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殷翔宇  佟玉权 《水运管理》2010,32(3):20-21,28
为推进国内邮船经济发展,在分析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邮船港口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对天津、青岛和大连作为邮船港口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深圳港蛇口港区客运发展的需求,阐述深圳市建设邮船母港的优势,考察和借鉴国际著名邮船母港的建设规模,调研世界邮船船队船型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深圳港蛇口客运港区邮船客运量需求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论证,提出蛇口客运港区邮船母港合理的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3.
航运     
《中国远洋航务》2006,(12):76-76
日本邮船计划投入85亿美元发展船队;未来新船价格面临下跌趋势;荷兰船东将大规模扩张船队;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即将生效;德鲁里将推出班轮运费指数;EPCglobal将在港日班轮上试用RFID技术[编按]  相似文献   

4.
刘五店港区作为新厦门港“一湾八区”之一,在《厦门港总体规划》中,其港区性质功能定位:近期功能是以发展集装箱运输、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及现代物流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兼以厦门港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功能;中远期功能将成为厦门港未来重要的港区之一,以国际大型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作为对台“三通”、航运、经贸合作及交流的重要口岸,兼以发展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海西经济区的厦门港、福州港和泉州港三大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差异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PAM)标杆分析法,将港口综合竞争力分为四个准则指标,在准则指标下又细化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选择了区位条件、港口吞吐量、港口总资产等23项三级指标(即竞争标杆)构建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三大港口的自然条件、港口基础设施、港口发展潜力与港口客户满意度差距分析,科学评价了三大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水平。最终通过PAM模型运算得出海西经济区三大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序: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08,29(2):87
本刊从厦门港获悉,2008年4月6日厦门东渡航道(高崎航段)工程于2008年4月6日动工建设。厦门高崎航道所处的东渡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33个,码头长度5701m,是厦门港目前最主要的商贸港区,其综合通航能力和吞吐量占全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7.
李鸣亮 《水运管理》2008,30(9):13-16
为将万州港建成大西南及重庆市综合运输中的重要枢纽港,结合三峡库区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万州港发展现状及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库区港口建设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和应解决的问题:(1)港口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2)市区港口规划与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关系;(3)建港地质条件与三峡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关系;(4)港口码头设计与建设;(5)港口建设资金筹措等。  相似文献   

8.
《海运情报》2006,(7):34-34
日本邮船从7月上旬起在北美东岸,南美东岸航线上提供定周班运输,而此前是与赫伯罗特一起提供双周班的“大西洋北南航线”(ANS)运输。投入船舶除原来的3艘1000TEU船外,增加了3艘1700TEU船,同时增加挂靠港。新挂港顺序为纽约、诺福克、萨凡纳、考塞德(增)、卡贝略港(增)、桑托斯、伊塔雅伊(增)、桑托斯、维多利亚、萨尔瓦多(增)、卡贝略港(增)、考塞德(增)、纽约。其中卡贝略港隔周挂靠。  相似文献   

9.
张肖峰 《水运管理》2007,29(1):13-16
通过对国际邮船游客特性与中国公民当前出境旅游特性的对比,分析国际邮船旅游市场国内发展前景,对国际邮船港口国内发展模式提出建议,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国际邮船业中,国内沿海港口定位仍以一般挂靠港为主,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旅游吸引力的增加,有可能上升为干线港甚至邮船母港。  相似文献   

10.
李建丽  真虹  张璟 《水运管理》2010,32(1):32-34
以世界邮船经济发展为背景,对青岛未来20年中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客源规模及市场潜力的估算,并通过结果分析对青岛提高国际知名度、打造“邮船城”、施行多港挂靠、完善邮船产业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