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车辆用DC 1500V IGBT牵引逆变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TGN39型地铁车辆用DC 1500 V IGBT牵引逆变器的主要参数、主电路和总体结构,阐述了该逆变器的技术特点。通过试验及运营表明该逆变器的设计能满足地铁牵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第三轨中间接头安装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第三轨受流系统的可靠性.以武汉地铁某线使用的第三轨受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靴轨动态特性试验探究了靴轨动态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及第三轨动态冲击来源.结合靴轨动态接触的特点,建立了含中间接头的靴轨冲击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冲击模型的计算结果;基于验证后的该模型,分析了中间接头不平顺激励下靴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并明确了中间接头不平顺的阈值.分析结果表明:中间接头不平顺高度差控制在0.2 mm以内,能够满足地铁车辆在较高速度下运行,并能有效减小靴轨冲击峰值和降低离线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铁能量吸收装置所采取的电磁兼容设计措施,并通过试验检验了其电磁兼容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地铁能量吸收装置完全达到GB/T 24338.6-2009等标准的电磁兼容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地铁列车动力车辆组成及制动特性,详细分析了列车电制动负荷分配不均的原因及其影响。对多种基于网络协调电制动负荷分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适用于多动力车辆列车的网络协调及自适应电制动负荷分配技术。着重研究了网络协调及自适应负荷分配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及运营考核等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电制动负荷分配方案,可有效提升地铁列车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标准地铁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的组成、主电路与技术性能,以及辅助变流器的主电路及平台化统型方案,总结了统型方案的技术特点,并对设计的某型统型方案辅助变流器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辅助变流器满足标准地铁列车技术规格书要求及简统方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沈阳地铁二号线崇山路站的施工及设计情况,对PBA+洞桩(柱)法施工的双柱三跨式的暗挖地铁车站中间小导洞施工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做了较为细致的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架空刚性接触网特点,研究开发地铁刚性接触网检测技术,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和弓网动态作用参数检测技术。并采用该研发技术对我国某地铁线路接触网进行动态检测试验,依照交办运[2019]17号《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对弓网受流性能进行评估,可为后期接触网运营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铁新街口站中间桩柱测量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京地铁新街口站工程实例,系统总结了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的地铁车站中间桩柱定位测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钢管柱定位器与网控测量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钢管柱精确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地铁大都由司机瞭望车尾处光带是否完整来判断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空隙是否存在异物,该方法误检率高。本文结合地铁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空隙的特点,从系统性能、安装维护等方面详细比较了目前可能用于地铁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异物自动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铁屏蔽门与车门间异物自动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率高、设备体积小、安装维护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某型地铁列车的耐撞性能,根据该型地铁列车头车、中间车的车体结构、车体材料特性、总体布置和钩缓特性,利用显式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两列相同地铁列车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参考国内、外有关地铁、轻轨车辆耐碰撞设计规范及准则,对列车的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地铁列车的耐撞性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