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建设开发模式及其公共空间的特点。选取香港尖沙咀和上海人民广场的站点地区作为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公共空间的质量同交通设施和步行系统的关系,并针对站点地区交通和步行系统的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共自行车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接驳方式。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的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分为接驳和非接驳城市轨道交通两类,分别建立多元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其客流量,并提出基于用户满意度和车辆(桩)周转率的租赁点规模测算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部分车站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靠性强,确定的租赁点规模合理、可行。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东京轨道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东京轨道交通建设历程及体系格局,分析轨道交通对城市化及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借鉴东京模式:特大城市应着重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实施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联合开发,引导私人财团参与建设轨道交通;做好换乘枢纽站设计及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使用规划.  相似文献   

4.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西 安市为例,建立节点-场所模型,评估 2018、2019 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的协同发展程度,分析各 站点协同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并根据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轨 道交通站点与建成环境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由中心古城区向周围地区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呈 两极分化趋势;多数站点地区交通与建成环境呈协同发展状态,根据各站点协同水平变化趋势,可将站点归纳为 动态平衡站点、节点波动动态平衡站点、动态平衡-节点失衡站点 3 种类型;站点可达性水平提升会使其节点价值 与场所价值均有所增加,且节点价值增幅比场所价值增幅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规划、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建成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天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48-后插49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很多,但发展速度惊人,仅用了 2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运营总长度世界第一.截止2020年底,已经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有44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除了通勤出行功能外,它的公共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公共空间艺术开始介入了进来.通俗来说,公共空间艺术是对城市、文化和人的价值的思考和表达.公共空间艺术进入到城市轨道交通,也就进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张天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48-后插49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很多,但发展速度惊人,仅用了 2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运营总长度世界第一.截止2020年底,已经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有44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除了通勤出行功能外,它的公共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公共空间艺术开始介入了进来.通俗来说,公共空间艺术是对城市、文化和人的价值的思考和表达.公共空间艺术进入到城市轨道交通,也就进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骑行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混合模型检验了骑行接驳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特征、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及交通设施对城轨站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站点周边住宅用地比例、教育科研用地比例、次干道及支路密度,有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站点类型、区位及站点周边容积率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接驳比例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由城市轨道交通兴起的旧城改建与新城建设,使得城市公共空间也发生了剧变和重组.近期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其提供者与生产者关系的分离,二是其与城市中其他空间的多样化融合与复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归纳出其“复合、耦合、触媒”特征要素;继而通过分析这类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合作开发,动态规划,多样设计,联合管理”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设施规划建设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效率、扩大站点吸引客流范围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接驳设施规模测算则是轨道交通站点与地面交通一体化接驳设施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的重要依据.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工程项目实践,对客流数据鉴别与数据集处理方法、接驳客流分担率预测、规模测算公式及参数标定等...  相似文献   

10.
谢青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8):后插17-后插18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社会"交通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解决拥堵、缓解通行压力的一种高效解决方案,并且可有效降低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覆盖密度和覆盖广度是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其能使城市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到达之前仅能通过驾车才能到达的地点,如城市边缘区、城市周边的乡村、自然风景区等.这不但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也能有效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