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年9月经国家批准,中远向日本的一家船公司派出第一批船员,从此揭开了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业的序幕,也写下了中国海员进军世界航运市场的新篇章。 1993年8月5日中远劳务公司成立之后,劳务外派业务更是如虎添翼。7年来,中远劳务公司累计外派海员及其它劳务人员9.8万人次。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公司在1998年全国最大50家外经企业排名中(按完成营业额排序)已名列第17位,发展成为如今全国最大的海员输出机构。1996年公  相似文献   

2.
张俊杰 《中国船检》2002,(10):32-35
1979年,由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29名海员登上了日本饭野公司的6万吨油轮"睦帮"丸工作,这是我国最早一批外派海员,从此拉开了中国海员人才外派的序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航运业快速扩展,对海员的需求日见增长,从1979年到1999年,我国已向国外提供各类商船海员41.38万人.2002年8月1日之后,国际上将严格执行STCW95公约,海员人才外派门槛升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员劳务外派业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外派规模,并逐渐成为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初步估算,目前中国海员服务于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籍船舶每年约10万人次,并且这一队伍正以每年7 000人次左右的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约有10万人次的中国海员服务于外国籍和港澳台地区籍船舶,并且这一队伍正以每年7000人次左右的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外派海员的基本素质及职业能力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中国海员外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的海员外派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曲折的路程。  相似文献   

5.
1979年,中国第一批29名海员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开启了中国海员外派的新篇章。30多年来,中国的海员外派事业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及"相对稳定"的三个发展阶段,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外派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影响中国海员外派行业发展两大因素据统计,我国到2013年底拥有注册海员约57万,外派机构230余家,每年向国际航运市场派出海员逾10万人次,但是在外海员仅5-6万人(这其中包括了派往中资企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检》2007,(5):87-87
中海海员对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在原中国海员对外技术服务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国内、外船公司提供海员、海务、港口技术服务和其他工程、生产技术人员及服务人员;向国外提供各类劳务人员及工程承包项目。  相似文献   

7.
中远对外劳务合作公司是中远集团直属全资企业,于1993年6月25日在北京注册成立.公司成立20年来,秉承中远"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求是创新,图强报国"的企业精神,积极推进海员外派业务发展,努力应对市场变化拼搏效益,累计输出海员和其他劳务人员超过13万人次,培育并拥有一支职业化的外派海员队伍,形成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与海内外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不断创新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过国内多家劳务公司及其驻海外代表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近年来陆续突破了挪威、希腊、德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的劳务市场,但基于中国海员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我们要想与菲律宾、波兰等国在劳务外派领域一拼高下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外派海员总人数离预期目标相距甚远,与菲律宾的20万名外派海员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国外轮庆祝代理公司上海分公司召开了成立35周年纪念会。会上,公司经理张立勇公布:1987年共代理中外船舶6700艘次,货运量2400万吨,接待国际海员及外商代表10万多人次,已成为上海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去年,该公司被授予“全国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航运界曾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中国将于2005年以后逐步取代菲律宾成为世界第一海员劳务输出国。国际航运界的有关报刊也纷纷报道了这一预测,令国内的一些船员公司和劳务代理公司产生错觉,以为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上的“中国时代”就快  相似文献   

11.
从1979年天远人开始涉足海员外派市场,到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二十多年的不懈追求。天津远洋国际海员外派公司从零打散派走上了一条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之路。外派到世界各地的海员由最初几艘船百十人、发展到了现在散派、半套及全套班子共180艘船舶、在船船员两千多人。这支被称为“蓝水兵团”的船员劳务队伍已经从天津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一、海员劳务市场之现状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国际海员日益缺乏。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船队需要船员100万以上,其中高级船员约占40%,普通船员约占60%。据预测,从现在起到2000年,国际航运海员市场大约缺少30多万高级船员和40多万普通船员。发达国家基于船员紧缺、船员费用高等问题,他们一方面大力加强船舶现代化,减少在船编制人员;另一方面则积极从发展中国家输入船员劳务,使得国际海员劳务市场日渐东移。 已于1997年2月1日生效的《STCW/95国际公约》,对航运公司的船员素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国际航海教育培训和船员劳务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国际海员劳务市场正朝着有利于我国海员外派的方向发展。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过去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中占有份额较少。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展海员劳务的国际份额,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好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员外派劳务质量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简要介绍中国海员劳务外派业务的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外派海员劳务竞争力,并从营销的角度探讨了提高中国海员外派劳务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事》2013,(7):6-8
2013年6月25日,第三个"世界海员日",船舶挂满旗,披节日盛装。65万、占世界1/3的中国海员群体、每年近10万人次的外派海员规模都不折不扣地表明中国是个海员大国。黄浦江畔,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中国海员大会汇聚了政府管理部门、航运界、院校等的近300名代表,隆重庆祝海员的节日,号召全社会关注海员、关爱海员。会上,各界代表畅所欲言,共同就"维护海员权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我国外派海员队伍结构仍需优化——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6月24日,徐祖远副部长在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上发表关于全国海员外派工作的讲话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海员外派发展仍面临困难:一是外派海员总体数量在世界航运市场所占份额与海员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外派海员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6.
杨千 《中国海事》2009,(7):46-48
航运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扩展,对海员的需求日益增长。文中通过对国际海员劳务的重要性、国际海员劳务环境以及我国海员劳务竞争力的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国际海员劳务输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我国海员劳务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航海教育研究》2014,(3):93-93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船队规模得到空前发展。截至2013年底,我国注册海员已达57万余人,位居世界第一;外派海员近12万人次,居全球第二。不过,我国海员结构失衡已相当突出。船长及高级船员总量偏少,仅占注册海员总数的35.5%;船长和高级船员各职务间的结构也明显失衡。此外,海员流失率增高,无序流动加剧,海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海员劳务外派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巍 《中国航海》2003,(4):74-77,81
通过对菲律宾在劳务外派方面的相关法律、规章的分析,对其劳务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劳务输出主管机关和机构、各种保障制度和后勤措施、航海教育的培训体系和海员素质以及对外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作了探讨与总结。指出这对进一步扩大中国海员对外劳务输出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我国应该在这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海员劳务输出面临的机遇与中国航海教育改革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6  
章分析了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情况,讨论了中国海员劳务外派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困难以及中国海员的弱点,提出了对我国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进行改革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员劳务外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我国海员劳务外派的现状及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强化我国海员劳务外派应采取加强船员管理,健全劳务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海员培训,提高海员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