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长大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工期和运营的需要,往往需要增设斜井。斜井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挑顶,以逐步扩大到主洞的大断面施工。通往主洞施工的过渡段受力复杂,处理不好可能形成长久的安全隐患,所以斜井挑顶进主洞是施工的重点。本文结合张庄特长隧道施工情况,介绍了隧道软弱围岩斜井进主洞"外包法"施工技术,安全又快速的方式保证了斜井进入主洞施工。  相似文献   

2.
以沪昆客专茅坪山隧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橫洞进入正洞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即2#横洞施工至正洞左中线后,用弧形圆顺的方式进入正洞大里程方向,然后按照横洞净空尺寸上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大里程方向施工10m,扩挖支护达到正洞标准尺寸、形成作业空间后,转向相反方向施工。介绍横洞进入正洞的挑顶施工技术,交叉口位置支护加固处理、仰拱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上述技术使横洞进入正洞施工进展顺利,无事故发生,确保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新吉坪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地质作用剧烈,碳酸岩分布广泛,不良地质特别发育.针对斜井进正洞施工,提出了纵向爬坡导坑法.并以2#斜井为例,介绍了纵向爬坡导坑法施工工艺和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的控制要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量测方法,为新吉坪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银西客专庆阳隧道1号斜井进正洞的挑顶施工方案为背景,介绍了在软弱黏质黄土围岩中,斜井与正洞斜交的情况下,采用小导洞扩挖法挑顶进正洞的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为同类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石板山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段施工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石板山隧道两斜井与正洞相交处的实际地质情况,施工时在Ⅲ级围岩胡雷斜井交点处采用了中导洞爬坡扩挖到正洞,然后反向挑顶、钢拱架及锚杆支护加固等措施;在Ⅳ级围岩的胡仁斜井交点处采用两台阶变三台阶的扩顶施工,详述了相应的施工工艺。实践证明,两种挑顶施工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快速进入到隧道正洞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支洞进入正洞的交叉口处,由于断面形式变化,围岩受力复杂,结构受力转换频繁,不安全因素增加,耽误进洞施工进度。本文结合四川省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大岩隧道施工横洞交叉口挑顶法施工技术成功案例,对挑顶法施工技术、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供类似项目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隧道车行横洞施工对主洞结构产生影响,以运城-灵宝高速公路中条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试验和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车行横洞施工阶段主洞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车行横洞施工对主洞的影响,在时间上主要表现在交叉口初支拆除和横洞的第1个开挖步,随着横洞开挖深度的增加,主洞结构的变形逐步趋于稳定;车行横洞施工对隧道主洞围岩变形影响主要表现为主洞拱顶下沉量增加和开挖侧拱脚水平位移减小,主洞未开挖侧拱脚水平位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横通道与正洞和平导交叉地段(三岔口地段的施工(尤其是横通道与正洞三岔口地段)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针对锡铁山隧道正洞与1#横通道交汇处施工过程中极其不良的地质条件,文章通过分析该段的地质情况,根据总体施工方案,分析其工况,主要通过介绍锡铁山隧道正洞与1#横通道交汇处施工中的开挖情况、支护情况、安全及质量措施,对横通道与正洞三岔口地段施工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大隧道修建的越来越多,复杂地质条件下斜井施工成为隧道施工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万荣隧道2#斜井和正洞交叉处全断面位于厚砂层、自稳性差,根据地质条件,挑顶段分五阶段进行施工,采用水平旋喷桩加固地层,并分别辅以内插无缝钢管、异形拱架支护、增设超前小导管支护等措施,安全、顺利、快速地完成挑顶施工。详细介绍了水平旋喷桩在隧道斜井砂质地层挑顶施工中的应用,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斜井施工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高家屯隧道进口横洞进入正洞时,在V级围岩地段喇叭口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与以往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减少很多临时支护拆除的工作量,为现场施工节约了时间和资金,可为以后的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各项内容中,隧道收敛位移量测是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性态变化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以分岔式隧道吉茶高速公路上的坡头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隧道收敛位移量测的测点布置、断面布置原则,并通过典型断面分析指出隧道收敛位移量测对隧道施工的指导和预警。  相似文献   

12.
国健飞 《北方交通》2013,(1):112-114
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隧道洞口段塌方处理的设计要点和施工工序。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表明,按照所述的塌方处理技术进行施工,塌方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庆某TBM区间隧道下穿一电缆隧道的工程实例,建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TBM隧道掘进与既有电缆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掘进过程中引起的电缆隧道变形及内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本项目安全评估结论,并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大断面隧道,由于车行横洞的开挖引起的主洞隧道交叉口处围岩位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浅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及隧道拱顶上覆岩土体埋深特点,先采用TSP进行了长距离预测,又采用SIR-20地质雷达(配100m天线)进行了短距离验证,并采用Zond-12e地质雷达(配38m天线)对隧道拱顶上覆岩土体性状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探测。3种物探方法的综合利用,有利地弥补了现有单种物探方法的不足,使探测结果对指导隧道施工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摇前隧道右线出口段洞身沉陷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良地质、浅埋地段隧道施工难度和风险极大,地表和洞身沉陷是施工中常见的一种事故。文章结合摇前隧道右线出口不良地质地段地表和洞身沉陷事故,对工程监控量测、应急处理、原因分析和整治处理方案及整治效果进行介绍,以期为类似事故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黄土双连拱隧道中导洞的施工工序,重点论述了中导洞中隔墙基底处理,以及中导洞基底处理前后监控量测的结果分析,说明基底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也说明中导洞中隔墙施工的重要性,为以后黄土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华师站至岗顶站地铁隧道下穿岗顶酒店大楼施工中存在的某些问题,选择了适当的施工方案,进行了现场监控量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确保了地铁施工通过酒店大楼时的安全,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庆丰 《交通标准化》2013,(24):115-117
鉴于杨家岭隧道光面爆破效果获得好评,就其光面爆破施工方案、爆破器材选择、光爆设计、施工控制等加以总结.杨家岭隧道光面爆破施工表明,钻孔精度对隧道超欠挖影响最大,其次为爆破技术、施工管理、测量放线、地质条件变化等,此外施工中理论应与实际相结合.“导爆索-继爆管微差起爆法”中,在相同的钻爆参数情况下,光面爆破质量比“非电塑料毫秒延期雷管”的光面爆破质量好.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枢纽工程北环隧道上穿既有红山顶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超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隧道台阶法爆破施工,下方既有铁路隧道受到的影响较小,既有隧道二次衬砌振动速度及衬砌应力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新建隧道可安全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