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简况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产生起始于1912年,到今天已有9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曲折的发展过程。概括来讲,分三个阶段建立和发展。 第一阶段:从1912年到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国产“解放”牌中等吨位载货汽车出厂。这一时期,主要围绕为国外汽车在中国以维修为目的而仿制生产汽车零配件。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同志百年诞辰。 饶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直接领导建成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大型汽车工业基地。在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组织引进先进技术,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饶斌同志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辞辛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3.
一汽为何建在中国的东北长春的孟家屯?东风公司(二汽)又如何被建在了处于秦巴山区的小镇十堰?……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步八第二个五十年的时候,第一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建设者,不少人没能看到今天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离开了人世。而健在的也越来越少。中国汽车工业建设初期或波澜壮阔,或荡气回肠,或发人深思,或催人泪下的艰难历程,不少已经被人淡忘,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正处在渐渐被封存的危险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车事荟萃     
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活动在天津举行11月6—10日,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由200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表彰大会和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展览会等四个板块共同组成。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和各汽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6,(28):18-20
今年7月13日是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的五十周年。这一天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她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世界汽车生产国之列。弹指一挥间,五十年过去了,中国汽车产量从当初1956年的1654辆发展到今年预计的600万辆,名列全球第二。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成就。汽车零部件工业也从当初修修配配的基础上发展到如今产  相似文献   

6.
许晖 《汽车之友》2023,(9):10-13
七十年波澜壮阔,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开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第一步。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发展历程是一个创新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汽车人投身其中,我们都是汽车的追梦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40年技术引进过程,指出了技术引进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并总结了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着绚丽的中国梦,我们告别中国汽车工业60周年及汽车合资企业诞生30周年,迎来了新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开始,整整走过了60年。从打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到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这期间经历了30年,30年后的今天,中国轿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整个60年难忘历程,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已经  相似文献   

10.
赵英 《时代汽车》2008,(9):14-25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汽车工业奠基55周年。回顾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与教训,展望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对中国在21世纪争取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29):11-13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仍是个软肋。探其原因是,我们在一再强调整车制造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以致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一直上不去。因此,我们今天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竞争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将置身于一个全面开放式的发展环境中,其竞争级别将大大提高,并将引新的竞争规则。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必须重新进行整合和结构调整。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5年至10年或更长的一般时间内将面临一个二元化的市场。国际汽车工业资本的大规模兼并重组,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刘立华 《汽车情报》2004,(36):12-13
国内汽车行业的统计数字主要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但由于汽车工业年鉴仅统计了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此对整个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众说不一。本文试想借用已有的统计数字并通过推算,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做一番描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厂诞生以来,迄今已40年。但如果说起中国汽车工业,那要从更久的年代谈起,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一点,本刊借纪念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40周年之际,摘编了部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史”和“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内容。以大事记的形式转述这段历史,忆往抚今,总结经验,以利再战。为了使这段历史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大事记从本世纪初,汽车工业创业开始,一直刊登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今年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天命之年,中阳汽车业备受关注,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刊发的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按销售收入排名汽车制造业首次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羊年过半,汽车市场在中国共同遭遇“非典”疫情的背景下.行业特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世纪论辩:中国汽车工业何去何从 长期以来,围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向的讨论一直沸沸扬扬,论辩不休,见智见仁,莫衷一是.70年代封车节油的论辩,80年代中期"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和"合资发展轿车工业是不是卖国主义"的论辩,1987年"如何发展轿车工业",以及90年代以来的"路与车"和"发展私人汽车"的论辩.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05,(12):6-6
本刊讯 在全球汽车工业价值链中,汽车零部件价值就已占总价值链的50%。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增加值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工业总产值3188亿元人民币,市场销售额为310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车迷画廊     
魏斌 《汽车杂志》2007,(4):213-213
2007年对于中国以及世界汽车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世界汽车市场饱和已成定局,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成为了众多汽车企业的机遇,在中国汽车竞争格局初步建立,多变的中国市场给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带来的不少变数。  相似文献   

20.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题词,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元年伊始。从1953年~1979年称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1980年~2001年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轿车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