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丰田准备在日本进行新型无线充电系统的最终验证测试,这一技术可以让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电瓶充电简单方便,它只要车辆停车时与嵌入地面的线圈保持一条直线,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该汽车制造商利用磁共振原理,采用两个线圈以相同的频率协调共振,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导。充电时间据说要花90分钟。  相似文献   

2.
正11月8日,均胜电子旗下的子公司普瑞和美国高通联合宣布,双方签署了无线电动车充电(WEVC)许可协议。普瑞将在其产品组合中嵌入高通的无线电动车充电技术,并将专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电动车(EV)制造商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商业化。根据协议,普瑞计划开发、制造和供应基于高通光环技术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锋,特别是汽车电力系统和汽车交互领域的专家,普瑞正在开发基于双D磁体的汽车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支持高通的全面技术应用。目前普瑞正与全球一些知名的汽车制造商讨论这  相似文献   

3.
如今,隔着空气的电流传输已成为了可能,手机的低功率无线充电已经实现.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人们购买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于是,汽车无线充电也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之中. 无线充电的优势和愿景 汽车无线充电对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来说是一种简单快捷的充电解决方案,车辆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无线充电,省去了插上插头的麻烦.在极冷的气候环境下,电动车充电桩很有可能被冰雪覆盖,无法使用.但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满足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充电需求.  相似文献   

4.
《商用汽车》2013,(17):23-25
韩国KAIST将在公交车上实现动态无线充电技术韩国先进科技研究所(KAIST)正在审核在公交车上应用联线电动车辆(OLEV)技术——一种给行驶中的电动车辆充电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OLEV通过一个"形磁场共振"技术(SMFIR)无线接受电力。SMFIR是一种由KAIST引进的新技术,能使电动车辆在行驶中无线接受来自路面的电力。电力来自埋在路面之下的创建磁场的电缆,有一个接受装置安装在车身下部,把磁场转变成电力。  相似文献   

5.
无线充电线圈的互操作性是智能道路无线充电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为分析耦合线圈的互操作性,首先建立了无线充电系统及耦合线圈的仿真模型,选取了3种不同形状和对应尺寸的线圈作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分析了不同形状和尺寸以及不同组合形式线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和耦合线圈互操作性的影响。另外,采用MATLAB/Simulink对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效率进行了仿真分析。为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无线电能传输的试验装置进行了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线圈传输间距的不断增加,线圈的自感不变而互感不断降低,同时其耦合系数和系统的输出效率也会随之减小;圆形线圈的互操作性优于方形线圈,其中方形-方形耦合线圈互操作性最差,圆形-圆形耦合线圈互操作性最优,其最大传输间距提升9%~12%;大尺寸线圈的互操作性优于小尺寸线圈,且线圈尺寸的变化对于互操作性的影响大于线圈形状。研究结果为智能道路无线充电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汽车实用技术》2014,(6):97-97
<正>近日,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指出2012-2020年间,无线充电技术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6.6%,期间将有351,900套无线充电系统被售出。同时,无线充电系统将占北美家用住宅费用的1.2%,占欧洲家用住宅费用2.6%。而到2020年无线充电系统将占据所有电动车充电方式的70%。由于欧洲政府部门、整车厂、充电站制造商正在合作推行多个无线充电项目,因此欧洲地区无线充电市场增长将最快。  相似文献   

7.
英国政府计划研发公路无线充电技术,电动车在公路上行驶过程中实现充电。  相似文献   

8.
正电动车的下一张王牌非无线充电莫属,已有汽车及基础设施企业有意到2020年实现其商业化。目前无线充电的应用水平仅限于低电压电子消费品(如手表及i Phone 8),但预计将在短短几年内进入以公里计的汽车市场,当务之急是制订全球化标准。为无线充电及对位而设立的汽车工程学会J2954标准任务团队主席杰西·施耐德这样表述了她的观点。相当多的下一代电动车将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汽车工程学会J2954标准就此制订的基本性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因其高安全性、智能操作和灵活便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体系结构、电动汽车的种类和特点,然后建立了一个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分析了PSpice中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特点,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充电系统和DC/DC降压变换器电路。通过公式推导和仿真研究了补偿拓扑、谐振频率、谐振线圈降压变换器与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线圈参数(如增加线圈半径和匝数),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补偿和逆变电路,可以提高系统的输电效率和负载功率。最后,分析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中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包括接触式充电和无线充电.接触式充电采用插头与插座的金属接触来导电;无线充电或称无线供电WPT(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是以耦合的电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传递.对于电动车用无线充电,即将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分置于车外和车内,通过高频磁场的耦合传输电能. 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巨大需求使得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相当活跃.典型的应用包括新西兰国家地热公园的30kW旅客电动运输车、美国洛杉矶的无线充电移动充电实验公路,以及韩国销售的配有车载无线充电手机充电器的宝马7系列轿车等.日产聆风、雪佛兰沃蓝达和三菱CA-MiEV概念车均拟应用无线充电技术.  相似文献   

