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RenisawML10激光干涉仪测量机床误差,采用九线法对三轴数控机床误差参数进行辨识,结合具体机床,准确建立了误差补偿的数学模型,利用误差补偿软件实现了误差补偿,显著地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蜂窝芯加工专用的六轴桥式龙门超声切削加工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数控机床空间误差模型,根据机床结构和各零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机床的各项几何误差进行建模分析,建立各零部件的子误差矩阵及整体误差变换矩阵,并对蜂窝芯复杂曲面指定加工位置的几何误差进行了求解.最后采用NC代码补偿法对机床几何误差进行补偿,通过比较补偿前后的误差值证明补偿后可大幅度减小误差,满足零件加工需求,同时此项补偿技术对后续其他类型误差的研究和补偿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传动误差信号输入输出前置处理电路和传动误差信号的数据自动采集电路。这两种电路构成了机床传动误差补偿的输入接口,可适用于机床误差补偿输入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Renishaw XL-80激光干涉仪在FANUC数控机床位置精度检测中的应用,论述了运用激光干涉仪测量和补偿FANUC系统数控机床的螺距误差及反向间隙的具体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机床的螺距及间隙误差,提高了机床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的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DGM(2,1)模型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该模型在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累加、累减处理以减小其随机性,建立微分方程的方式建立动态模型以揭示数据序列的长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利用函数变换法改善数据序列的光滑性.通过对1台数控机床的实际切削加工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不足,获得了更高的建模和预测精度,且具有计算简单,便于在线补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机床夹具设计中,通常要进行一些诸如定位误差、对刀误差或导向误差等误差分析计算,借以判断夹具精度对零件加工精度的保证情况.然而,由于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较多,这种局部误差分析计算,往往很难做到对整台夹具设计精度作出可靠的判断.尤其难以验证夹具对加工零件位置精度的保证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了机床夹具设计精度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滚齿机传动误差补偿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滚齿机传动链分度的误差,提出了误差补偿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滚齿机传动误差补偿方案确定了补偿采用的算法。该系统是滚齿加工较理想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8.
专家系统用于磨削精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机械传动链的误差分析和特征计算,结合专家系统方法,建立了一个精密丝杠磨削的传动链误差补偿系统,对丝械磨削过程实现智能补偿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中常作回归分析,所建回归模型常含有模型误差,为了提高回归精度,作出正确的回归预报,研究回归模型的误差补偿,笔者在文中建成了一套检验和补偿模型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与误差补偿精度相适应的捷联惯性测量单元特性要求,分析了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S/GPS)组合对飞机姿态的影响,设计了运动补偿系统,同时对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飞机起飞滑跑距离数值积分改进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数值计算理论对飞机起飞滑跑距离数值积分算法进行了研究,用插值法对发动机瞬时推力和起飞气动数据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用迭代法确定了离地速度,基于改进算法编制了起飞滑跑距离计算程序。在发动机推力曲线已知时,对5种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进行计算,原算法的平均误差为55.6 m,改进算法的平均误差为23.4 m;在发动机推力曲线未知时,用程序计算某型飞机在12种条件下的起飞滑跑距离与实际滑跑距离对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9%。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计算精度优于原算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南通淄柴船舶机械公司生产的Z6150ZLCZ-5型柴油机为对象,针对影响柴油机排放的各种因素,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优化匹配了供油提前角、启喷压力。通过分析台架试验结果,总结了各参数对排放的影响,为船用柴油机满足排放标准拓宽思路,为该机型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履带车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试验台测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预装备东方红1302R的HMT样机,开发了HMT试验台架.在实验台架的测控系统中,下位机完成对发动机油门和电涡流测功机的控制,上位机通过数据总线对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同时完成对下位机的控制.基于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完成人机交互过程.实验证明该试验台测控系统能够满足HMT样机的试验需要,完成HMT样机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主机缸套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大惯性、纯滞后和时变性特点,提出了将等维新息灰色预测控制与模糊自调节PID控制相结合的新型控制策略,这种控制器可根据系统预测误差和变化率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使控制器对系统响应具有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比常规的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有更多的优越性,自适应能力强,超调适中,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汽油机怠速工况的分析,采用PID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即在大偏差范围内采用模糊控制,小偏差范围内转换成PID控制,使系统在较大误差时追求速度,在较小误差时强调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使系统实现了快速、平稳、无误差跟踪的特性,怠速工况的控制精度大为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主机缸套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的大惯性、纯滞后和时变性特点,提出了将等维新息灰色预测控制与模糊自调节PID控制相结合的新型控制策略,这种控制器可根据系统预测误差和变化率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使控制器对系统响应具有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比常规的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有更多的优越性,自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工程车辆散热器模块散热性能数值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工程车辆散热器模块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变化规律,保证其工作稳定性,结合工程车辆的原始资料,在UG NX7.0软件中建立动力舱的三维物理模型.用热交换模型表征车辆散热器模块,采用CFD数值方法对虚拟风洞内的动力舱模型进行仿真,对各工况下散热器模块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工况下散热器内部热交换过程均呈现梯度变化;随着回流热空气温度升高,散热器的工作效率逐步降低.当其效率不能满足整车需要时,整车会出现系统过热以及工作性能不稳定现象.对比仿真与实验数据,两者误差在2.83%~4.07%之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油门节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建立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PID控制策略。对PID参数进行了反复整定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后的系统响应快、无超调、没有稳态误差,实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种高强化柴油机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型柴油机为对象,开展了缸内燃烧过程三维模拟计算,对其排放特性,包括碳烟分布、碳烟生成总量变化、Nox分布、Nox生成总量变化,以及燃油经济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燃烧室结构和喷嘴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挤压面积更大的燃烧室更有助于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采用适当增加喷孔数、增大孔径等方法,尽可能缩短燃油喷射持续期,有助于降低油耗,改善排放.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柴油机排气系统的结构对增压方式及排气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某柴油机排气歧管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动态控制技术,分析了各歧管联合排气时排气系统内的流动状态.结果表明,原始结构的排气管内存在漩涡、局部动态压力过大,排气歧管内气体流量分布最大不均匀度较大等现象.为提高排气性能,对排气歧管进气角度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涡流明显减少,局部动压降低2000 Pa,出口处最大不均匀度降低5.55%,该结构有利于排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