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装箱运输将货物严严实实地包装起来,不仅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而且发生货损货差和货物被盗的几率也明显减少了。但箱内的透视性低,对所装货物也就不得而知了,某些托运人恰恰利用集装箱的这一特点,进行不如实申报或有意慌报,  相似文献   

2.
泉水 《集装箱化》2004,(4):41-41
3多式联运单证作为货物收据的证据效力———货物的数量或重量和货物的表面状况一样 ,在集装箱运输中 ,记载于运输单证中箱内货物的件数、数量或重量都是由托运人提供的 ,如果不开箱检验或逐箱衡重 ,承运人是无法确知托运人申报的数据是否正确的。可是 ,在通常情况下 ,承运人没  相似文献   

3.
某家从事成套物资国际运输的公司受委托于1998年7月发往非洲某中国医疗队一批成套物资,拼装在一个TEU箱内。该箱货物9月初在荷兰鹿特丹港卸船后待转运时,被当地港口当局扣留。其理由是查出该批货物属于限量内危险货物,而进港时未作为危险货物申报,违反当地的有关监管规定,要求托运人在装货港补办危险货物出口申报手续,  相似文献   

4.
托运人的诉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太霞 《集装箱化》2005,(10):38-39
我国《海商法》第42条规定:“托运人是指:1)本人或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或委托他人为本人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2)本人或委托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将货物交给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有关的承运人的人。”很明显,我国对托运人的判断采用了双重标准,相应产生了两类托运人:一是和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契约托运人”;另一类是将货物交付承运人的人,主要针对的是FOB买卖合同下的卖方,我们可以称之为“FOB卖方”。托运人的诉权问题就分别涉及了这两类托运人,具体讲:一是FOB卖方的诉权问题;二是契约托运人在提单转让之后的诉权问题。对此,本将分别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曹渭源 《集装箱化》2015,26(12):5-6
<正>1集装箱强制称重规定的实施背景除拼箱货外,集装箱货物运费通常按箱量计收。在由托运人负责装箱的情况下,承运人并不知晓箱内货物的实际情况,托运人为节约运费可能会超载装箱,在船舶航行、码头装卸、堆场堆存和道路运输等环节中埋下安全隐患。在2007年地中海航运"那波利"号搁浅事故中,有20%的货物存在实际货重超出申报货重的情况,平均超出3 t/TEU,甲板箱的实际货重合计超出舱单申报货重312 t。2015年5月  相似文献   

6.
《水运文献信息》2004,(11):18-18
在日常的工作中,在托运危险货物时,确实出现过一些货主或货运代理为节省运费把危险货物当作普通货物托运的做法;也有一些货主和货运代理缺乏危险货物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将可不作危险货物的货物当作危险货物托运,既浪费了运费,又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两种现象都不正常,应当克服和纠正。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内装载危险品进行海上运输时,不仅要如实申报,而且要符合《国际危规》关于危险品包装的标准,符合海上运输的要求,同时还要提供所装危险品的性能及抢救措施。作为集装箱的装箱人一定要配载和积载好箱内的危险品,不能将不宜装载在同一箱内的货物放置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海运量的迅猛发展,其中危险货物运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些危险货物在运输中经常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危害,其中涉及到托运人或承运人瞒报、谎报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海事主管机关对于船载危险货物的监管方面,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对解决国内船载危险货物申报与审核所存在问题的有关建议及构想。  相似文献   

9.
《航海》2007,(5):14-14
联合王国保赔协会(UK P&I CLUB)日前指出,欧盟有关废物料运输的第1013/2006号规定已正式生效,由非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运出或向非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运入废物料,托运人需要向启运地的有关当局提前书面申报拟托运的货物,并获取当局的同意,托运人和收货人需要就回收或者处置经申报的废物而订立书面协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集装箱载运危险货物因瞒报谎报而造成的事故。国外主管机关也多次反映从我国出运的危险货物发生瞒报谎报事件,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托运人没有履行申报义务造成的,而承运人在按照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申报时,其主要信息来源就是托运人的及时告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