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轻型载货汽车车外噪声超出ECE R51—02规定限值的状况,采用噪声隔离法对噪声源进行了识别,运用噪声迭加原理确定了其车外主要噪声源,并通过优化发动机喷油预喷角以及采用吸声、隔声材料等降噪措施对其进行了降噪处理。通过对降噪前、后该车车外噪声测试分析表明,采取降噪措施后,被试车辆车外加速噪声由82 d B(A)下降到77.4 d B(A),满足了ECE R51—02对该类车辆车外加速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郭勇  冯屹  王海洋 《天津汽车》2009,(10):35-37
汽车车外噪声是交通噪声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汽车制造鉴定中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针对某SUV车采用车外加速噪声分离试验的方法识别主要的噪声源,根据被测试样车车外主要噪声源的特性合理地选择吸声、隔声材料及噪声控制方案,对其进行降噪处理,使被测车辆车外加速噪声由79.4dB(A)下降到72.5dB(A),满足了ECE R51对该类车辆车外加速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轻型载货汽车车外噪声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声强扫描法对国产某轻型载货汽车车外噪声源进行了识别,确定了其车外主要噪声源。开发了材料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并对多种车用吸声、隔声材料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根据被试轻型载货汽车车外主要噪声源的特性合理地选择吸声、隔声材料和噪声控制方案,对其进行了降噪处理。通过对降噪前、后该车车外噪声进行测试分析表明,采取降噪措施后,被试车辆车外动态加速噪声由84dB(A)下降到78dB(A),能够满足国家标准GB1495—2002对该类车辆车外动态加速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出口客车的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问题,分别使用摸底测试、噪声源分离测试和声强测试三种方法确定该车辆的主要噪声源.通过对发动机、冷却风扇和进气口进行降噪处理,整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满足欧洲ECE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5.
前言对某重型载货汽车按照GB1495- 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进行了车外加速噪声测量试验,发现该车噪声问题超标比较严重。对车辆噪声问题进行治理的前提是准确识别出车辆的主要噪声源。在载货汽车车外噪声测试中发现,其主要噪声源来自于发  相似文献   

6.
汽车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的汽车噪声测量标准逐渐加强,文章通过降低发动机辐射噪声来降低车外加速噪声值,并运用声强测量法对发动机进行噪声源识别,指出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为油底壳、皮带轮和凸轮轴。同时运用吸声材料对发动机进行降噪处理,使得车外加速噪声值由原来的74.1dB(A)降为73.11dB(A),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MD6790客车车外噪声较大情况,运用分别运行法和声强测量法对其进行噪声源识别和噪声产生机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降噪措施,使之车外加速噪声有了显著下降,达到了国标GB1495-2002现阶段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玥 《北京汽车》2010,(3):28-31,35
文中详细阐述了ECE R51中涉及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新试验方法(方法B)与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495-2002在测试方法和噪声限值方面的技术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国标的修订方向。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标准ISO 362-1∶2007与联合国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法规ECE R51/03系列在车辆条件、参考点定义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具体差异,并利用M2≤3.5 t类车辆进行了试验数据验证.分析了2个标准体系差异产生的背景,并结合ISO与ECE提交的最新修订草稿,介绍了2个标准体系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研究及我国载客汽车噪声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邱彬 《汽车工程》2007,29(6):515-519
通过对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源的分析,确定了发动机排气噪声和轮胎滚动噪声是目前汽车加速行驶的主要噪声源。在阐述了我国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试验方法后,提出驾驶员操作是影响测量结果的最主要因素。结合大量试验测量数据,对比分析了GB1495-2002第二阶段噪声限值实施前后我国汽车加速噪声的变化,建议将加强M3类大型载客汽车的降噪研究工作作为今后我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噪声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从标准技术条款分析GB1495-2002与ECE R51 03系列法规之间的差异,对四轮及以上内燃机车型的加速行驶时车外噪声试验档位选择、接近速度确定、加速行驶操作、测量结果处理及噪声限值进行对比,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商用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验证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欧洲经济委员会颁布的ECE R51/03系列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法规缺少对于试验过程中商用车发动机转速特性的全面考虑。为此,结合GB 1495—2002中对类似情况的处理方式,以及ECE R51/03系列法规的制订宗旨,提出了针对发动机转速对应条款修订意见,并对条款修订前、后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标准ISO 362—1:2007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法规ECE R51/03系列在车辆条件、参考点定义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具体差异,并利用M2≤3.5 t类车辆进行了试验数据验证。分析了2个标准体系差异产生的背景,并结合ISO与ECE提交的最新修订草稿,介绍了2个标准体系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ECE"车辆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新方法(ECE R51.03)"与现行国标(GB 1495-2002)的差异;介绍了ECE近些年对新方法的研究,针对新方法存在的问题,对国标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噪声源分离技术对摩托车噪声源进行识别,得出排气系统是最主要的噪声源,而轮胎辐射噪声对摩托车加速噪声影响很小。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消声器结构、改进摩托车吊架,使得该车加速噪声由80.9 dB(A)降至76.5 dB(A),取得了良好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6.
SUV整车噪声源识别与降低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频谱分析法和近场声压测量法,测量了某SUV汽车在静置工况和动态工况下各测点声压级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规律。对比分析了整车表面的噪声分布情况,对产生汽车加速噪声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噪声源识别和分析。研究表明,风扇噪声、油泵噪声、油底壳辐射噪声是影响该车车外加速噪声的主要原因。针对各噪声源采取了不同的降噪处理,使整车加速噪声明显降低,最大降低了5dB(A)。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对车辆噪声污染的治理,并对车辆噪声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场地提供明确的依据,结合我国汽车产品的实际情况,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月4日联合发布了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以下简称GB 1495-2002)强制性标准,代替GB 1495-19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和GB/T 1496-19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新修订的标准严格规定了各种车辆的车外加速噪声限值、实施日期、噪声测量方法和测量场地要求,并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的噪声标准。中国重汽所生产的车辆发动机功率大都大于150kW,属于N3类车辆,新修订的GB 1495-2002中规定该类车的第二阶段的噪声限值是小于84dB(A),与第一阶段的88dB(A)相比,降低了4dB(A)。这就对重型汽车的生产厂商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因为,对噪声来说每降低1dB(A)都是很困难的,何况是4dB(A)。  相似文献   

18.
重型汽车噪声源识别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声强法和声全息法各自的优点,对重型车车外噪声源进行综合识别,得到其主要的噪声源及其主要的噪声频段。在进行车外噪声控制过程中,选用优化的吸隔声结构能够降低噪声2.5dB(A)以上,降噪方案对发动机、整车的其他性能影响在允许范围之内,且噪声控制成本少于整车的0.4%。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款新开发的A级MPV型前置前驱轿车的动力总成悬置和进、排气系统进行了NVH试验分析。评估了各振动噪声源对综合噪声的贡献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改进后该车车外噪声由原初始值77.7dB降为75.3dB,达到了法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客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噪声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