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2011,(8):69-69
2011年8月22—23日,2011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同期举办“国际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展览会(TunnelExpoChina2011)”。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11,(9):50-51
在继续大力推动隧道及地下空间施工技术的发展,加强各国建设施工方法与装备等信息的交流,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于2011年8月22—23日在上海盛大举行,此次峰会将围绕“地下空间与隧道的安全可持续发展”主题,邀请国内外相关政府、业主、施工单位、设计研究所、勘察院等相关领导、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3.
杨静 《轨道交通》2012,(5):55-57
4月26日,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本届国际峰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RT《轨道交通》杂志、地下工程与隧道网联合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受到了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等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9,(2):60-61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土隧道施工的企业。依靠四十余年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优势,隧道股份积极拓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并始终保持着中国软土隧道事业的领先优势:承建了上海黄浦江底所有营运的越江公路隧道、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等,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南京、深圳、广州、天津、郑州、成都、杭州、武汉等地承建了地铁施工项目,先后建造了宁波常洪隧道和西湖湖滨隧道。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直径的超长隧道——上海长江越江隧道和大直径的上中路越江隧道都实现了贯通。  相似文献   

5.
4N26—2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展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Tunnel Expo China 2012)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国内重要的隧道施工设备制造商,北京华隧通掘进装备有限公司在本届展览中隆重登场。  相似文献   

6.
张顶立,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国家973计划《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项目“大型跨海隧道钻爆法修建核心技术研究,,负责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7.
前言 隧道工程属于地下结构物,是多种多样的,构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地质情况变化、大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工序集中,工序复杂,施工及监理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然而,地下结构物竣工后,我们只能看到外观,而其内部及结构物背后的状态是隐蔽的,严格意义上说,地下工程就是一个隐蔽工程。隧道工程要达到“内实外美”就是说,要把隐蔽工程做到实处,不留后患,监理工作怎么开展才能保隧道工程的质量?针对隧道工程的特性,分析总结隧道监理工作要点及其管理方法,应以“报检”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方法实现隧道的“内实外美”。  相似文献   

8.
邓艳 《轨道交通》2007,(10):36-37
作为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和国产盾构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隧道股份”)在业界享有广泛声誉,其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引起产业界瞩目,其技术创新与理念创新引发行业深思,其可喜成就值得产业发展记录者浓笔重彩描绘抒写。隧道股份盾构产业的崛起.不但为企业自身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更引发了各方对振兴中国装备产业的关注和深思,它改变着中国盾构产业的竞争格局,同时赢得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以及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国产盾构产业化的道路上渐渐走出一片天。在本刊组织“国产盾构产业化”大型专题报道过程中。隧道股份作为施工领域中推动国产盾构事业进步的最重要的主体。在产业界的地位无可替代,中国盾构上海制造声名远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刘国彬,男。1966年5月生.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任上海同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协会会员、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地下铁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学会理事、上海市总工程师协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委员会委员等。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国际隧道协会主办的以“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现状与未来”为中心议题的国际学术报告会于1990年9月3日至7日在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外3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代表和国内各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9,(8):45-45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需求量可谓与日俱增。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地下空间的建设、如何攻克隧道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实现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的完美统一,借助建国六十周年和中国地铁建设四十年的契机,鸿与智《轨道交通》杂志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集聚北京展览馆,一起分享探讨了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先进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4月26-27日,RT《轨道交通》全球论坛·2012年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与会人士逾1000人,达到历史之最,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受到行业各领域人士的积极参与。本届论坛包括: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第二届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装备发展研讨会、第五届轨道交通机电应用创新发展论坛、第四届中国机车车辆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与会人士表示:“本届论坛规格高、人气高,议题切合实际,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元网络进行相似性度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动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案例设计中的提取、改写操作,另外,将案例设计与专家经验有机地结合,使设计过程更加切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9,(4):I0001-I0001,I000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隧道施工水平还停留在风枪打眼、木支撑、小型机械操作的传统方法,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数十年!而今,我国已成为隧道大国,隧道施工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我国隧道施工进入了可以随心所欲“穿山越江”的时代。隧道工程作为一门专业的工程技术,也已经健全和成熟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铁路、城轨修建水平的提高,隧道工程建设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15.
邓艳 《轨道交通》2007,(11):31-31
值第三届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开幕之际,同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来自上海主流媒体及全国性专业媒体的20余位记者通过新闻发布会进一步了解本届会议的有关情况,并就目前舆论较为关注的话题进行提问。新闻发布会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国祥主持。中国工程院刘建航院士、钱七虎院士、隧道股份机械制造分公司总经理张闵庆、4号线修复工程项目常务副经理朱伟杰、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建中出席了新闻发布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出的几点信息值得行业密切关注。本刊记者在现场。提问并记录业界权威专家对当前轨道交通和批下空间开发热点问题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见证了国内企业闯荡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市场的实力与赞誉,那么现任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工程部主任兼新加坡公司董事经理、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濮朝晖可以说是一个见证人。他曾作为隧道股份的项目工程师自2001年开始在新加坡分公司工作,直到2005年调回上海总部.  相似文献   

17.
《山西交通科技》2006,(3):F0003-F0003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岩土与隧道工程研究所专业从事公路地基处理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隧道检测监控健康诊断技术等研究工作,拥有各类先进的岩土与隧道工程检测与测量设备;人员配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尤其在隧道方面,掌握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邓艳 《轨道交通》2007,(2):50-5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隧道施工方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市政建设。尤其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公路交通网络和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的构建规划中。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全国计划新建大型越江公路隧道约30条,累计掘进长度66公里。过河、越江和跨海的水底隧道建设任务越来越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超大直径长距离隧道已成为新一轮城市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山区隧道施工中,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工程,只有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水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以及使用性能。防水堵漏工法能有效解决地下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接缝、施工缝、变形缝、蜂窝麻面及混凝土收缩裂缝等渗漏水、止水、防水补漏效果显著。具有简单有效、设备体积小巧、不受防水修漏施工场地大小限制等特点。主要阐述了防水堵漏工法在山区隧道地下防水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我们在此召开铁路隧道建设安全与软弱围岩隧道修建技术研讨会暨第五届铁路隧道年会。首先,我代表铁道部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向参加大会的各位代表表示亲切问候!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铁路工程技术发展,关心铁路隧道工程技术进步的各位院士、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隧道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