11.
如今,隔着空气的电流传输已成为了可能,手机的低功率无线充电已经实现。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人们购买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于是,汽车无线充电也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之中。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新型线圈自感辨识方法,以发射端和接收端电路串联的电压型无线能量传输(即充电)系统为例,建立其非线性高阶微分方程并构建数据矩阵,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系统的过程参数矢量,将线圈的自感辨识问题转换为系统参数辨识问题,完成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线圈的自感辨识,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多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极其限制电动汽车的普及。而无线充电技术多以电路较简单的较成熟的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为主,电磁感应的磁场发散性较强,对距离及放电受电线圈要求位置要求较高。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磁耦合共振无线传输系统多针对固定汽车型号。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接收次级回路的参数,从而控制主回路电容调制,以自动谐振的磁耦合共振无线传输系统来实现对不同接收回路的充电,从而满足对不同型号电动汽车的充电兼容。  相似文献   

14.
正据外媒报道,今年2月下旬,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款20k W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并将系统安装在一辆中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运输UPS车上。该项目是同类项目中首个相隔11英寸气隙实现功率传输的项目,将该技术改进应用于具有更高地面净空高度的新型大型车辆上。在演示中,ORNL的无线充电技术采用两个电磁耦合线圈,在卡车和充电板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以其运行安全、方便灵活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新鲜活力。耦合线圈是无线充电系统中电能场能转换、能量传输的关键部件,从根本上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文章首先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中建立耦合线圈模型,包括只有耦合线圈、带磁芯铝板的耦合线圈两种;然后针对两种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磁芯铝板对磁场分布、互感和耦合系数的影响,同时仿真得出互感、耦合系数与耦合线圈的传输距离、偏移距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丰田汽车公司宣布,该公司决定将无偿提供丰田持有的关于电机、电控、系统控制等车辆电动化技术的专利使用权约23740项(包含申请中的项目),目的是为了推动电动车的研发制造,对使用丰田动力传动系统的企业进行技术支援。据悉,车辆电动化技术是丰田经过20多年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研发,得以实现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的先进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油电混合动力、外插充电  相似文献   

17.
《汽车实用技术》2014,(4):45-45
<正>丰田今年发布了i-Road三轮小型车,它的车身非常窄,但依靠一套特别的平衡系统能够让车身保持不倒。而LIT Motors的C1电动车则更夸张,它只有两个车轮,并且乘客也无需依靠自己的身体来平衡车辆,车内采用陀螺仪和轮毂电机来保持车身稳定。C1电动车单次充电最大行驶里程为200英里,百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9,(26):8-8
2009年4月19日,德国莱茵韦斯特法伦电力股份公司(RWE)展示了与戴姆勒集团合作制定的电动车充电插头标准的样品。5月,大众、宝马、菲亚特、福特、通用、丰田、三菱等汽车制造商决定接受该标准,以确保未来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可使用统一的方法充电,采用相同的充电插头。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无线充电系统前级电路设计和控制方法角度出发,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同类研究相比,旨在突出研讨系统前级功率因数校正和输出功率闭环控制。进行电路控制方法分析、仿真验证、实验电路搭建以及无线充电系统实验,设计前级PFC(Power T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并实现恒功率控制。搭建500W无线充电系统,系统功率因数为0.9979,输入电流谐波为3.9%,实现从电网到负载最高90%的传输效率。研究结果有望对相关研究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推进无线充电前级研究和系统控制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1充电系统的组成及发电机摩托车的充电系统具有向用电设备(蓄电池、点火系统、照明及信号系统等)提供电源的功能,该系统主要由交流发电机、调压整流器和蓄电池等部件组成(见图1)。摩托车采用多种结构形式的交流发电机。1.1永久磁铁转子式交流发电机永久磁铁转子式交流发电机的定子线圈、激励线圈均固定安装于曲轴箱外侧。转子由若干个永久磁铁组成,并位于定子线圈与激励线圈间的圆环空间内。激励线圈与蓄电池相连,通电后产生磁场。转子转动时,永久磁铁提供的磁场穿过由激励线圈产生的磁场时,引起激励线圈内的磁场交替通过定子线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