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重载铁路空车调整具有以列为单位、装车点对空车列到达时间要求高等特点,定义满意度隶属函数,以车流平衡、到发时间间隔为约束条件,以装车点满意度最大及空车列空费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重载铁路装车端空车配送的多目标模糊规划模型.采用混合遗传算法求解.以大秦铁路为例,采用建立的模型和算法,计算和比较湖东站单独作为空车列分解站、湖东站和大新站联合作为空车列分解站2种方案.结果表明:增加大新站作为装车端的空车列分解站,装车点满意度可提高13.66%,空车列空费时间则可降低87.67%,能更好地满足装车点对空车列到达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及线路通过能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潘玲巧 《铁道货运》2011,29(2):41-43
从装车作业人员素质、装车方案管理、装车过程控制、专用线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南翔站货物装载加固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健全装车方案管理制度,强化装车质量过程控制,实施装车点准入制度等措施提高货物装载加固质量,以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底,地处西南山区的成都铁路局已经开通了17个战略装车点,另有7个战略装车点正加快建设。到2008年底,成都局战略装车点发送的货物,将占到全局货物发送量的20%。2008年以来,成都局管内连续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攀枝花地震,全局战略装车点建设工作严重受阻。大地震一过,成都局就加快战略装车点建设,采取了“路局统一组织,多经参与,  相似文献   

4.
为了切实加强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安全管理,提高列车上线运行安全保障能力,阐述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管理现状,针对在货物装车作业中存在的车站装车作业安全管控不足、车站结合部管理存在漏洞、装车作业不当引发安全隐患、车体不良发生衍生风险等安全问题,本着人防、物防、技防保安全的理念,从装车前、装车中、装车后发车前、发车后4个环节提出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安全管理对策,以提高车站装车作业质量,减少运输安全隐患,降低司家营站专用线货物装车、运输安全风险,为铁路车站及专用线货物装车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韩飞 《铁道货运》2002,(1):34-35
1 概况 散堆装货物目前多用测密度划线装车法.这种方法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较难精确测量货物的装车重量,不能有效防止超载运输.下面介绍一种散堆装货物装车计量超载报警装置,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陆华 《铁道货运》2007,(11):47-47
2007年10月18日,一列编挂46辆满载生铁的货物直达列车从马龙站驶出。这标志着昆明铁路局马龙战略装车点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昆明铁路局自2006年建成白塔村站化肥战略装车点和羊尾哨站煤炭战略装车点以来打造的第三个战略装车点。  相似文献   

7.
按照铁道部对铁路多经企业的发展要求,围绕昆明铁路局战略装车点建设发展的实际,通过对战略装车点铁路多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提出增强多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建设战略装车点,实施货物发送始端、销售终端的大客户战略联盟等措施,达到铁路运输主业、辅业、货物发送始端和销售终端大客户的共赢,形成四方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铁路混装货物装车作业,提升装车安全管理水平,针对铁路混装货物运输生产组织过程中繁复的作业流程和作业特点,分析目前混装货物装车作业流程、存在问题及难点,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强化化工和危险品查验、强化安检设备使用、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与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加强混装货物装车安全管理对策。经实践证明,混装货物装车作业安全风险总体可控,装车作业质量明显提高,运输安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9.
