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面舰艇设计师应及时提出对舰的设计指导思想以求各设计人员遵循,并贯彻于整个设计过程,保证设计的成功,举出近年的二型护卫舰的设计指导思想,以说明其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隐身性已经改变了我们的作战方式,并已成为我们许多主要武器系统的一个关键性的性能参数。讨论了隐身性对下一代水面舰艇的重要性。首先对隐身性作出定义并介绍基本概念,然后讨论它对敌方杀伤链的作用。举例说明隐身性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舰艇的生存力和改善任务执行效率。同时亦介绍包括对辐射有源传感器的需求、费用和脆弱性等问题在内的反对隐身性的观点。对下一代水面舰艇来说,问题不是要不要隐身性,而是要有多强的隐身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大型护卫艇经历了艏至42号水密隔壁范围内,四舱对称进满水保持不沉为例,着重从舰艇的设计与建筑方面,分析产生本次海损的原因。指出对小型水面舰艇产生危害的破口不一定只发生在水线以下,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在水线以上的破口也能产生相当大的险情。  相似文献   

4.
现代一型舰艇,由于投入服役之前的研制阶段时间较长,加上舰的使用寿命大约有30年之久,因此在确定其动力装置方案时,需要作特别认真周密的考虑。更何况动力装置一旦安装到舰上之后,一般都要维持到该舰退役为止,在如此长时间内,新的动力装置概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渐进性的,而不是革命性的。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杨燮庆 《船舶》1996,(1):51-55
反水雷舰艇是各国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即使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其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反水雷舰艇的船型,船体材料,主要武备,反水雷兵器,典型的反水雷舰艇技术性能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舰艇结构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将朝着灵活、隐身及模块化等诸多方面发展,这必将引发一场舰船界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水面舰艇前轴支架产生空化的原因和消除方法。分析支架前方的流动影响。桨轴旋转引起诱导流动的影响。支架臂切面形状选择准则。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支架的空化出现,主体旭前方流动方向与支架切前处于一个相对攻角,而且这个攻角强烈依赖于浆轴的旋转方向。因此合理布置支架的位置是安装定位成为消除空化的关键措施。其次才是选择切面形状推迟空化产生,本文目的在于为今后设计和更深入研究有关问题提供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自由水面对高速战斗舰艇船型的船体一螺旋桨间相关推力减额特性的影响与使用,通过数学模型和一系列数值计算,试图阐明自由水面对船体-螺旋桨相关分量的作用原理。在研究叠模船体与螺旋桨之间以及自由水面波浪中船体与螺旋桨之间的相关作用时,应用了一种用高阶板法解算线性化的自由水面势流的计算程序SWIFT,螺旋桨用一主动桨盘来模拟,盘的汇强由螺旋桨敝水试验测算的推力负荷系数确定,本船型具有倾斜的螺旋桨轴系  相似文献   

9.
介绍美水面舰艇先进封闭式桅杆/传感器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于新一代水面舰艇的情况,以及LPO17舰的封闭式桅杆/传感器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作战包络线来研究提高武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在未来午休控制系统设计中,提出解题的根据及其实施的合理性都以决于系统的效率水平、经济技术指标及共参数与武器方面要求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1.
海军空间防御的需求从来没有如此强烈。据估计,现在全世界海军所有库存的反舰导弹有15,000枚以上,型号从大型超音速巡航导弹,如很普遍的的Styx和它的中国仿制品“蚕式”,到最新一代高智能掠海飞行导弹,如飞鱼模块2和鱼叉模块IC。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上自卫队所属的全部舰艇,除了从属训练舰队和地方舰队的舰艇外,截止2001年11月25日,共有78艘舰艇在役。将按护卫舰艇,潜艇及扫雷舰艇等类型介绍其特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高速舰艇尾部结构振动设计计算与建造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确定结构振动频率储备的分析方法。文中按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以实船试验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高速艇尾部底部结构及五叶桨高速舰船尾部结构的频率储备;提出了关于这些结构的频率储备值的建议;探讨了高速舰艇尾部减振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信息战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并较详细地阐述了舰艇信息战的基本作战形式,介绍了其主要特征。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介绍,列举了未来舰艇信息战的应用。信息战对于未来舰船的系统结构、舰船研制及信息战的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一系列当前和将来的舰艇设计(主要是英国海军),来分析武器系统对舰艇的影响。扼要地探讨了武器系统类型的选择,检查是否存在一般安装式或兼容性要求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舰船设计的。最后,分析了一些不久的将来有望采用的武器系统及它们对未来舰船设计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总布置图中关于锚链舱尺寸和位置的安排,往往需与舾装专业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笔者在对多艘母型船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几点体会,可供今后新舰设计时作为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海军目前正将复合材料用于舰船,因为采用复合材料比采用钢材及铝材有更多优点,其费用低,抗腐蚀性强,强度和刚度重量比大,制作方便,隐蔽性佳等。海军对于复合材料带来的重量轻,非磁性,衰减性特别有兴趣。重量轻,非磁性,衰减性可以减少磁及声特征信号,使有效载荷及其作用范围增加,改善舰艇稳性。在设计和分析,制造,环境影响,维修/连接,火灾,烟雾及毒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及争议。回顾了近期复合材料在舰船中的应用,讨论了与海军舰艇使用复合材料相关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后,世界各国海军都进入了新一代水面舰艇的大规模更新换代,这些水面舰艇原本在90年代就应出现,只是因为冷战的结束才推迟了登场时间。与此同时,冷战后的巨大战略战术转变以及以网络中心化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取代机械时代的技术更替,也使得新一代作战舰艇的发展出现非常多的变数,特别是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得老旧装备作战能力大幅下降。在这种变革期,任何一个保守的行为都会导致海洋实力的巨大变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舰炮     
舰炮是舰艇的主要作战武器。它由陆炮演变而来,经过几百年的使用、改进和发展,技术上日益完善,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已形成体系。现在,从装备1~2门舰炮的小炮艇到装备82门舰炮的巨型战列舰,从猎潜艇、扫雷艇、登陆艇、护卫舰到驱逐舰和巡洋舰,都配置有不同型号和数量的舰炮。  相似文献   

20.
潜艇的隐形化 相对于水面舰艇,外界关于中国潜艇隐身技术的情报资料较为稀少,因而多通过对国内公开出版物发布的图片进行研究。但国外观察家普遍认为,从新近公开亮相的中国海军核潜艇外观来看,诸多细微变化已足可推知其在艇体降噪、导航、通信、指挥控制直至武器系统方面均已进行了重大改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