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动车组开行数量的增多,出现越来越多的特殊故障,给数据分析及应急处理带来不便。本文以郑西线中继站24发生的一起动车组速度跳变为例,分析因特殊条件下轨道电路异常占用造成动车组速度跳变而发生紧急制动停车故障的原因,为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CRH2型动车组功率模块故障处理能力,对CRH2型动车组主变流器在武汉动车段运用期间发生的3次功率模块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功率模块故障处理的思路,提出了故障处理流程与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指导现场检修人员快速有效地处理CRH2型动车组功率模块故障。  相似文献   

3.
根据CRH2型动车组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在运用时发生接地故障现象及统计数据,分析了CRH2型动车组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发生接地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有利于提高CRH2型动车组运用故障的处理能力和运用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4.
车载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是动车组与调度、车站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可有效保障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传输畅通和车辆运行安全.本文通过一起动车组车载CIR设备重复故障,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法,为降低故障影响、预防故障发生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CRH1A型重联动车组途中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起典型的CRH1A型重联动车组途中故障,分析其原因,介绍CRH1A型动车组重联的关键点,以此引出、归纳重联动车组发生“脱钩”的各种情况'并时本次途中故障、重联动车组“脱钩”故障的应急处理提出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作为牵引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的安全正点运行。在动车组运用检修时,必须对牵引变流器发生的故障进行全面的故障分析,记录故障现象,找到排除方法,深入分析原因,制订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动车组牵引变流器故障率,提高故障判断处理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动车组运用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CRH2C型动车组在运用时主变流器控制电源异常和牵引变压器二次侧发生过电流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CRH2C型动车组主变流器故障基本判断方法和处理措施,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从而提高了CRH2C型高速动车组运用检修质量和故障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CRH380B型动车组在运用检修中发生的走行部轴承温度异常故障,阐述了温度传感器检测原理,对故障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故障处理及预防措施,起到降低动车组故障率保证行车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速度200km/h动车组是铁路第6次大提速投入运行的关键装备,其运行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正点。自2007年4月18日开行以来,CRH2型动车组在5月份连续发生两次牵引变流器故障,造成动车组切除部分动力运行。为了提高动车组运用质量,需对故障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处理。  相似文献   

10.
边门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车组安全、正点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CRH380BL型动车组塞拉门在运用过程中的典型故障,重点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并对塞拉门在运用与检修中如何降低故障率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动车组运营时间和运行里程的不断增加,各车型动车组陆续进入高级修程。在铁路运营单位越来越重视动车组运用效率、追求经营效益的背景下,如何确保检修质量、压缩修车时间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难题。现就物料配送管理在动车组高级修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分析、总结,对于动车组高级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解决方案。对增强现实技术在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中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系统。对于利用文字图片展示复杂检修工序不够直观的问题,提出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展示的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动车组检修作业指导的便捷性、直观性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为未来系统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动车组运行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动车组能耗对铁路运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列车性能和运营状况是影响动车组运行能耗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对于动车组能耗影响因素以定性分析居多,以大量数据分析为基础,以各CRH型动车组为实例,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分别设置不同的仿真环境,从坡道设计、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动车组质量和限速5个主要方面,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动车组运行能耗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对能耗的重要度和灵敏度。实现动车组运行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方法,解决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关键问题。为合理确定动车组能耗水平、优化高速铁路线路设计、高速铁路节能运营组织和宏观把握高速铁路节能方向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单点运行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EDS)故障自动识别功能存在识别准确率不足,误判率高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动车组故障图像识别方法,以联网运行的TEDS数据为基础,结合传统的差异检测法,对不同空间与时间TEDS采集的同一列车图像进行多源数据融合与权重差异计算,实现了动车组车体异常部位的检测。试验表明,该方法建立了更为准确的对比参考源,减少了环境对成像内容的影响,能够提高动车组运行故障自动识别率,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15.
以CRH2为例,介绍我国CRH系列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对动车组制动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如制动控制系统、风源、基础制动系统、电制动系统等)自身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动车组制动系统故障后是否可以继续安全行车的分类原则将制动系统故障归纳为四类,之后对涉及到运行安全的第Ⅲ、Ⅳ类故障进行制动距离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动车组的制动力下降幅度≥1/8,列控系统即使处于完全监控模式,也不能保证动车组列车不冒进停车信号;而且列车速度较低时,冒进信号的几率较大,速度较高时,冒进信号的距离较大;另外,当制动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列车在侧向进站的过程中还有可能超过道岔规定限速,存在侧翻的危险隐患。因此,动车组制动系统故障后仅用人工限速的措施并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安全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复兴号动车组超员报警的功能定义、实现方式进行了论述,并对复兴号动车组超员能力进行了分析。结合动车组实际运营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CRH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是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研究和开发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对于提高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业务需求,对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重点探讨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的计算模型、动车组操纵策略、动车组过分相计算等问题,提出了单质点和多质点相结合的简化计算模型,最后开发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8.
借鉴数字孪生技术在产品远程运维中的实践经验,立足动车组运维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动车组运行和检修过程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动车组运维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数字孪生动车组、数字孪生运用所和数字孪生高级修车间3大应用,实现动车组运维全要素融合展示,保障动车组运行安全,支持精准化运维管理.数字孪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动车组检修作业过程中物流管理业务数据量大、时效性要求高等问题,借鉴智慧物流的思想,论述二维码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动车段、动车运用所内的具体应用,结合动车组检修计划形成物流配送计划,采用自动引导运输车(AGV),建立一个适用于动车组检修作业的智慧物流体系。该体系从理论上可以有效降低信息采集工作量,减少待料时间,对提高动车组检修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动车段对动车组的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车间所需零件或工具的物流配送时效性直接决定了检修作业的效率,而目前动车段内采用的配送方式均为点对点单一路径配送。通过对动车段检修物流配送问题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将算法应用于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中。广州动车段在广东地区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针对动车段在路径优化方面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动车段检修物流配送效率,确保了段内动车组的及时检修,进而保障了段配属动车组的安全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