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和节约能源的状况,结合中国“十五”节能计划,提出中国21世纪经济的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全国政协委员王南华开始关注能源领域的问题。 在去年两会上她提了“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议案,今年又提出了“推进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提案。“去年主要是从石油涨价的角度,认为是中国本身能源供给和结构平衡的问题,所以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的提案。今年的金融危机让我感觉到原来的提案高度不够。每次经济衰退,也就意味着下一次的经济革命,必然会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北京想在2020年之前让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发电)满足全国15%的能源需求。相比之下,欧盟在此期间的目标是20%,而美国的目标只是在2013年之前达到75%。中国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投入高达2.65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单是去年,中国就在替代能源上投入了约100亿美元,仅次於德国。  相似文献   

4.
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以及发展汽车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1.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 如图1、图2所示,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我国在1993年之前是石油出口国,从1993年起,短短的16年,原油进口比例从6%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51.3%,对外依存度超过能源安全50%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5.
雷丽 《时代汽车》2012,(8):111-111
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趋势,全球领先的动力管理企业——伊顿公司与《WTO经济导刊》于8月7日共同在北京举办“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效率媒体论坛”。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媒体代表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能源问题和挑战作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宣布了一个带爆炸性的结论,中国在2009年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十年里,每当我访问中国并与中国人聊起污染和能源问题时,一些中国年轻人总免不了会说:“嘿.你们美国人已经用廉价的煤和石油污染了150年,现在轮到我们了。”  相似文献   

8.
采用清洁能源是港口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对于港区可用的清洁能源形式以及相关自然资源禀赋缺乏统筹规划和合理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中国港口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港口能耗大、碳排放量高的用能结构性问题,对国内外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的发展现状与不足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目前中国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清洁能源应用模式单一、清洁能源渗透率低、多能源并网技术存在瓶颈、绿氢制储注供一体化应用欠缺等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港口自然资源禀赋,分析港口用能形态和用能模式特征,提出在“源-网-荷”这3个方面形成多能源融合局面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发展模式,形成碳减排的港口能源融合体系,增强了港口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和自洽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发电与耗能制氢相结合的港口与清洁能源融合场景,明确了以发电/储能系统-电网-港口装备/在港船舶用能为主体的港口综合能源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了包括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在内的多项发展路径。以宁波舟山港为对象,规划建设了以能源层、控制层、电网层和负荷层为核心的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集成应用系统架构。依托于港区的自然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的能源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中国能源自给自足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而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长期的能源保障。但中国的能源外交多元化战略还存在不足,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我国能源外交多元化战略充分实施。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运动》2012,(2):12-13
2011年12月27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庆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是党的六中全会后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济类专业传播集团。  相似文献   

11.
病重期间,黄老特意嘱咐本刊,此文是综合了能源专家的意见写成,要一字不漏的刊登出来。这篇文章虽然用论文形式表述,却体现了一个中国汽车人的赤子之心,本刊编辑部转发此文深表敬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节能篇设计中国外购能源实物量的三种计算方案及其应用特点,其中着重说明了志用公式计算法在设计台“立杆见影”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陵龙 《汽车与配件》2011,(32):24-25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3月30日在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发表演讲,提出了美国需要大幅转变能源政策的观点。在演讲中,奥巴马表示,今后将用约10年的时间,把美国现在每天1100万桶的石油进口量减少1/3。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确保替代能源和新的化石能源资源外,美国政府还将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专家预测,到206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将发展到能源总用量的50%以上,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它们已经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中,并被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环境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看起来将迎来又一年的强劲增长。不过,绿色产业仍然面临一系列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从俄乌2006年初的天然气纠纷到俄白2007年的能源争斗,彻底暴露出了欧盟能源供应途径单一的隐患,而接连的暴雨成灾和持续的暖冬,又使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欧盟能源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能源供应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欧盟委员会於日前出台了能源战略新设想。  相似文献   

17.
乙醇燃料:打开新能源之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宽行 《经济导报》2007,(13):30-31
随着全球变暖和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对替代石油的新型能源——乙醇的关注度日益上升,发展乙醇燃料正成为许多国家新“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美国、欧盟、日本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雄心勃勃地加紧制定替代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发展氢能源的问题,一时问在业界造成了很大的反响。这不但对能源与汽车的结合问题产生了很大的模糊感,还对国内汽车究竟要走什么路,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汽车基础不够扎实、能源压力又迫在眉睫的国度,迅速地找到适宜于自身行业发展的办法,确实再重要不过了。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能源问题,解决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哪种新事物可以轻松替代的。所以,认真地应对能源问题所发出的警告,从自身适应能源问题的特点上找解决办法,才不失为科学的手段。毕竟,我们产业的基础就摆在这里,不可能因使用某一种能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的转换,也要有个与基础结合的问题。如果忽视了与能源的有机结合,必然还会被能源之外的问题所困扰。  相似文献   

19.
编辑们: 你们好!有几个问题请老编们回答一下: 1.中国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厂是哪一家?包括合资的。中国自己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厂是哪一家? 2.个人认为奇瑞会成为中国的汽车霸主,老编们认为呢? 3.大家都认为未来的汽车能源是氢,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我们身边的能源——电,您们觉得呢?  相似文献   

20.
辛木 《重型汽车》2010,(6):25-27
<正>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以及发展汽车替代能源的重要性1.1我国石油能源现状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我国在1993年之前是石油出口国,从1993年起,短短的16年,原油进口比例从6%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51.3%,对外依存度超过能源安全50%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