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中研究了不同的发动机台架热平衡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对集成排气歧管缸内直喷(GDI)汽油机热平衡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发动机台架热平衡试验方法相比,基于实车散热器、冷却和进排气管路以及附件的台架热平衡试验方案,可降低管路变化造成的系统流动阻力增大、管路传热损失增加、冷却液流量不可控、发动机进出口冷却液温差过小等对热平衡试验不利的因素影响,试验结果更接近实车状态;中冷后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和开关冷却风机等对热平衡测试结果均有显著的影响;集成排气歧管式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内置在缸盖内导致发动机冷却水套的散热量明显增大,冷却系统也必须提供更大的冷却能力才能满足发动机的热平衡需要。  相似文献   

2.
以环境模拟试验中的热平衡试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试验的国标及企标进行对比研究,利用试验室的环境仓和转鼓等硬件设施,进行了多车型的整车热平衡环境模拟试验。从热平衡、环境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光照对试验结果影响、环境模拟试验与道路试验的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目前的热平衡试验标准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热平衡仿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发动机热平衡的研究方法、零部件仿真研究现状和整机热平衡仿真研究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发动机热平衡研究方法的进展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并指出建立发动机整机热平衡诊断及自动控制系统是今后此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由于没有达到汽车道路热平衡状态而无法得出试验结果的实际问题,对温度外推方法在整车道路热平衡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拟定了针对外推计算的整车热平衡试验温度稳定判据。通过对热平衡外推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使用温度外推方法能够验证和预测没有达到标准热平衡状态条件下的整车热平衡试验结果,并能够在准确获得试验结果的同时缩短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推土机的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和液压系统等主要发热部件发热量的计算,对液力机械式履带推土机的热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热平衡设计的评价指标,可为推土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关于整车热平衡试验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分析与热平衡性能的改善,而对一些常见的影响热平衡试验的细节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大打折扣。以重型卡车为例,对整车热平衡道路试验过程中发动机故障、节温器、风扇离合器、传感器布置、环境风速、试验操作、结果评价与修正等细节问题进行探讨,对整车热平衡道路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评价与修正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7.
鉴于热平衡测试精度对于整车冷却系统的选型匹配至关重要,本文中从热平衡测试的误差机理分析入手,提出通过增大进出口温差来减小测试误差的措施,对现有台架进行改进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水温、不同进气温度和台架风机开启与否等关键因素对热平衡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燃叉车柴油机在高原上的热平衡问题,建立了柴油机高海拔热平衡试验台和冷却系统仿真模型,对某型叉车柴油机冷却系统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和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柴油机燃烧放热量的分配比例和冷却液温度等信息.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柴油机出口冷却水温度逐渐增大;当海拔高度接近4000m,环境温度为30℃时冷却系统出现过热问题,通过增大风扇的流量或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发动机的出水温度,缓解了柴油机冷却系统的高原过热问题.  相似文献   

9.
热平衡性能是发电机组设计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为了研究不同冷却介质对发电机组热平衡性能的影响,本文以雅柯斯公司生产的标准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纯水型冷却液和乙二醇型冷却液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纯水型冷却液,采用乙二醇型冷却液的发动机出水温度较高,而且得到了采用本文纯水和乙二醇型两种介质的发电机组的热平衡性能差值。  相似文献   

10.
依据汽车热平衡能力道路试验方法,以环境模拟试验中的整车热平衡试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实际道路的整车热平衡试验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对,分析两者间的差异与潜在联系,以便更好开展此类环境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1.
间歇式沥青混合料再生拌和设备的关键技术是其加热方式,文章阐述了间歇式再生拌和设备的新集料传导加热法、干燥筒壁传导加热法、气加热法、微波加热法等几种加热方式,并对各种加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微波加热与其他加热形式相比具有环保、安全、可靠、加热时间短、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指出微波加热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养护车控制系统,并提出了该养护车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以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硬件设计,开发并实现了基于VB程序的人机界面和图像显示以及单片机控制流程的编制.解决了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修补方面的2个智能控制问题。通过控制加热墙的加热范围及加热时间,实现了持续加热、间隙加热、扫描加热3种加热方式。试验测试验证了该加热控制系统能够完全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阐述进气加热对发动机低温起动的重要意义,介绍电控发动机对进气加热的应用,对博世电控系统的进气加热控制予以概述;重点描述进气加热系统的检测,并在潍柴电控发动机上对进气加热系统的控制逻辑及检测策略进行验证;详细分析进气加热过程及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目前城市客车采暖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并以哈尔滨市在用城市客车为调查研究对象,对采用串联式和混联式采暖系统的城市客车的散热器出风口车厢内温度进行数据采集与结果分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联式采暖系统的城市客车采暖效果优于采用串联式采暖系统的城市客车。  相似文献   

15.
介绍燃油加热、电加热、热泵加热几种针对纯电动汽车的加热方案,并对几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路面摊铺与养护综合试验台对沥青路面进行室内热再生加热试验,研究再生路面加热过程中加热板的移动速度、沥青路面的温度变化以及加热量等因素对加热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满足加热质量的最优移动速度、最佳加热距离以及合理的加热量等施工参数,为沥青路面再生加热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采用红外加热方式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微波加热再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微波加热再生要着重解决的加热温度控制、温度测量、辐射防护和技术经济性分析4个关键问题。对2 450MHz的微波加热系统,采用辐射型喇叭腔体加热结构,分析比较了场强衰减加热模型和均匀场强加热模型,基于均匀场强模型建立了控制沥青混合料温度分布辐射场型结构的一维微波加热模型;从试验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微波加热再生中的温度测量、辐射防护进行了探讨;并比较红外加热再生与微波加热再生的技术经济性,从而说明微波加热再生具有快速、再生率高、无污染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沥青路面施工现场所产生余料的后期处理问题,提出采用一种加热拌和装置,其主要由加热系统和搅拌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对其加热系统及搅拌系统结构的合理设计及其参数选型,最终实现了施工现场余料的回收加热再利用。  相似文献   

19.
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6,(12):188-192
微波加热是一种全新的热能技术,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辐射加热下的各项性能,利用微波加热设备,研究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均匀性和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有着快速、穿透深度大以及受热均匀一致等优点,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电池在低温加热过程中,针对加热器的档位频繁切换和由此引发的冲击电流会缩短电池寿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加热水温寻找加热平衡档位的控制方法。以目标加热水温为控制目标,由最高档位开始寻求当前条件下的平衡档位,在平衡档位下加热器水温可以长时间控制在目标值附近。对比优化前的实车测试结果,整个加热过程加热器的档位切换次数由33次减少到5次,加热时间也由57min缩短到40min,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