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轮缘和钢轨侧面严重磨损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和铁路运营费用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移动式钢轨润滑器。文内分析了磨损的原因,介绍了在轮轨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各种润滑方式的运用试验结果、移动式钢轨润滑器的效果,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铁路机车在直线线路和曲线线路上运行时轮缘与钢轨磨耗不同,针对目前机车轮缘润滑装置运用现状,详细分析了轮缘润滑电控器弯道接口电路,并且综合考虑机车实际运用各种工况,研制了基于倾角传感器轮缘润滑弯道识别器,能够实现轮缘润滑装置在轮轨不同磨耗区间不同喷脂策略,实际装车试验结果验证了弯道识别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轮轨润滑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念 《中国铁路》2009,(9):38-43
曲线钢轨润滑采用手动涂油和电动喷油的油脂润滑方式;采用溶剂型和固-液-固润滑、固体直接涂覆和智能涂覆的固体润滑方式。机车轮缘润滑采用油脂润滑和固体润滑方式。阐述“三新”轮缘润滑、“套管”润滑、二元固体润滑、美国机车轮缘固体润滑等固体润滑方式,对研究阶段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材料对比试验进行分析。根据我国铁路轮轨运用管理现状,对轮轨润滑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在曲线钢轨润滑和轮缘润滑领域符合我国铁路特点的轮轨润滑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机车牵引重量和机车速度的提高以及轴重的增加,机车轮缘与曲线钢轨侧面接触时产生的磨耗加剧,对其接触部位进行润滑可以有效减缓轮轨磨耗。依据界面润滑原理,分析探讨在机车轮缘上形成固态润滑转移膜以减缓磨耗的方法,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研制的机车轮轨周体润滑剂及其承载固定装置进行详细介绍.经使用证明.该润滑剂和装置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机车与钢轨之间的润滑效果、减轻了轮缘磨损,降低了润滑装置的维修和运行成本,故障率低,清洁环保,从而改善了机车走行部性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如何减缓曲线钢轨磨耗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对线路加强整治。讨论采用机车、车辆磨耗型轮缘踏面、轮轨润滑技术和曲线钢轨打磨技术。  相似文献   

7.
《铁路技术创新》2009,(2):59-59
正近年来,根据德国联邦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高要求,德国铁路(DB)在不断改进机车车辆和钢轨涂油润滑技术的同时,试验采用能够降低对环境污染、可快速生化分解的新型油润材料,特别是在对轮缘和道岔进行涂油润滑时使用的技术。采用有效的轮缘涂油润滑技术,能够降低轮缘和钢轨的磨耗损伤,防止脱轨事故发生,并减小运行阻力,节省能源。而对道岔进行涂油润滑,则可以消除道岔区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车轮-钢轨"摩擦副的高磨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使用摩擦学等工艺技术手段,以确保降低机车车辆轮缘磨损的激烈程度。本文介绍了1种已研发成功的装置,可以在机车车辆的轮缘上以固体润滑的形式精确地施加润滑材料,并且在机车车辆车轮轮缘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自动地供给润滑材料。本文介绍了所提出的用于润滑轮缘的装置的工作机理。这样的工作机理可以保证将固体润滑材料施加到钢轨与车轮作相互作用的表面上。  相似文献   

9.
轮缘轨侧接触状态决定其磨损情况。将机车视为一个整体,则轮缘轨侧接触状态最终以蛇形波的形式体现在机车上。通过测量机车横向蛇形波,计算输入车-轨系统横向振动能量,并根据其频率及幅值特性,实现轮缘轨侧磨损工况的实时量化判断。由此开发出能够实时判断轮缘轨侧磨损工况并自动选择适当润滑策略的轮轨润滑控制系统。该系统配置简单、安装方便、响应速度快,并具有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院所科研技术开发成果及技术储备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输出,秉承"笃真求卓、创新致远"的铁科院企业精神,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打造轨道交通领域的高品质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研发、制造的一流示范性企业。HB-FL型华宝轮缘润滑装置华宝系列轮缘润滑产品是一种自动控制的车载流体轮缘润滑装置,用于减少轮缘与钢轨的摩檫,降低磨耗及噪音,被中国铁路总公司指定为机车固装置,并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该产品采用绿色环保的新型润滑剂,能够实施多种喷脂模式的分散供脂。  相似文献   

11.
轮轨非对称接触及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速度的不断提高,轮轨接触关系对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当轮轨型面发生损伤后,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就会产生。轮轨非对称接触现象不仅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与车轮型面损伤问题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以SS3B型机车为例,建立了由轮轨型面磨耗和轮径差导致的轮轨非对称接触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轮轨非对称现象发生后,机车的抗蛇行运动临界速度就会降低,同时,曲线通过的脱轨风险性也会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2.
铁路曲线上轮轨磨耗影响参数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IMPACK虚拟样机技术,从线路设计及养护维修的角度出发,对铁路曲线上车辆速度、轨底坡、曲线超高及钢轨涂油对轮轨磨耗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为降低轮轨磨耗及保证行车安全,车辆速度以比线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行车速度略低为宜;曲线超高过低或过高均会增大轮轨磨耗,由于小半径曲线上设置的超高一般偏大,故而适当降低小半径曲线的超高对于降低轮轨磨耗是有利的;轨底坡的适当增大可使得轮轨磨耗有一定降低,但效果不明显,且轨底坡过大会加剧轮轨磨耗;对钢轨进行适当的涂油可有效降低轮轨磨耗,但应进行严格控制,涂油太多对于降低轮轨磨耗反而不利。  相似文献   

