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中以具有发动机、ISG电机和轮毂电机多个动力源的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依据驱动轮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制定了目标驱动转矩控制策略。同时,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制定了各动力源的转矩协调分配控制策略,并对模糊推理器输出的各转矩进行了修正。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离线仿真。结果表明,在棋盘路面工况下,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各驱动轮过度滑转,提高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改善其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3层的控制策略。动力学建模层计算变量实际值和期望值;补偿力矩确定层结合可拓控制与滑模控制的优势,建立自适应滑模算法,协调各参数控制的权重并确定合适的补偿力矩;车轮转矩分配层对补偿力矩提供约束后将其分配给4个轮毂电机。采用Carsim和Simulink软件进行模型搭建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整车控制策略的实时性和自适应性好。最后,在样车上进行快速原型试验也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达到了改善车辆稳定性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对四轮独立驱动轮毂式电动汽车转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整车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滑模变结构算法的转速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基于Ackermann-Jeantand转向模型计算车辆转向所需的四轮差速,通过滑模控制器和转矩分配模块计算车辆稳定所需的四轮转矩,在车辆差速行驶的同时协调分配四轮的转矩。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简单有效,能提高电动汽车转向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四轮转矩分配和差动转向,提升整车的动力学控制性能和经济性,但是四轮转矩独立可控的特点也对功能安全提出挑战。当前轮单侧电机出现执行器故障失效情况时,不仅会产生附加横摆力矩降低车辆安全性,差动转向功能的存在还会使车辆严重偏航。基于此,在设计分布式驱动-线控转向一体化底盘的基础上,基于功能安全提出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失效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分布式驱动失效动力学模型,分析前轮失效对车辆状态的影响机理,发现单一的驱动转矩截断控制无法满足车辆状态修正需求;其次设计一套备用的线控转向结构,通过变截距滑模控制算法提高切换状态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转角跟踪性能,并用台架试验验证跟踪的准确性;然后设计自适应失效诊断观测器实时诊断驱动系统的电机故障,在将对应轮进行驱动转矩截断后,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车轮转矩重新分配实现纵向和侧向的状态跟踪;最后通过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所提失效补偿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单侧电机失效后,备用的线控转向系统能及时矫正前轮转角,所提出的失效补偿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恢复车辆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精准模拟传动系弹性及齿隙作用下电制动系统非线性机械负载,提出了自适应模糊滑模自抗扰的测功机控制算法。首先,针对一款前驱电动汽车,建立融合感应电机模型的车辆及台架机电一体化模型,引入典型正常制动和防抱死制动控制作为测试对象。其次,构建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台架系统未建模动态,以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测功机实时模拟高度非线性机械负载。最后,开展了制动控制策略台架测试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精确模拟电制动系统动态负载,有效提高制动控制算法台架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提出了一种复合制动系统控制策略。采用分层的制动转矩分配控制结构,上层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策略,对目标纵向力和横摆力矩进行求解,以满足车辆在制动时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的要求;下层控制器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控制,对四轮液压制动转矩和电机制动转矩进行分配,通过增大电机制动力分配的权值达到能量回收的最大化,并采用有效集算法完成目标函数的求解。在此基础上,在Simulink中建立了7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在对开路面的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定的控制策略能满足要求,在保证车辆制动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回收制动能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通过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来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稳定性问题。针对充分发挥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各电机独立可控的特点来提高车辆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的车辆稳定性分层控制策略。其中,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设计了上层附加横摆力矩层。考虑地面附着条件和电机外特性约束,设计了下层动态转矩分配层。通过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表明,所设计控制策略提高了车辆的稳态行驶能力,增强了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多轮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在复杂机动环境下的转向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双重转向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分层结构,上层为横摆力矩决策层,下层为驱动力分配层。在控制系统上层,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和递归最小二乘结合算法进行路面辨识;根据车辆状态信息和路面条件自适应调节滑移转向比,由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滑移转向比确定双重转向参考模型;针对滑模面附近非连续特性造成的控制信号抖动现象,将滑模控制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滑模条件积分控制器,使车辆实际横摆角速度追踪双重转向参考模型计算出期望横摆角速度。系统下层在保证车辆总驱动力的前提下,基于控制分配规则将上层广义目标控制力需求分配至各执行器。最后,利用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进行控制策略验证。结果表明,分层控制系统较好地实现了路面识别功能和车辆双重转向功能,针对不同路面工况对车辆进行了有效地行驶控制,减小了车辆在狭小弯曲地区的转弯半径,抑制了车辆状态参数及电机转矩的颤振和抖动,改善了车辆小半径行驶的转向机动性和高速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某种纯电动物流车转矩控制算法对汽车经济性影响,本文基于理论与试验数据,针对关键零部件建立了MATLAB/Simulink计算模型,以降低汽车系统的能耗为目标,提出了一种高效转矩控制算法。通过不同行驶工况下的仿真和道路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与原转矩分配算法相比高效转矩分配算法的系统能耗可降低5%以上。  相似文献   

10.
