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对比了调距桨和定距桨的区别,以某型船舶调距桨为例,简要介绍了调距桨桨毂结构、桨叶支承机构、转叶机构、双油管结构和调距桨液压系统;为调距桨设计人员和使用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调距桨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可调螺距螺旋桨(以下简称调距桨)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困难的现状,设计了调距桨控制系统仿真平台,以使调距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变得简单、便捷.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极大地方便了调距桨控制系统的设计,对实际系统的调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调距桨装置是破冰船常用的推进型式,国内以往并无破冰船调距桨装置的设计经验,技术储备很少。本文针对某型按照DNV规范PC-5级设计的破冰船用调距桨装置,分析了冰区加强型桨毂调距机构毂径比的确定原则、冰载施加方法、调距机构强度计算部位和要求、优化设计、材料选用原则等,对类似的冰区加强型桨毂调距机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卡米瓦N型调距桨卡米瓦二个常规的S型和X型调距桨,以及N型调距桨,已在舰艇上采用。常规的卡米瓦调距桨优先用于扫雷艇和补给船等。但是对于高速舰艇,卡米瓦N型调距桨是非常适用的。战斗舰艇的螺旋桨常常提出特殊的设计问题,卡米瓦调距桨实验室已对保持有高效率而又无噪音工作的螺旋桨的设计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根据调距桨的结构特点以及从高精度调距桨静平衡试验指标出发,详细叙述了高精度调距桨静平衡试验步骤及配平方法;通过对某船高精度5叶桨调距桨装置整桨静平衡试验的平衡指标分析、静平衡试验工艺装备的制造和安装要求、不平衡力矩的检测方法、配平计算方法以及配重块设计方法的介绍,详细阐述一种高精度调距桨整桨静平衡试验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保证了高精度调距桨的制造精度,并有效提高了高精度调距桨的配平效率,适用于中小型高精度调距桨装置的静平衡试验,为国内制造大型高精度调距桨装置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考虑调距桨关键部件的柔性作用,建立了刚柔混合模型,研究了调距桨机构系统在正车方向调距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编制调距程序,对比了全刚体模型和混合模型下调距桨装置调距过程所需要的油压,为调距桨机构系统的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提高了调距桨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研究效率,并为实体样机的采样控制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调距桨装置可使螺旋桨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吸收主机功率,但调距桨装置的使用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尤其是低负荷工况下的使用。不合理的使用调距桨装置(螺距和转速的匹配)可能会引起螺旋桨效率和空泡性能下降。本文以低负荷工况为常用工况的某型船为例介绍了调距桨装置的设计,对低负荷工况运行调距桨的设计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调距桨推进系统可靠性的提高、船舶动力多样性发展以及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调距桨作为船舶主推进装置被广泛应用.基于调距桨漏油现象时有发生,总结调距桨在使用过程中漏油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解决措施,以期对调距桨船舶的设计及使用单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负荷敏感技术的调距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调距桨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负荷敏感技术的调距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设计了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应用结果表明,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用于负载敏感技术的调距桨回路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调距桨装置可使螺旋桨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吸收主机功率,但调距桨装置的使用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尤其是低负荷工况下的使用。不合理地使用调距桨装置(螺距和转速的匹配)可能会引起螺旋桨效率和空泡性能下降。文章以低负荷工况为常用工况的某型船为例,介绍了调距桨装置的设计和试验验证,对低负荷工况运行调距桨的设计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顺桨的作用,介绍应用可调距螺旋桨原理设计顺桨的原则,对比倒车和正车两个方向的顺桨结构的不同特点,用于指导顺桨的设计,对可调距螺旋桨的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对大功率平台供应船的可调桨轴系设计没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可调桨的轴系布置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目标船舶的特点,确定推进轴系的布置和各部件的尺寸及材料,以保证整个轴系安全、平稳地完成各种工况下的推进和机动任务。并保证船舶在横倾15°、横摇22.5°、纵倾5°、纵摇10°以及它们同时发生时轴系的正常运行。该方法能为平台供应船的调距桨轴系设计提供一套完整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浅吃水多工况船舶推进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多工况拖船采用不同推进方式的性能比较表明导管螺旋桨优于普通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优于导管螺旋桨,二档变转速的导管螺旋桨与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推进效果相当,建议在多工况船的螺旋桨设计中采用二档突转速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4.
韦明强  李晓燕 《船舶工程》2017,39(S1):84-87
本文介绍了可调螺距螺旋桨在挖泥船上的应用,在各种工况下,可调桨操纵性好,推进效率高,但其构造复杂,造价高,维修难度大。这里以“广州号”挖泥船实际维修案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可调螺旋桨的维修方法,对国内修船可调浆的维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可调螺距螺旋桨(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简称调距桨CPP)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随着船舶装备的不断改进,控制系统已发展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控制系统。针对船舶智能推进系统优化设计的应用背景,引入网络控制技术构成分布式CPP控制系统,并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调节法构成网络PI控制器,以补偿网络时延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导管调距桨的定常性能预估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预估导管可调螺距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数值计算方法,即螺旋浆用升力面理论、导管采用面元法,通过迭代计算考虑浆和导管的相互影响。引入了一个修正的螺旋浆尾涡模型,来模拟尾涡片的扭曲变形及分离现象,对导管桨性能预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系统研究,并考虑了桨毂对性能的影响。对JD简易导管桨和导管调距桨(JD7704导管+JDC三叶可调螺距螺旋浆)分别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较好地预估导管桨的水性能,精度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论述主柴油机螺旋桨(FPP、CPP)推进特性的同时,结合螺旋桨推力系数(KP)、扭矩系数(Km)、随螺旋桨进程比,(λp)的变化情况,指出λp在大于某一定值后,螺旋桨将出现负推力和负转矩,这称为螺旋桨的水涡轮工况。此现象多发生在船舶机动作业的紧急换向工况中,对于CPP船若控制不慎,可能引发主机飞车或使船舶实际换向时间太长,两者都将延误船舶紧急避碰时机。现推荐一种"能耗法"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船舶紧急换向实际时间,避免海难事故,保障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某型船为例,建立了调距桨轴系集总参数元件-分布参数元件混合系统模型,利用传递矩阵法进行轴系回旋振动计算,并对影响调距桨轴系回旋振动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