13.
基于ALE (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有限元建立稳态轮轨滚动接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和分析重载轮轨滚动接触的黏着特性,并研究不同速度等级对重载轮轨黏着蠕滑特性的影响.用该模型对重载大功率机车车轮在轨道上从制动、惰行到牵引过程进行计算,得到了这一过程中轮轨接触状态的变化规律和黏着特性曲线.在重载大功率机车从制动、惰行到牵引的过程中,轮轨纵向摩擦力由反方向饱和状态逐渐转变成牵引方向饱和状态,而轮轨横向摩擦力始终呈反对称性分布,其最大值位置先是逐渐靠近接触斑中心,然后又逐渐远离之;摩擦力矢量呈旋转分布,其方向从与运动方向相反逐渐变为与运动方向相同,其旋转中心从轮缘附近逐渐进入接触斑,随后又逐渐向轮缘一侧移动;当轮轨纵向蠕滑率较小(≤0.003)时,黏着力随纵向蠕滑率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但运行速度对此影响不大;进入大蠕滑率(>0.003)区域后,黏着力随蠕滑率的增加而减小,并且速度越高,黏着力降低得越快.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轮轨噪声预测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基于高速铁路轮轨噪声机理,对高速铁路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建立高速铁路轮轨噪声预测分析模型,为轮轨噪声的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探讨列车—轨道相互作用关系、轮轨表面粗糙度、轮轨接触滤波、噪声辐射比、轮轨系统噪声辐射、地面的声反射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快速客运专线的轮轨噪声进行了数值仿真预测。给出轮轨噪声的频谱特性、距离衰减特性及随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铁列车的频繁碾压而使得部分地段钢轨的侧面磨耗日益加剧,不但造成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严重威胁列车的行车安全。通过对南京地铁1号线钢轨侧面磨耗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选择干式润滑方式对新模范马路—南京站上行线侧磨严重地段,进行为期3个月的减磨、减噪涂覆试验。经过对现场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认为干式润滑技术能有效减少钢轨侧面磨耗及机车轮缘磨耗,降低车辆经过时的噪声,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建议:优化干式润滑剂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以达最大经济效益,加强对钢轨磨耗及轮缘磨耗情况的测量统计,以便于后续线路的维修养护。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时的安全性、舒适度以及轮轨动力特性与缓和曲线的线型、长度具有较高的相关度。采用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建立高速铁路车线系统模型,在考虑高速铁路存在轨面不平顺的情况下,引入低干扰谱,研究缓和曲线线型及长度对高速列车运行时各主要评价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300 km/h以上的高速列车,当曲线半径达到7 000 m及以上,缓和曲线达到一定长度时,采用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与半波正弦型相比差别不大,均能满足行车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州地铁7号线列车正线行驶时客室噪声较大问题,通过噪声测试,分析车辆结构和轮轨状况等因素对列车噪声的影响,并从列车密封性、钢轨打磨、列车运行速度等方面开展列车运行噪声整治措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运行时客室噪声主要为轮轨噪声,通过钢轨打磨、列车限速、侧门密封性整改等措施可改善客室噪声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地铁车辆减噪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铁列车和地铁列车同向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振动对高铁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采用模拟的列车振动荷载,在铁轨上施加对轮轴的模拟振动荷载并考虑列车速度来研究同向列车振动荷载下高铁隧道衬砌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同向行驶的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对于隧道特定监测点而言,存在一个列车行驶振动响应的影响区,列车行驶至该监测点时,其振动响应最大;高铁隧道中部横断面衬砌振动响应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拱脚、拱底竖向应力幅值分别为拱腰的1.63、2.26倍,加速度最大幅值分别为拱腰的1.21、1.29倍。  相似文献   

19.
钢轨打磨列车国产化过程中 ,整车功率的正确计算是设计阶段必须首先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 ,本文专门针对钢轨打磨列车的工作特点 ,以铁路机车牵引计算方法为依据 ,结合打磨砂轮切削钢轨时的金属切削理论 ,总结出钢轨打磨列车功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车检修质量,降低检修成本,有效监测货车的运输安全,需要准确掌握货车的运行里程。针对现有货车运行里程计算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线的铁路货车运行里程计算方法,通过整合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采集的货车运输数据,将列车运行线绑定列车编组,生成货车运行轨迹,基于列车运行线路网车站位置关系构建里程计算模型,实现货车运行里程的计算。本方法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现有数据资源,通过列车运行线实现了货车运行位置的追踪,加大追踪节点的密集度,提高里程计算的精度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