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两种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介绍了配制高强混凝土的途径,并把硅粉与减水剂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在配制高强混凝土上,硅粉的潜力远远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2.
高强混凝土技术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其在桥梁工程方面的应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我国通常将强度等级超过C5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这一标准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桥梁结构中采用高强混凝土有着很大的潜力,尤其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可降低桥梁结构自重,提高结构刚度,增大桥梁跨径,降低维修费用和增加桥梁使用寿命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结合高强混凝土柱,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社会中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它不但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以及耐久性要求,还可以按照工程的特殊要求以及结构构件形成一定的特殊性能。当前,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了混凝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就混凝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高性能混凝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提高使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进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受力性能,设计了在铰缝结合面上利用连续钢板代替间断钢筋和改进铰缝结构与填充材料的2种铰缝改进措施,采用局部模型试验计算了铰缝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强度,提出了采用间断钢筋和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抗弯、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模型试验值与公式计算值的误差不超过10%,表明所提出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采用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承载能力;未采用结合面钢筋的深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为1.29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39%,结合面切向强度为0.45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5%;采用间断钢筋和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较未采用结合面钢筋的铰缝分别提高了98%和73%,结合面切向强度分别提高了71%和78%;普通混凝土浅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为1.30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40%,结合面切向强度为0.33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1%;采用UHPC填充深、浅铰缝的结合面法向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填充深、浅铰缝分别提高了13%和21%,结合面切向强度分别提高了64%和94%。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掺与不掺泵送防冻剂的C50高强混凝土负温强度发展规律,并研究了预养一定时间转负温后的强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未掺防冻剂的C50高强混凝土负温下强度增长缓慢,预养一定时间后受冻可减少强度损失,掺防冻剂的C50高强混凝土,直接受冻转正温强度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7.
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水泥标号,砂细度模数,碎石级配及最大粒径,高效减水剂的品种及掺量,混凝土成型工艺等主要因素对高强混凝土强度和工作度的影响。并测得高强混凝土部分物理力学性能。为工程应用高强混凝土提供一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超声波脉冲仪、混凝土回弹仪等测得的结构混凝土的多个特性指标,均是混凝土强度指标在不同物理量上的反映。如果用这些物理量分别评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话,显得非常复杂,且不够直观。为此,需要将这些物理量归结成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和表达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对正确评价结构混凝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对组成材料的要求,并对所配制的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试验。进行了试验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桥梁趋向使用轻型新颖的结构,而此新型结构的桥梁都要求用高强混凝土,在南宁白沙大桥施工中,采用高强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圆满完成了大桥大部分上构结构,为高强混凝土试验配制提供一份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冬季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掺入混凝土复合防冻剂。粉煤灰、矿渣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替代部分水泥使用,从而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是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进而导致混凝土的早期抗冻性能降低。试验表明,复合防冻剂能提高粉煤灰、矿渣双掺混凝土的和易性,并使硬化混凝土的结构均匀性得到改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高强混凝土试、构件强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及试件强度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提出了其试、构件混凝土在养护及强度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引言 混合骨料(MA)混凝土(即次轻混凝土.国外也称特定密度混凝土)是在普通骨料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骨料混凝土,不但能够改善普通混凝土性能的不足.同时也能提高陶粒混凝土的强度.兼具二者的优点。对于陶粒混凝土来说.其强度低.弹性模量小.加入碎石后,骨料的骨架作用明显提高,强度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减小徐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灰比、砂灰比、压浆助剂、膨胀剂等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的逐一研究,在综合采用以上各项技术的基础上,配制的压浆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以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作标准混凝土抗压试件,对两种高强回弹仪检测的数据和试件抗压强度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依托项目高强回弹仪的选用结论,为高强混凝土回弹强度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增稠剂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稠剂是一种具有化学活性的矿物质,它能改变水泥浆体的流变性,显著提高钢纤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保证纤维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均布性,增强纤维与混凝土基材间的粘结特性较大地提高硬化后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抗疲劳性能。采用增稠剂和普通的施工方法,能方便地制作出高强度的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值得在实际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混凝土材料的发展现状,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混凝土正在向高强、高性能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方向,其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18.
董国栋 《交通标准化》2014,(15):163-166
针对通村公路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将水泥混凝土按其抗弯拉强度分为3.0MPa、3.5MPa、4.0MPa、4.5MPa四个等级,然后结合山区公路筑路材料特点,通过室内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分别获得了不同集料类型的超低强度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了通村公路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水等组成的一种多相复合材料 ,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 ,单纯根据水灰比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采用高效外加剂 ,改变其某些组成成分 ,才能获得强度高、流动性、耐久性好的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及建成后的安全使用 ,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隧道结构防水问题,本文引进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通过抗压强度、渗透高度比、盐雾试验和6h库仑电量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外加剂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在混凝土抗渗透性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地解决隧道混凝土结构渗漏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