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韩国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并从参数的选取、参数的取值和公式的结构三方面对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中国大陆目前还在采用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揭示出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吞吐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汽车滚装码头高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杰 《水运工程》2012,(6):125-128
结合上海港外高桥港区6期工程汽车滚装码头设计,并根据汽车滚装船跳板作业的特殊要求,分别采用基于跳板作业高度要求和基于跳板作业时间要求的2种方法计算高桩梁板式汽车滚装泊位码头面高程。计算结果和实际靠船实践证明,采用这2种计算方法对高桩梁板式汽车滚装泊位码头面高程进行控制是合理的,也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  相似文献   

3.
泊位设计通过能力是一个泊位在一年内能够装卸船舶所载货物的额定数量。它通常是港口管理部门管理码头安全生产经营的参考依据。当泊位装卸货种、船型和卸船效率与原设计发生较大变化造成泊位实际货运量大幅增加超出原泊位设计通过能力时,应对泊位设计通过能力进行重新论证。本文以某港油品码头为实例,依据规范规定的公式,探讨油品泊位设计通过能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在长江沿线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兴建了许多客运码头.但关于客运码头泊位通过能力的计算以及建设规模的确定一直没有定论.现行的设计规范中,对于客运码头的通过能力计算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设计单位一般根据各自的工程实践经验,以规范中货运码头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为参考,推算出客运码头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因此在公式的推算及公式中各数值的取值中各有各的习惯.下面就我在工程中所接触的两个工程案例,来谈谈我对客运码头通过能力的看法,希望能对客运码头的设计及码头泊位数的确定给其他设计人员提供一点设计帮助.  相似文献   

5.
天津港滚装码头2005年12月15日正式启用,该码头是由天津港集团与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码头占地面积13.5万m2,有大型深水泊位2个,码头岸线长471.7m,汽车年通过能力10万辆、食用油通过能力150万吨。中国北方第一座专业化滚装码头正式启用@王广荣  相似文献   

6.
根据天津港北煤南移的要求,原在北疆码头装船的15万t级船舶要移至南疆码头作业,而南疆码头最大的泊位南七泊位设计能力仅为5万t,为此需要对船舶、码头和装船机的有关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探讨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煜  魏世桥 《水运工程》2007,(11):41-44
对某改扩建的油码头,首先采用基于设计规范的设计方式对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初步计算。由于任意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会对其它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产生一定约束(即船舶靠泊具有组合约束),考虑到这类船舶组合靠泊对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仿真技术对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并将仿真数据与基于设计规范方式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泊位年通过能力的计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清波  梁燕 《水运工程》2024,(3):147-152
在集装箱码头规划阶段,通常会根据公式计算码头年通过能力设计值,由于船舶到港时间、到港船舶尺寸、载重吨位、装卸箱量等均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导致码头设计通过能力和实际通过能力相差较大。针对该问题进行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评估研究,以某集装箱码头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FlexSim建立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宏观仿真模型,综合考虑泊位年通过能力和堆场堆存能力对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影响,给出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仿真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码头的仿真数据,得到该集装箱码头的年通过能力评估值为260万TEU。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合理评估可以更好地为码头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码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张家港重型装备基地码头3个大型重件泊位的装卸工艺设计,总结了大型重件吊装泊位、重件滚装泊位装卸工艺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各港口集装箱泊位的实际吞吐量普遍远远高于其设计通过能力,如何合理解释这一现象,进而更为贴近实际地核定集装箱码头年泊位通过能力,已经成为港航各界尤其是港口规划部门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比我国现行的港口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方法,从集装箱运输班轮化、泊位成组化和船舶大型化等各方面因素对集装箱码头产生的系统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深入的量化分析,揭示了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通过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部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环渤海地区天然气消费现状和供应格局的分析,指出环渤海地区海运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在冬季需求集中、LNG泊位淡旺季利用不均衡等运输特点。根据区域LNG运输特点和现状泊位利用率情况,进一步分淡、旺季对LNG泊位利用率进行了细化研究。结合沿海LNG船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LNG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测算出近中期环渤海地区LNG接收站泊位通过能力达500万~550万t较为合理,并提出未来泊位能力挖潜方向。研究结论可对区域LNG相关港口规划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监测船舶动态和船舶在港口的作业情况,通过对K-Means算法和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密度聚类算法进行对比,选择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对港口泊位进行聚类,对港口泊位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识别.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历史数据、船舶动态信息和船舶基础信息,采用DBSCAN密度聚类算法对全球4 079个港口的泊位进行自动识别,得出泊位的位置、方向、岸线长度和类型等信息.将聚类结果与真实泊位信息相对比,结果表明,聚类结果的误差很小,证明该算法是有效的.计算结果可用于实时跟踪船舶在港作业动态,分析泊位历史作业情况,为港航基于数据的协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艘样船的对比计算,评估了SOLAS 2009衡准对现有客滚船设计的适用性和潜在影响。针对不满足SOLAS 2009衡准的设计进行了修改设计计算,提出了满足该衡准所需的设计修改思路和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昂 《港工技术》2021,58(2):95-99
本文结合作者在大连港长兴岛30万t级原油码头工程和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2000万t/a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工程(长兴岛北岸作业区114号~115号30万t级原油泊位)两个项目的施工经历,对新老30万t级原油码头施工工艺从施工效率、施工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国内外同类型大型外海深水独立墩重力式码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对某客滚船锚机基座建立局部结构计算分析有限元模型,进行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强度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局部结构强度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基座的面板和腹板处都会产生很大的应力,为基座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体船拥有单位面积排水量时更大的甲板面积、良好的横稳性、高度的抗沉性和优秀的适航性;滚装船虽经济效益好但稳性较差。将三体船技术和滚装功能结合起来能最大程度发挥这两种高性能船型的优点。研究设计了一种最大航速可达40kn、具有滚装功能(可携带冷藏集装箱、汽车等)的三体客货运输船的船型,阐述了该船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的选取情况,以及总布置设计方案、结构设计特点和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高桩+板桩复合式结构进行内力分析,通过采用SAP2000和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不同的计算模型,得出每种模型下高桩和板桩结构的弯矩、轴力、剪力和位移等计算结果,并对结果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采用SAP2000的分析模型因高估了土体对板桩结构的支撑作用,其内力计算结果偏小;仅采用PLAXIS2D的分析模型因忽略了高桩结构的变形,其内力计算结果偏大;而采用这两种软件迭代计算的分析模型与PLAXIS 3D模型的计算结果接近,说明该计算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二期工程是在总结一期工程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二期工程所处小洋山本岛前沿陆域纵深相对较小,港区陆域欠规正,成陆地基有山体基岩和深层淤泥等复杂条件,遵照“归顺水流,减少淤积,安全靠泊”的原则及与一期工程可合并经营、统一管理,也可分开管理、独立经营的原则进行港区布置。实现了同一期码头前沿一致的-16m水深,加长了泊位长度,优化了设备选型,提高了泊位通过能力。同一期工程比较,用每个泊位相对较低的投入取得了更高的吞吐能力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轩 《港工技术》2011,48(1):29-31
船舶大型化可降低货物的海运成本,也要求港口设施随之向深水化、大型化发展.近年来由于大型深水泊位数量有限,不少港口采取将大船减载后靠泊小吨级码头的作业方式,以解决燃眉之急,这种作业方式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却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使用年限已久的老旧码头,需注意及时进行加固改造,通过对近年来天津港老旧码头泊位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