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重庆万州区为例,以城镇为行政单元,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公路类型、路网技术等级和路网密度等指标,基于GIS软件和AHP集成方法得到了重庆市万州区的公路网洪灾危险性分区图.结合综合评估指数将重庆万州区公路网洪灾危险等级分为2级,即中低危险性和较高危险性,所占区域总面积比例分别为68.55%和31.45%.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山区公路抗水灾能力,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详细阐明了山区公路水灾害评价中危险性、易损性、损失、风险、减灾效益等基本概念。提出了山区公路水灾害评价系统应由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风险评价及减灾效益评价4部分构成,而对于路网水灾害评价应由点、线、面构成,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维评价体系。指出对已有公路的防排水与抗水毁能力的工程评价,是水毁防治工程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应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对于路网水灾害评价,应侧重于点(点单元)评价,适当考虑线评价。最后,从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情及防灾减灾4个方面构建了公路水灾害评价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3.
有效预测崩塌灾害致灾区域及其危险性,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施崩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借鉴。遴选斜坡坡形、坡度、坡高、下垫面岩土性质、落石质量、落石形状和落石的岩性条件等7个因子作为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量化,采用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同、异、反联系测度提出了落石停积在各承灾区的可能性评价模型,并根据落石停积位置的预期概率将崩塌致灾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等5个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现场落石试验,验证了危岩崩塌区域危险性广义集对-层次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集对-层次耦合法在崩塌区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预测崩塌灾害致灾区域及其危险性,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施崩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借鉴。遴选斜坡坡形、坡度、坡高、下垫面岩土性质、落石质量、落石形状和落石的岩性条件等7个因子作为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量化,采用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同、异、反联系测度提出了落石停积在各承灾区的可能性评价模型,并根据落石停积位置的预期概率将崩塌致灾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等5个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现场落石试验,验证了危岩崩塌区域危险性广义集对-层次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交通技术》2013,(6):32-32
交通运输部重大专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简称抗震重大专项)近日通过验收鉴定。该研究在公路网灾情辨识与应急调查评估、抢通保通、次生灾害识别诊断与监测预警、公路恢复重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善了我国公路抗震技术体系,丰富了公路应急装备储备,为创新提升公路减灾防灾理论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RocFall数值模拟软件,划定落石威胁范围。危岩的自稳能力和致灾能力是导致崩塌具有危险性的两个先决条件,据此遴选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各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行相对重要性排序,结合层次-集对分析法求解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基于综合指标评价法建立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并根据最危险原则法将崩塌区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和低危险4个等级。将此方法应用于巫山望霞危岩,评价得出望霞危岩属于高危险,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8):F0002-F0002,F0004
项目概况 国道京加公路(G111)嫩江至加格达奇白桦段是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加格达奇至锦州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横一线”鹤岗至加格达奇公路的关键路段,同时也是黑龙江省骨架公路网(2763网)的纵六线洛古河至泰来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公路是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要的南北公路大道,是连接漠河、加格达奇、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等重要地区的交通纽带,是内蒙古东北地区连接黑龙江省的重要省际公路,也是黑龙江省三年决战公路建设项目中唯一一条跨越黑、蒙两省区的高等级公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海拔寒区修建的低等级公路隧道逐渐增多,本文以甘孜州白玉县巴白路(盖玉至欧帕拉山段)改(扩)建工程欧帕拉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分析了高寒地区特长低等级公路隧道在设计时应关注的重点,并列出相应的设计对策,供类似公路隧道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路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将大力加强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农村公路网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仅是针对整体公路网而言,对农村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区分对待.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相对线公路的独特的形成发展机理、结构形式、功能特点和布局规划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从路网的"有无",出行的"难易"和服务的"高低"三个层面建立起我国农村公路网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为新一轮的农村公路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2):F0002-F0002
项目概况 国道京加公路(G111)嫩江至加格达奇白桦段是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加格达奇至锦州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横-线”鹤岗至加格达奇公路的关键路段,同时也是黑龙江省骨架公路网(2763网)的纵六线洛古河至泰来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公路是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要的南北公路大道,是连接漠河、加格达奇、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等重要地区的交通纽带,是内蒙古东北地区连接黑龙江省的重要省际公路,也是黑龙江省三年决战公路建设项目中唯一一条跨越黑、蒙两省区的高等级公路。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凤吹雪对公路交通的危害,并分析公路风吹雪雪害的成因,提出在风吹雪地区公路设计中,应提前考虑风雪流对拟建公路的危害,减少风吹雪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房华 《交通标准化》2014,(14):64-66
公路雪害作为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是我国降雪较多的西部地区公路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公路路基风吹雪害的类型、形成条件以及造成的危害,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合S229线吉木乃至黑山头路段以及S319线吉木乃至吉木乃口岸公路改建工程中雪害处理的施工经验,详细介绍了雪害路段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可以为类似工程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疆西部天山冬季漫长,国道218线天山段那拉提至火烧桥段的雪害主要有雪崩、风吹雪,不仅造成冬季道路中断,毁坏车辆、电讯杆、房屋、气象站、森林等,而且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威胁过往群众的生命安全。1966年至1990年不完全统计,及2004年以后雪害损失和伤亡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冰雪环境对公路网运行质量的影响,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将冰雪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提出了应用交通运行可靠度评价公路运行质量的方法,并以行程时间作为评价指标.以黑龙江省的干线公路网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验证了降雪情况下路段的行程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的特性.应用可靠性理论和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路段可靠度计算模型,根据路面磨擦系数与行程时间的关系,提出了行程时间的阈值和判定冰雪灾害发生的标准.根据黑龙江省干道网的布局,建立了路径和路网可靠度的分析方法,并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风吹雪雪害对公路的危害极大,如果不选择合理的措施加以预防,就会严重影响公路的运营质量.路基断面形式及高度对风吹雪雪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结合风吹雪雪害的破坏机理,对路基的断面形式及高度确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牧区道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道路形式,易受雪害和沙害的影响.文章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挡雪墙和挡沙墙、防雪栅板、导风板前后的风速场,模拟风雪流和风沙流在遇到以上防雪挡沙结构物时的速度场,从而提出牧区道路各种防雪挡沙结构物的合理位置、高度及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道路交通风险防控的闭环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建立了交通大数据智能应用系统工程的逻辑框架,阐述了交通大数据融合的模式和方法,运用风险认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理论构建了道路交通风险主动防控体系,最后应用道路交通风险主动防控体系的主动防控即时风险沟通服务对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进行事故预防,结果表明采用主动防控即时风险沟通服务对于减少高速公路事故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寒区煤矸石公路路基拓宽中如何将新旧煤矸石路基良好的拼接在一起是工程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对新老煤矸石路基沉降机理进行分析,针对路基结合部位沉降的原因,提出防止煤矸石路基结合部差异沉降的常用处理方法,为寒区煤矸石公路路基拓宽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冰雪环境下的道路通行能力,首先分析道路通行能力理论公式,综合考虑冰雪环境下的车辆运行特点,选择前后车刹车距离相等情况下的通行能力模型做为计算模型,然后分析速度与车辆几何结构、车辆偏离中心距离及摩擦系数间的关系,建立速度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冰雪环境下的道路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