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地震中含软弱层顺层岩质边坡破坏严重。为探究其地震响应情况,以大光包滑坡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建立一含软弱层边坡模型,按不同工况加载,研究边坡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边坡响应剧烈程度与地震波幅值具有正相关关系,与软弱层强度反相关;波形对边坡响应影响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区别对待;软弱层存在增大了边坡响应,增加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的风险,是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中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强度折减法和重力比例加载法是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的两种有限元方法。文中介绍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关系,并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不同坡角的边坡模型,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之后针对特定坡度的边坡,分析了两种方法对于材料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重力比例加载法相当于折减黏聚力值的强度折减法"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两种方法之间并不存在此种关系。相比较而言,强度折减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对于材料参数的变化,计算结果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于地震作用下的加筋土边坡工程,考虑到传统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将矢量和法运用到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上,同时对加筋土边坡工程动力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建立二维加筋土边坡数值模型,将基于最大剪应变增量的边坡滑动面搜索方法运用到加筋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矢量和方法中,对模型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并通过合理的计算优化,提高了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矢量和方法在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中是合理并且高效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筋土边坡工程中,对动力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是地震荷载、加筋土边坡的填土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加筋材料的耦合弹簧切向刚度。因此在加筋土边坡的抗震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采用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较大的填土和切向刚度较大的加筋材料。  相似文献   

4.
卸荷岩体力学主要研究卸荷状态下岩体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征。文中对卸荷岩体力学的特性及卸荷岩体力学与加载岩体力学的区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介绍了卸荷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卸荷岩体力学对边坡开挖进行分析,与实际状况吻合较好,计算结果更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传统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方法的计算效率,以及在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可靠度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中考虑地震随机性的特征,运用Newmark-β法和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基于Monte Carlo法进一步给出了安全系数与可靠度时程的计算方法。根据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低要求值和实际工程中可接受的边坡最大允许破坏概率,提出了最低安全要求可靠度和最大允许失效可靠度2个新的评价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最后,采用2个新的评价指标对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可靠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提出的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响应简化计算方法合理可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与其他的边坡地震可靠度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采用2个新的评价指标评价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可靠性的方法可靠,其考虑了边坡地震可靠度随机性的特征,且与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和实际工程风险相结合,计算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安全状况,更具合理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项目位于某企业用地内,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填方边坡形成近30m高的临时填方边坡,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边坡表层土流失严重,加上前期设计欠缺及施工措施不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边坡回填土层的岩土特性,综合考虑各因素,边坡加固采用预应力锚杆。在现场预应力锚杆的抗拔实验中,通过逐级抗拔实验加载,锚杆均未出现破坏,锚杆抗拔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本文就预应力锚杆的设计步骤和现场加载实验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期以来采用的是极限状态理论,近来一种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边坡渐进破坏稳定性分析法)被提出,以陈家岭公路边坡治理为实例,研究了边坡渐进破坏稳定性分析法中的综合下滑力抗滑力法、主推力法、综合位移法和富余位移法在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主推力法、综合位移法和富余位移法能够应用于工程实践,其中,主推力法、综合位移法和富余位移法分别能对边坡力和变形行为进行描述,综合位移法是对边坡特征的描述,而主推力法与富余位移法是对边坡富余程度的描述,三种稳定系数均随边坡变形的演化而变化,可以描述边坡的渐进演化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电法近年来在工程物探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工程物探的一种主要方法之一。文中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探测应用实例,说明了高密度电法应用于公路边坡探查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指出高密度电法是边坡探查中的一种有效探测手段,能为边坡病害处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岩质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并以在建的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工程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边坡勘测所得的大量结构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其稳定性给予了初步定性的判断。同时还介绍了反分析、试验和经验法等几种获取岩质边坡力学参数c、φ值的方法。结合初步分析结果和已确定的力学参数,再利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定量地计算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最后将其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比对,尝试提出一种建立岩质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边坡稳定性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将理想点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中,选取岩石质量指标、岩石结构特征、地应力等7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子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建立了边坡滑移失稳的熵权-理想点法预警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的熵权法与边坡实际稳定级别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证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丹  鲜飞 《路基工程》2011,(6):153-155
在对陇海铁路宝兰二线马家磨车站扩堑边坡稳定分析过程中,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采集的随机数据,依据概率与统计原理,进行边坡破坏概率分析,同时也确定了应力、应变在边坡的分布状态。从而为马家磨车站扩堑边坡工程支护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丰果 《隧道建设》2010,30(3):221-224
结合工程实践,采用现场测试的手段,归纳总结广州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干坞基坑灌、排水工况下坑外地下水的变化规律:灌水加载阶段,坑外土体属“吸水”过程,排水卸载及二次开挖阶段,坑外土体属“吐水”过程,“吸水”速度大于“吐水”速度,边坡的持水能力造成边坡内外水位差局部高达4m,对边坡稳定造成威胁,但由于事先对坡角进行了处理,边坡内部渗流并未对边坡稳定造成危害,整个过程中边坡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13.
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28+360~+860段边坡病害为典型的路堤边坡病害。由于填土堵塞原地下水排泄通道,地表水下渗,填土加载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使边坡发生变形。通过对边坡迹象、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边坡滑动面位置。根据变形严重程度将边坡区分为三个区,对各区采用针对性地防治措施。治理工程采用加固与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该滑坡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的分析,以资对同类滑坡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中云台山路堑段最高岩质边坡高194 m,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最高的岩质边坡之一。采取工程类比法、赤平极射投影图解法、极限平衡法、楔体滑动分析法、有限元法等多种计算方法对中云台山路堑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综合评价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楔体稳定性。根据边坡整体和局部稳定计算结果,设计了多层次防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边坡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和现场开挖所揭示的地质信息进行动态设计,保证了超高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通车运行6年多来,边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文明  叶洪华 《路基工程》2013,(4):107-110
不平衡推力法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为研究不平衡推力法中条间推力倾角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假定了条间推力倾角角度系数μ,并令其在0到1之间取值,然后推导出修正后的不平衡推力法安全系数计算公式。通过两个边坡算例的分析,探讨了条间推力倾角角度系数μ的变化影响规律,并指出在实际工程中,通过改变μ的取值可在不平衡推力法中获得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的条间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土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做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具体边坡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计算所得到的安全系数与简化B ishop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的误差仅为5%左右。因此,二者结合来评价实际工程成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波 《中南公路工程》2013,(5):243-245,262
三级边坡与普通边坡相比,可以在保证坡度的条件下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工程占地面积,具有广泛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了三级边坡的破坏机构,推导了三级边坡的外部做功功率及内部耗损率平衡方程,求出三级边坡临界高度的表达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其临界高度进行优化,求出三级边坡的一个上限解.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总结和分析现有路基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中自然历史分析法、工程类比法、图解法等定性分析方法,刚性极限平衡分析法、有限单元法、离散单元法、块体系统连续变形分析方法、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流形元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等非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路基边坡设计理论与工程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提供了一种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和K-Means聚类方法相结合的新型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计算方法,并将该复合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应用于20个边坡样本中,预测准确率达到100%,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传统极限平衡法所计算出的安全系数大于1并不能完全保证边坡工程的稳定安全,该复合边坡稳定型分析模型能有效的克服单纯安全系数预测边坡稳定性的局限性,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省武冈至靖州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针对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开挖方案的边坡开挖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个参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规律,并运用正交法得到最优边坡开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降低平台高度对边坡的安全系数的影响存在3个不同阶段;适当增加边坡平台个数和坡脚处平台宽度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并通过正交法解决了实际边坡的边坡开挖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