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中国重汽自主研发的空气辅助式SCR尿素喷射系统,阐述其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空气辅助和无空气辅助两种典型的柴油机氮氧化物(NOx)选择催化还原(SCR)尿素喷射系统,在常温常压下的尿素喷雾特性和在定容燃烧弹内对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尿素喷雾特性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溶液喷射速率的提高,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贯穿距增大,喷雾锥角变小,且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贯穿距明显减小,发生碰壁现象的可能性减小;而无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形态则基本不受喷射速率的影响.应用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对两种喷射系统的喷雾粒径分布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液滴粒径明显小于无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因而具有良好的喷雾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两种尿素喷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空气辅助式尿素喷射系统更适合国内国Ⅳ重型卡车的结论,为国Ⅳ产品的设计、总成的选型、成本控制及车辆售后维修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缸内直喷技术是汽油机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高压喷油器作为缸内直喷技术应用的关键部件,却容易引起燃油湿壁,造成燃烧过程恶化的后果。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较低的供油压力,利用空气对燃油进行雾化的空气辅助式喷油器结构。利用AVL公司的HYDSIM软件平台建立空气辅助式喷油器仿真模型,确定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参数,对空气辅助式喷油器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相应分析,初步验证可以实现预定的燃油喷射,其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SCR系统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是应用于发动机排气系统,将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成氮气和水,以降低NO_x排放量的排气后处理系统。SCR后处理系统是国Ⅴ柴油机主流配置,分为空气辅助式和无气辅助式。1 SCR系统构成SCR系统由催化消声器、计量喷射系统、尿素罐、喷嘴、DCU、管路(尿素吸液管、喷射管、回液管,集成电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发展至今,经历了由蓄压式到机械式再到电控式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早期的柴油机采用空气喷射系统,即用压力为7兆帕的压缩空气将燃油吹入汽缸中。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德国博世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式喷油系统取代了蓄压式供油系统,使得柴油机在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机械式喷油系统包括直列泵和分配泵,分配泵按泵油方式又分为转子式和单柱塞式。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08,(20):18
德国大陆(Continental)在第29届维也纳国际发动机研讨会(2008年4月24—25日)上发布了用于共轨式柴油发动机的新一代压电式燃料喷射装置。新型燃料喷射装置可将喷射压升至200MPa以上。不使用油压机构,而是采用了通过压电元件的伸缩来驱动燃料喷射针阀的“Direct Drive(直接驱动技术)”和自律型(Self—Contained)喷射量控制系统“Closed—loop needle control(闭环针阀控制)”,可进一步改变各喷射器的喷射率。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有成 《摩托车》2001,(8):20-20
摩托车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简称EFI)是电子技术应用于汽油机的高新技术。重庆力帆集团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自主研发成功了摩托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就已开始对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研发工作,其主要目标是开发出能使轿车柴油机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优良的行驶性能、轻声舒适、欧Ⅳ排放潜力以及可接受的最终成本的柴油喷射系统。2000年底,西门子公司率先推出了创新的PCR-2型压电控制式喷油器共轨喷油系统,其核心部件是适合于小喷油量的压电控制喷油器(图1)、具有流量和压力调节阀能获得最佳泵油效率达到的DCP2高压燃油泵,以及具有压电驱动器的发动机电控单元(ECU)。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喷射系统CFD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柴油机SCR系统在空气辅助雾化条件下尿素喷射的喷雾速度流场、雾化粒径、喷雾形态和贯穿距等变化规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喷射模型对SCR系统的喷孔直径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发动机ESC,ETC试验对还原剂雾化性能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柴油机空气辅助喷射还原剂供给系统后,柴油机NOx排放和NH3泄漏等指标均满足国Ⅴ阶段排放法规要求,验证了所采用的喷雾特性仿真优化设计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全球环境和能源安全问题,汽油直接喷射(GDI)系统式主要发展热点。与此同时,深入开发多点燃油气道喷射系统(MPI),使这类简单可靠的燃烧系统能适应全球油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李巍 《汽车电器》2006,(6):35-37
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发动机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中的电气元件之一。本文阐述了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中的检测经验,对奔驰W140底盘车型配置的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所引发的发动机故障实例,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将多个喷油器并联在一个高压蓄油器上,由电控单元(ECU)控制喷油,称为共轨喷油,简称CR。它用在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系统(EDC)中,称为蓄压式共轨喷射系统,简称EDC—CR。目前,蓄压式共轨喷射系统,已运用在依维柯汽车的索菲墨柴油机(8140.43S型和8140.43N型)上。蓄压式共轨喷射系统在这2种柴油机上的配用,使依维柯汽车如虎添翼,特别是在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污方面,完全达到了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二次空气喷射(Air Injection,AI)系统的功能:在一定工况下,将一定量的新鲜空气送入排气管(如图1所示),促使发动机排出废气中的CO和HC进一步氧化,从而降低汽车废气中有害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汽车实用技术》2012,(4):80-80
零部件供应商摩比斯日前宣布其已研发出发光二级管全自动自适应前照明系统LED Full AFL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以及远光灯辅助系统HBA(High Beam Assistance)。全自动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无需驾驶员手动操作,可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包括天气状况、路况等)自动调整照明的角度以及密度,该技术是传统自适应式前照明系统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一种低成本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它采用了非运动件射流装置作为汽油机的燃油喷射器这种特殊的射流喷射器装置包括4个单稳射流装置4个空气燃油混合喷咀和一个原型螺线管脉冲器接口用于转换射流级。本文研究了当前“电子燃油喷射(EF1)”系统并说明了射流喷射系统的特点,在试验装置和发动机试验台架上都进行了有关样机装置运转特性的初步研究,通过与基本化油器对比说明用射流燃油喷射系统改进了空气燃油混合制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空气流量计用于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其作用是将单位时间内吸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并将信号输入ECU作为决定喷油量和点火正时的基本信号之一.按照结构形式和进气量检测原理的不同,空气流量计可分为叶片式、热线式、热膜式和卡门涡旋式等4种类型. 一、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结构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也可称为翼片式或翼板式空气流量计,是在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应用较早的空气流量计.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测量板、补偿板(缓冲板)、回位弹簧、电位计、旁通空气道、怠速调整螺钉和接线插头等组成.叶片式空气流量计上一般还有一个电动燃油泵开关及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8.
2.LEXUSLS400发动机电控系统简介LEXUS发动机控制系统使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内存按各种发动机工况通过程序计算出的燃油喷射脉冲时间宽度、点火时间和怠速转速,ECU通过各传感器取得数据与其内存数据对比,计算出当时发动机所需的喷油脉冲、点火时刻和怠速转速并将输出信号送至各执行器使之工作。2.1LEXUSLS400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ECU工作联系框图联系框图[3]如图24所示。2.2ECU输入设备(传感器)2.2.1空气流量计LEXUS进气系统采用卡门涡流式空气流量计(如图25所示)。1.反射镜2.发光二级管3.叶形弹簧4.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汽车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可以分为凸轮驱动型系统和液压(电/液)驱动型系统两大类。凸轮驱动型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传统的喷油泵一高压油管一喷油器(简称泵一管一嘴系统)型式和没有高压油管的泵一喷嘴型式(喷油压力在插入气缸盖中的泵一喷油器总成中产生)。液压(电/液)驱动型系统也就是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20.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最早是由波许公司研制并应用的。到目前为止大体可分为KE(机电混合控制)型、EFI-L(电控式进气量直接计量)型和EFI-D(电控式进气量间接计量)型。后来各国都在此基础上开始应用或进行部分改进。现就三种型式中共性的故障诊断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