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正启事     
《世界海运》2011,(11):13
<正>本刊第9期文章《航运减排国际法新动向》一文中称"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2009年第二次温室气体研究报告,2007年全球航运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达到1046万t"这其中,国际航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多达870万t"。经查询IMO原文并与作者核实确认以上数据有误,正确数据应为"2007年,全球  相似文献   

2.
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科学调查报告称,2007年全球水运船舶年排放二氧化碳量是11.2亿吨,占全球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5%。这份报告显示全球远洋航运与海贸的快速成长和燃油消耗增加了二氧化碳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报告称,若再不加以改善,至2020年,水运船舶排放二氧化碳量将达每年14.75亿吨。  相似文献   

3.
IMO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规则条款几经周折终于获得通过,该条约的约束力不容忽视。IMO成员国达成共识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看似“拼凑而成”的条款所发挥的效力远胜于没有条款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进行的起草工作(因为IMO出台的相关措施更加能满足航运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船舶节能减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航运业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之一,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已超过许多《京都议定书》国家每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二氨的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0%和25%。根据IMO的温室气体研究报告,船舶排放的废气主要有:CO2、CH4、NOx、SOx。根据船舶燃料消耗的数据,IMO工作小组分别计算出2000年至2010年全球航运船舶的废气排放量,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5.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2,(4):I0008-I0008
在IMO召开的第63届MEPC会议上,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成为会议讨论的核心。而欧盟在航运方面欲采用单边措施的行为遭到了普遍反对。  相似文献   

6.
航运业面临日益增加的减排压力 航运承担着全球90%的货物运输,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运输方式。同时,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的3%左右。如果航运业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到2050年其CO2的排放在全球排放总量中将达到20%,因为其他行业正实施着严格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7.
航运业面临日益增加的减排压力 航运承担着全球90%的货物运输,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运输方式。同时,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的3%左右。如果航运业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到2050年其CO2的排放在全球排放总量中将达到20%,因为其他行业正实施着严格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8.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3,(12):30-32
欧盟在提出征收航空、航运碳税的动议失败后似乎并不甘心,在发布欧盟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之后,又提出了对船舶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监测、报告以及核实(MRV)的提案。  相似文献   

9.
胥苗苗编译 《中国船检》2011,(5):I0003-I0003
近日,在伦敦召开的关于航运减排的会议上,IMO未能与国际航运界达成一致。环境小组已再三呼吁,欧盟应对全球减排措施的“止步不前”采取行动。今年4月初的会议旨在对IMO专家小组在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所取得的进展进行首次评估.如.在2010年夏天完成的排放物权交易计划。然而.在一些对减排措施没有迫切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和那些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条清晰的裂缝.  相似文献   

10.
在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欧委会和欧盟成员国应在IMO内部进行的讨论和磋商中发挥积极作用,IMO才是最可能给出全球性航运减排措施的组织,而不应该搞单边主义,大力推行区域性规则。日本认为欧洲区域性措施的发展可能违反了国际法,包括联合国的海洋公约,同时还会妨碍旨在找到解决办法的国际性谈判。  相似文献   

11.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3):I0005-I0006
近日.欧盟运输与环境委员会主办了一个由欧洲议会议员、专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高层会议。会议主题为:欧盟应倾尽全力帮助IMO在2011年递交一个全球性航运减排规则,会议坚持,即使IMO不能递交一个全球航运减排规则.欧盟也会“孤军奋战”到底。2月3日会后.欧洲委员会副主席Siim Kallas和负责运输环境委员会委员Connie Hedegaard发表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在曼谷举行的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海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被首次考虑纳入全球气候变迁新协议架构内,航运减排压力空前增大。对于航运业和造船业,特别是正在由大到强跨越的中国航运、造船业来说,挑战巨大。碳排量限制技术如何演变?中国造船业如何应对?针对业界关切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船级社技术咨询与评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陈映秋先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事》2013,(2):55-55
近日,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KojiSekimizu在IMO组织召开的一次消防主题分委会上呼吁业界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以减少海上人员伤亡。Sekimizu还重点强调,为提升航运安全系数,IMO将采取可行之策,争取到2015年将海难人数减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渔船、私人或公用渡船、远洋航运船舶在内的所有船型的船东统一行动,共同减损。与此同时,IM0与国际航标协会(IALA)发起的海事零事故运动,或将给海事安全敲响长鸣警钟。  相似文献   

14.
MEPC第57次会议(今年3月31日至4月4日),形成了一个采纳丹麦的“新造船强制性CO2设计指数的数值界定主要与船舶尺寸和船型相关”的结论,且加入了日本的“充分考虑实际航运条件的船舶CO2排放指数计算公式”。今年6月23日至27日,IMO的奥斯陆会议,通过18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从技术层面讨论了IMO建立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并从市场角度和技术操作层面制定了一揽子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俊敏 《海运情报》2007,(11):32-34
航运产生的废气已经卷入了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之争当中,有关航运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否要负责任是个尚待解决的难题,有时对排放硫磺的压力更甚于二氧化碳,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事》2011,(12):67-67
IMO委托开展的一个项目研究,主要针对强制性节能措施可能对国际航运业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强制性节能措施,提高燃料效能,可大大降低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08,(3):34-34
联合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商业航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是以前估计的近3倍。据英国《卫报》报道.全球航运每年排放约11.2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5%,而国际海事组织先前估计仅为4亿吨。  相似文献   

18.
日前.英国议会特别委员会向欧盟提交了一份关于HH能源和气候变化的报告,称由于IMO有关减排方案的制定工作进展太慢.短期内不能为航运界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所以建议欧盟推进单边立法减少航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推荐业界使用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TS)或限制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19.
ICS和其他航运游说组织坚持认为,任何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规或是措施都应该是全球性的.并且平等地适用于所有船舶.而不是用美国、欧洲或是其他地方的立法拼凑出来的产物。ICS反对提出的基于市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8,(5):73-75
公约与法规:世界航运理事会积极评价IMO排放新标准;IMO重返总部办公,一切工作将继续推进;航运安全与环保:国际海事组织决心打击非洲海盗;油轮受海盗攻击导致运费急升;德国劳氏发布CO2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