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9,(8):69-69
四川华丰集团有限公司凭借着其长历史、大规模、多品种、强研发和众多专利技术成为电连接器研制和生产领域的先锋。集团建成于1958年,到现在已有51年的历史,是国内最早进入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进入铁路市场的企业之一。华丰产品在80、90年代在机车车辆市场上可谓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2.
姚靓 《轨道交通》2012,(8):36-37
[CRTSCHINA国际轨道交通展]首办于2005年,拥有8届佳绩,每年轮流于北京、上海举办。是唯一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批准的轨道交通行业展会,是中国唯一集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行业展览会,亦是唯一立足中国、关注亚洲采购市场的国际轨道交通展。为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市场的企业用户提供便捷的商贸平台。海内外多个行业协会全力支持,[CRTSCHINA国际轨道交通展]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及至亚洲新兴市场、建立国际网路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交通标准化》2008,(20):126-126
会展描述:“2008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展览会”由上海市铁道学会鸿与智集团主办。展出面积约1万m2,参展商近200家,展出摊位约400个。“十~五”期间,铁路基建总投资估计达12500亿元,投资金额是“十五”建设投资规模的近4倍,中国铁路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黄金机遇期,铁路建设的发展为中国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2008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设备展”正是顺应强大的市场态势,针对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设备行业及工程施工单位的需求而举办。  相似文献   

4.
王益凡 《轨道交通》2007,(10):54-54
拉伊台克铁路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是拉伊台克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于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提供适用于轨道养护,普速和高速列车轨道,地铁轨道,有轨电车轨道的钢轨铝热焊接技术和轨道扣件技术,它们的产品和技术在铁路和运输行业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07,(10):43-45
近年来。我国铁路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为基础,掌握核心技术为目标,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青藏铁路的提前竣工,铁路运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铁路究竟有何进展?世界铁路发展显现何种态势?2007年9月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全面向人们展示了快速迈向现代化的中国铁路的风貌,以及当今世界铁路的最新科技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9,(11):32-32
近几年,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在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在本届“高速铁路国际峰会·中国2009”上,围绕“深入高铁市场发展,加强技术体系建设”进行了小组讨论,研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快加强高铁技术体系建设,如何将技术与市场深入结合,为中国高铁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小组讨论由本届峰会主办方鸿与智《轨道交通》杂志主编邓艳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6,(1):29-35
过去的十年,是亚洲致力于铁路交通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年。 未来的十年,是亚洲铁路交通业持续强劲增长.前景可观的十年。 无论是印尼、越南.还是中国和菲律宾.亚洲铁路领域增长势头强劲。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铁路交通市场,它以往垄断性的铁路部门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早期阶段。预计至2020年中国铁路线总长度将达到十万公里。 印度紧随中国之后,制定并正实施着价值达几十亿美元的宏大铁路交通计划。越南则采用更多的市场手段振兴铁路交通业,最近颁布的《铁路法》是变革与发展其铁路部门的重要步骤。 由于各国就贸易及铁路交通领域加强区域合作进行会谈,亚洲铁路交通业定将取得巨大增长。印尼、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亚洲充满无限商机。 2006亚太轨道交通论坛隆重启幕,将和您一起共同回顾和前瞻亚太轨道交通业的发展成就和美好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外刊速览     
《轨道交通》2011,(2):32-32
2010完美收官,2011持续增长 铁路行业2010年第四季度成绩优异,I级铁路面对2011新年新挑战表示乐观,铁路货运量将有可预见上涨,收入与利润也将呈现可观增长。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9,(8):96-97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铁路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与其他运输行业的竞争加剧,这些都对铁路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道部把铁路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铁路技术进步和实现铁路现代化的两大主要任务之一。随着目前有线数据网络的建设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今后的铁路建设中,将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数字铁路。”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2006,(2):53-53
随着中国干线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潮的来临,安全问题和城市轨道交通如何与城市规划相匹配的问题日益凸现。国家对轨道交通市场的放开,使很多国内外的投资商都跃跃欲试。但中国铁路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如何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这些问题又使投资商裹足不前。这就需要一个专家的指导。阿特金斯就是这样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
近期,在权威人士强调要按计划全面兑现“十二五”铁路建设目标,以及铁道部表态今年5000亿铁路投资要求到位的背景下,铁路建设资金开始逐渐到位,市场对事铁路行业的信心也逐渐回升。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如果资金到位情况较好,今年铁路投资或略超5000亿元。随着二季度银行开始向铁路项目进行放款,市场预期受益于资金流的购善,铁路相关企业的业绩将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逐渐向好。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10,(18):97-97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28日-2010年10月30日 会展场馆:昆明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描述:随着昆明地铁项目正式通过国家批准,标志昆明春城也将进入“地铁时代”。为配合整个昆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本届展会以“构建合作平台、打造行业品牌、展示企业形象、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展示国内外先进的地铁与铁路建设整个环节的所有需要的技术装备,通过展会加强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众多有意投资昆明地铁、铁路建设的企业提供一个绝佳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07,(4):41-41
根据中国铁道部计划,2007年4月18日,是全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时刻,此次提速涉及投资260亿元。同时,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加大铁路建设投入,预计每年平均投资金额将以千亿元计算。巨大的市场令国外企业巨头垂涎,加拿大、美国和德国等巨头企业已经紧紧盯住了中国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1日,我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时速为250公里的合武线(合肥-武汉)、石太线(石家庄-太原)两条高速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高铁客运专线相继投入使用。面对高铁时代.公路客运行业和客车企业该如何应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裴志浩先生。  相似文献   

15.
《家用汽车》2009,(10):16-16
Q:斯巴鲁进入中国以来总体销售量如何?斯巴鲁今年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成绩是多少? A:斯巴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销售量逐年上升,其中2004年销售546台、2005年销售2285台,2006年销售5600台、2007年销售9231台。而斯巴鲁2008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达到19010台。从数据来看,斯巴鲁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呈明显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6.
中意泰达(营口)汽车保修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汽车维修行业。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中意泰达希望在此契机之下,通过引进意大利先进技术,自主研发,生产出最适合国内市场的铁路机车维修产品。日前,记者采访了中意泰达总经理王晓光,王总侃侃而谈,向记者讲述了公司发展历程以及在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07,(5):10-10
2007年4月18日,中国提路开始实施第六次全国大提速,通过这次提速,中国铁路开始了一条高速铁路的创新之路。铁路是一个传统行业,但在中国,却以其蓬勃生机引人瞩目。建设客运专线,铺就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构筑煤运大通道,实施大提速,推进重载运输,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主辅分离,全面调整生产力布局,撤消全部铁路分局,这些都是铁路创新之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9,(1):25-25
为进一步开拓铁路行业市场,2008年12月18日-20日深圳市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铁路事业部与市场宣传部联合参加了2008年(西安)第一届全路工务系统展览会。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08,(11):19-19
基于中国日益繁荣的铁路市场,作为世界电缆业的领先者,耐克森在中国上海外高桥工厂开始生产铁路机车特种电缆,本土化生产将使耐克森能够为中国的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06,(4):4-5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7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白1825年铁路问世以来的180多年历史中,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条铁路的竣工,能像青藏铁路一样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强烈反响。这条吉祥天路,得到了众多境外知名新闻媒体的高度赞扬,纷纷撰文称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迹,是中国“敢为”精神的最佳例证,在世界屋脊上修筑这样一条高质量的铁路,是铁路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