及检测环境等相关因素均符合现行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分别对经过预处理和未经过预处理的滑板进行磨耗试验,对试验各个时间段的磨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硅脂填料在检测过程中嵌入滑板试样表面是导致检测后试样质量上升的原因。据此提出预先对试样进行涂抹硅脂并预压的处理措施,以使检测结果更接近真实磨耗情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化学热处理的基本作用原理和过程,通过一系列试验,分析了经处理的金属试样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揭示了这一化学热强化方法对铁基合金的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冲击和磨平焊缝余高2种表面处理方法对高速列车用A7N01P高强铝合金焊接接头焊趾及焊缝处进行处理,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机,研究母材与未处理和处理后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疲劳断口形貌,并借助显微硬度计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冲击后铝合金焊接接头冲击层的显微硬度变化和晶粒细化现象;探讨超声冲击对高强度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超声冲击后焊趾表层组织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形成较为明显的塑变硬化层,当冲击电流为1.5 A,冲击时间为5 min时,冲击层最外层硬度可达到150.51 HV,相比较未冲击处理提高了27.6%;试样冲击后超高周疲劳寿命较处理前有显著提高,当循环次数为107和109时,超声冲击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未进行表面处理试样分别提高了41.5%和48.6%,磨平焊缝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未进行表面处理试样分别提高了52.5%和59.9%;2种焊缝处理方法对试样的疲劳性能改善效果相差不大,考虑到超声冲击处理在经济性和可加工性上更具优势,推荐工程上采用超声冲击方法来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出铜接触线表面微观结构的构造方法,通过调整制备参数,在铜试样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棒、纳米管和纳米片层花状的微观结构。研究试样表面微观结构对其静态和动态憎水性的影响规律,优化出具有良好静态和动态憎水性的纳米管结构铜试样,并探讨不同涂料对接触线覆冰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化筛选接触线用防覆冰涂料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典型失效样品进行了失效分析,对表面腐蚀坑、裂纹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分析,表明裂纹是从表面腐蚀坑处萌生,沿着大体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向内穿晶扩展。结合RD3A1车轴卸荷槽部位的结构特点,阐述了车轴轴颈卸荷槽部位裂纹产生的机理,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钢结构表面防护方案研究、试验验证和运营线路试挂的方式,构建典型海洋大气环境下接触网钢腕臂的表面防护涂层体系,以保证接触网钢腕臂定位装置在可能的高温、高湿、高盐、污秽粉尘等多因素耦合环境,如近海、濒海、沿江、热带或亚热带山区等环境中在役寿命延长至15~20年。研究表明:(1)接触网钢腕臂定位装置长效防护涂层体系为热喷涂层+环氧封闭层组合的复合涂层体系;(2)所有钢腕臂组件均采用热喷涂涂层作为防护的基础层;(3)管件类外壁及精细零部件涂层体系采用高铝锌热喷涂涂层+双金属环氧封闭涂层;(4)管件内壁采用灌涂环氧涂料。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分析了不锈钢车体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及性能差异,研究了钝化道次、移动速度等电化学钝化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显微硬度下降,表面耐蚀性明显下降,当以10 mm/s单道次钝化作业时,点蚀电位最高,耐蚀性最好,30天盐雾试验后,钝化处理表面未发现明显锈蚀.该工艺已在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3Cr13电加热道岔融雪弹性卡在使用中发生断裂,分析断裂弹性卡化学成分,对其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断裂的原因为腐蚀性介质环境和交变应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多源疲劳和应力腐蚀。提出优化弹性卡结构、使用偏碱性防腐涂料对3Cr13弹性卡进行表面处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跨海电气化铁路特大桥接触网防腐蚀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研究金属腐蚀机理和试验的方式,构建跨海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腐蚀技术设计,保证接触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使用寿命。通过防腐理论研究及盐雾试验验证,结论:(1)热浸镀锌防腐技术处理的钢材质构件在海洋大气环境适用过程中,防腐耐久性很难满足长期适用要求;(2)钢材质构件、铝合金材质构件采用涂层防腐处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金属表层的抗防腐能力,延长金属构件的使用寿命;(3)铝合金材质构件在典型的大气环境下抗腐蚀能力要强于钢材质构件。  相似文献   

16.
穴蚀是柴油机工作中的疑难杂症,主要发生在气缸套与机体的水腔面,主导因素为气缸套的高频振动产生空泡,在压差下空泡爆炸产生破坏力击损气缸套表面,降低气缸套使用寿命.穴蚀问题发生和解决的周期很长,又发生在柴油机内部,很难直观发现穴蚀,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多年来根据用户气缸套实际穴蚀情况一直做着不同的改进并跟踪,从穴蚀原理和外部因素等不同方案着手逐步解决穴蚀这一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矿肥漏斗车各部分的腐蚀情况,对大修改造样车进行了冲击寿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大修改造的漏斗车可延长有效使用期.  相似文献   

18.
郭玉喜  于维  李玉婵  田威  曾超  卢虓宇 《铁道车辆》2012,50(5):15-18,47
车轴是影响轨道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表面残余应力状态和表面光洁度与疲劳裂纹萌生和腐蚀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性。超声波冲击强化技术在改善材料残余应力状态、产生较理想的压应力层和提高表面光洁度等方面表现突出,文章应用这一技术对车轴关键区域进行了表面强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冲击强化技术大大改善了车轴表面的应力状态(由之前拉压应力并存的状态变为几乎全部是压应力的状态),同时其表面粗糙度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武汉、上海、长沙城轨项目的车外设备安装中多次出现的A4不锈钢材质的螺栓与达克罗表面处理的弹簧钢材质的垫圈配套使用时,导致垫圈生锈的现象,并利用双金属腐蚀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最终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方沿海及西北盐碱地区轨道交通工程中杂散电流-盐冻耦合作用的严酷环境,设计了杂散电流-盐冻耦合条件下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及氯离子侵蚀试验,通过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盐浓度梯度表征了此耦合条件下混凝土劣化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压汞(MIP)、电镜扫描(S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