ISG柴油混合动力客车能量分配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晋晟  钟虎  杨林 《汽车工程》2008,30(2):121-125
以ISG柴油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策略为基础,综合考虑客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能量分配策略,该策略根据模糊控制原理,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自主学习功能,以电池SOC、整车需求转矩以及发动机转速为模糊输入来确定发动机和电机的最佳输出转矩分配,再以神经网络对控制的模糊规则进行记忆.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比普通逻辑控制更加有利于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电控汽油机怠速控制方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樊林  裴普成  杨武  申琳  叶正茂 《汽车工程》2002,24(6):490-493,506
针对怠速工况分别设计了变参数PID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怠速工况下,模糊控制方式比PID控制方式转速波动小,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结构,并着重阐述了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接横摆力矩如何实现汽车的稳定性,与其他一些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概述了国内外采用的一些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及力矩分配方法,并介绍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在实车上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直接横摆力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姜浙 《汽车电器》2020,(2):45-46,52
车身控制系统是整车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分布式总线车身控制系统,各个模块具备独立的时钟,如何保证时钟同步成为分布式总线系统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某车型分布式转向灯同步策略的研究,通过对分布式转向灯控制原理、控制逻辑的具体实现和分布式转向灯同步策略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最终保证分布式转向灯同步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矢量控制的模糊-PID复合控制方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汤东胜  吴光强  董华林 《汽车工程》2003,25(1):61-64,95
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矢量控制系统的模糊-PID复合控制方式,以使汽车在起步和加速时获得最大的加速度,并设计了具体的控制策略。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整个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矢量控制的交流驱动电动汽车在各种附着系数路面均具有良好的起步、加速和稳速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桑塔纳2000GLS型轿车空调系统的控制情况,主要包括电气控制、真空控制及操纵机构3部分,分别对其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Vehicle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to enhance the traction capability and the direction stability of the driving wheels through the tyre slip ratio regulation. Under normal situations, if the tyre slip ratio exceeds a certain threshold, the slip ratio of the driving wheel is regulated by the coupled interaction of the engine torque and the active brake pressur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driving performance on a road under complicated friction conditions, the driving torque and the active brake pressure, need to be decoupled and adjusted to avoid penalisation of each other. In this paper, a coordinated cascade control method with two sliding-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lers is presented. In this control method, the driving wheel slip ratio is regulated by adjusting the engine torque and the wheel brake pressure. Through the sliding-mode controller, the engine torque is tuned to achieve the maximum driving acceleration and then the active brake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slipped wheel for further modification of the wheel slip ratio. The advantage of this control method is that through proper regula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control inputs could be avoide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a new drivetrain configuration of a 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s considered and a novel model-based control design strategy is given. In particular, the control design covers the speed synchronisation task during a restart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proposed multivariable synchronisation strategy is based on feedforward and decoupled feedback controllers.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robustness propertie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illustrated by nonlinear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提供的独立于驾驶员的转向干预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介绍了横摆角速度反馈和横摆角速度与侧偏角联合反馈的稳定性控制算法;阐述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分别与几种动力学控制系统实行集成控制的方法.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底盘一体化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全液压推土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全液压推土机行走控制的关键技术,重点给出了行走方向与速度控制及功率自适应控制等主要环节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给出的算法经实际应用检验证明可行,控制性能良好,可为同类工程机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