装车地直达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铁路货物运输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装车地直达运输是一种现代和高效的车流组织形式。它不但能够加快货物送达、加速车辆周转,而且可以减轻编组站作业负担、降低运输成本。本文对装车地直达列车开行方案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可能性、合理性及费用参数选择的基础上,构建了装车地直达列车开行方案非线性0-1规划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车流在装车地的各种组合方案,并将运输与库存成本纳入同一目标函数,以物流系统成本最优来确定货物列车开行方案。构建的模型能够更全面地描述装车地车流的各种组合,最后给出的构模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铁路小型集装箱装车配载,提高铁路货物运输效率。在阐述铁路小型箱相关参数基础上,推导出铁路小型箱配载后的基础技术指标计算公式,以铁路车辆的前后两转向架承重差、重车重心高、货物总重心横向偏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车辆的载重、转向架承受的货物重量、前后两转向架承重差、货物总重心横向偏离量及箱重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小型集装箱装车配载方案的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实现了铁路小型集装箱装车配载的智能化,并已经在北京铁路局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桥上无缝道岔轨下基础“门”形筋混凝土道床、带限凸台道床板、底座纵连式道岔板5种无砟轨道结构。建立桥上3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无缝道岔模型,提出计算参数,分析3种无砟轨道结构对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影响,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结构无缝道岔与桥梁的纵向相互作用力较小,是一种受力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驼峰超速连挂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驼峰超速连挂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对事故有重要影响的线路、调速设备和车辆等因素,考虑到贝叶斯网络能较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可以双向推理的特点,建立驼峰超速连挂事故树,并将其转化成贝叶斯网络,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超速连挂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线路纵断面、调速设备制动能力以及新型重载车辆三方面。进一步考虑新型重载车辆的共因失效问题,建立贝叶斯共因失效混合网络,计算并分析新型重载车辆对超速连挂事故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既有驼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遮挡是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检测、跟踪和识别时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之间的遮挡,以车辆常用的矩形模板为先验知识,首先对存在车辆遮挡的连通区域提取边缘轮廓,然后获取轮廓上的4类特征拐点,最后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轮廓特征拐点的车辆分离算法,将相互遮挡的车辆分离开来,便于后续对车辆的跟踪、匹配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有效性、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存在的问题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系统仿真、负荷预测、能量管理、故障诊断、系统辨识控制等方面的优势,综述了ANN在暖通空调(HVAC)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阐述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研究领域引入ANN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高寒地区机车的运用状况,指出电力机车在低温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机车的低温试验、关键部件、相关材料以及防寒加热等方面,提出电力机车防寒设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上越新干线列车脱轨事故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新县中越地区于2004年10月23日发生里氏6.8级浅层直下型地震,地震引起线路剧烈横向晃动和上下起伏震动,导致列车脱轨。在新干线沿线加大地震早期检测预报系统布设密度,研究新的地震波检测方法以及地震预报技术和装置。研究和试验L型防脱轨护轮轨,并对鱼尾板进行加厚改造。在转向架上安装振动加速度检测仪,提高制动反应速度。在转向架轴箱下面安装反L型车辆导向装置,车辆脱轨后,导向装置会钩住钢轨,防止车辆过远偏离轨道溜逸。用厚钢板包覆桥墩、向桥裂缝灌注树脂和用碳纤维布等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通过对列车脱轨事故分析和采取的对策,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目的:通过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信息,为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等提供依据,为预防隧道塌方、突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等事故及时提供信息,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本文以作者在八盘岭隧道和长梁山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亲身经历为背景,着重介绍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我国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的长大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的重大意义。研究结果:本文系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地质超前预报目的及内容、预报的各种方法、预报成果的输出形式和方式、预报时间安排和过程、探讨和研究的结论等,侧重介绍了地质超前预报的各种方法。研究结论: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纳入施工工序,可以指导施工,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缤辉  赵明华  张玲  雷勇 《铁道学报》2012,34(4):94-100
针对Winkler地基模型不能考虑梁与地基底面摩阻效应的不足,在地基与梁底接触面上引入一系列各自独立的水平弹簧,假定弹簧反力即切向摩阻力与梁底和地基间的切向相对位移成正比,从能量角度出发,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建立考虑底面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能量方程,并引入位移形函数进行求解,导出对称载荷条件下考虑切向摩阻力作用时地基梁位移及内力解答。最后通过地基梁计算实例分析,验证该解答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对相关计算参数进行深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切向摩阻力沿梁长呈非线性分布,其对地基梁挠度及弯矩计算的影响较大,而对剪力的影响并不强烈。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浙赣线CTC系统的建设实际,提出了在繁忙干线中列车运行控制和调车运行控制的冲突问题,CTC区段与非CTC区段的衔接问题,阐述了解决并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城域网环境中高速增长的互联网流量,必须利用DWDM提供的空前带宽资源,同时必须使DWDM网络优化以至于提供IP QoS能力。传统的SDH/SONET光网络是具有高速容量和低时延,微小错误率的传输管道,在现有传送网QoS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单个分组或汇聚的流量在光域上Gbit速率下不能被跟踪和控制。当IP成为具有支配数据传输的选择时,就必须设计QoS模型来处理某些实时业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