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环境承载力及其定量化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环境科学中有关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结合发展可持续交通的要求,提出交通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组成体系,认为交通环境承载力是由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和交通环境经济承载力组成,提出各个组成分量的基本概念和具有很强操纵性的定量化计算公式。此外,探讨了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演化阶段。在各阶段中,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侧重点、计算内容和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交通环境承载力的计量模型不仅可以用于交通系统规划和交通结构优化,还可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分析了生态新城绿色交通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南部新城绿色交通规划的经验,归纳了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的目标、绿色交通规划的方法及理念、方案落实的主要策略和经验。研究结果认为:生态新城的绿色交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平衡绿色交通方式与非绿色交通方式的关系;不仅要考虑交通系统本身的规划整合,也要考虑交通与其他专业的协调,才能成功构建完整的绿色交通体系,并实现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案的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交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京元  张彬  戴霄 《交通科技》2006,(6):97-100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生态交通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生态交通的理念和衡量标准,并讨论了实施生态交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中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雒应  叶亚丽 《中外公路》2006,26(4):221-223
为了缓解我国大中城市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提出了加强交通体系建设,保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针对我国目前大中城市交通现状,通过对交通管理控制、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3个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大中城市交通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规划和建设方法,对于我国大中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的目标.基于每种交通方式的生态特性与效用特性,利用目标规划法,建立了以生态影响最小为第1目标、交通效用最大为第2目标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约束条件.在模型的算法上,首先运用线性规划法求出了生态影响最小值与交通效用最大值,其次运用层次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分析偏差值,使所求解合理化,符合现实情况.以大连市中心城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交通结构能够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同时符合大连市实情.  相似文献   

6.
惠州市是广东省旅游热点城市,以巽寮湾为代表的滨海旅游近年愈受青睐。但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区内旅游交通问题不断产生。以惠州市巽寮湾交通拥堵及旅游交通特征分析为基础,归纳总结景区交通拥堵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巽寮湾旅游区合理的旅游交通发展模式,引导旅游景区交通向生态、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并提出外部交通、内外转换和内部交通三层次景区交通改善思路,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以缓解旅游景区交通压力,提升游客在途旅行体验。  相似文献   

7.
在崇明生态岛的建设背景下,亟待发展绿色交通。基于岛屿绿色交通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了绿色交通发展经验;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崇明生态岛的交通需求;探讨提出了崇明生态岛绿色交通系统建设要求与规划策略,给出了绿色交通发展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高校校园交通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高校校园智能交通规划的三个关键点。然后分析了校园智能交通体系规划的结构,探讨了智能交通系统与校园交通组织的衔接,论述了智能交通系统与步行校园的构建。最后指出校园智能交通规划不仅要适应目前的校园形态及交通需求,更要是引导校园形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乌鲁木齐市独特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从交通供给及交通需求两方面阐述了乌鲁木齐市交通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未来乌鲁木齐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交通组织与改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论述了生态城市的特点以及生态城市交通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分析,得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文以惠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路网交通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了项目背景和惠州市的城市面貌,以及最终的惠州市路网改善的方案,以期对解决生态城市的交通设计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