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浅谈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慧图书馆是"智慧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我国图书馆未来建设的主流方向。智慧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应具有空间再造升级、资源共享、传统服务与智慧服务相融合、突显知识型服务的特点,以利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提出北京"智慧地铁"的发展原则、目标及总体构想。按照"坚持导向、创新引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统一标准、分期实施"的原则,规划北京智慧轨道交通蓝图,加强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引领,进一步提升北京轨道交通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实现北京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推进智慧轨道交通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高铁大局和集团公司"智慧客运"的要求,上海铁路客服中心提出"智慧客服"服务理念,并全面规划建设智慧客户服务体系。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主要突破口,探索新的方法衔接系统,对应现有的系统升级。并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主要目标,开发便捷客户的智能服务体系,升级数据流转管理平台,拓展远程客户服务,搭载人工智能平台,开发"上铁12306"手机APP多元化服务。智慧客户服务体系显示了铁路客户服务的科技化和优越性,以尖端的科技为基础,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并带来了社会效益,给"智慧客运"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轨道交通领域企业代表北京地铁公司围绕智慧安检、智慧车站、智慧运行、智慧列车和智慧能源5个方面,全方位展示在满足乘客"走得好"需求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1)智慧安检: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化精准检物功能,单位时间乘客进站人数提高1.5倍,安检综合人力成本减少50%,物检能力由1 200件/h提升至1 800件/h。2)智慧车站:展现两项成果包括地铁车站空间数字化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铁快速发展,高铁枢纽成为各城市的交通中心,应融入"智慧化"城市建设。分析我国高铁枢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建高铁枢纽应构建一体化管控体系,采用BIM集成、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实现高铁枢纽的智慧规划、智慧设计、智慧建设、智慧运营与管理,为人们提供更现代化的换乘出行服务,实现站、城融合,同时实现枢纽本身各系统集成、安全、精细、智慧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地,物流需求增长迅速,为解决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期建设物资物流服务及大规模建设期完成后生产生活物资物流服务需求,分析雄安新区铁路资源、铁路物流需求及京铁云平台,提出雄安新区绿色智慧物流体系构建方案,即:争取政府配套政策支持,构建"1+1+6+N"绿色智慧物流网络,加快雄安物流基地配套,建设雄安高速铁路物流设施,开展城市绿色配送行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推进雄安新区绿色智慧现代物流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和逸云"智慧存储产品是中移铁通有限公司专门为家庭、小微企业或企业小团队客户打造的一款智能移动互联数据存储产品,它为家庭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多层级、灵活易用、安全可靠、低成本的基于混合云技术的智慧数据存储服务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面对智慧技术快速发展和地铁运营降本增效压力,众多城市开始推进建设地铁智慧车站,但因智慧技术成熟度和完整性不足、支持性规范缺失、全寿命周期价值不明确等因素,距离实现全线全时段无人值守的全智慧型车站仍有较大差距。文章结合智慧技术发展趋势,根据智慧车站服务人员职责变化情况,提出智慧车站等级划分方案,将智慧车站分为人工服务车站、半自助服务车站、自助服务车站、集中值守车站、无人值守车站5个等级。并通过分析地铁车站各类工作场景,给出地铁无人值守智慧车站建设路径和分步有序建设步骤,为地铁智慧车站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顶层战略,多种跨越大江(河)、海峡(湾)的大型桥梁需要建设,推进我国桥梁建设信息化、智能化达到"智慧建造"的建设理念。智慧建造[1-2],要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兼顾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施工",即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的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在"智慧建造"[3-4]  相似文献   

10.
侯敬 《中国铁路》2002,(6):23-26
2002年5月10-11日,全路深入开展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促进全路继续深入开展"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切实提高铁路服务水平,保持客运发展的良好势头;通过总结春运和以"新理念、新服务、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三新"教育活动,进一步分析客运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按照部党组提出的八项目标,把客运眼务质量年活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乘客出行过程中所需信息的种类以及当前站内信息服务的方式,分析智慧出行场景下服务信息在信息源及信息展示等方面的融合需求,指出当前乘客信息服务的局限与不足;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从综合数据平台及服务端两个层面提出一种与乘客信息需求相匹配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模式;结合轨道交通的建设及运营现状,给出该服务模式的具体实施建议,从而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乘客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提高轨道交通智慧化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蓬勃兴起,城市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的规模化建设.2020年3月12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编制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实施.《纲要》遵循"推进城轨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智慧城轨建设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智慧城轨的标志和内涵,描绘了智慧城轨建设的发展蓝图,构建了智慧乘客服务等八大体系.《纲要》的发布为智慧城轨建设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发展思路.近几年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城轨建设探索过程基本契合了《纲要》的思路和要求,建设了一批智慧城轨试点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据《人民铁道》报道,成都铁路局积极从旅客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开展普速车站、普速旅客列车整治活动,大力改善旅客候车、乘车环境。"两满意"活动开展以来,成都局把环境卫生、车站秩序、旅客服务等重点问题纳入专题问题库进行挂牌整治,着力解决旅客关注的热点及焦点问题。目前,成都局已整改问题960多个。从2013年11月起,成都局深入开展站车服务设施整治活动,对普速旅客列车、普速车站的基础卫生、服务设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正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外铁道车辆》(CN 37-1153/U)自2021年9月起正式更名为《智慧轨道交通》(CN 37-1532/U)。《智慧轨道交通》仍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智慧轨道交通》为满足轨道行业发展新需求,顺应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趋势而创办,办刊宗旨为"围绕构建现代智能交通系统,刊载轨道交通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标准、新产品,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创新发展"。关于新刊报道范围的更多信息,请见封三《征稿启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日趋成熟,作为与乘客面对面的窗口网点,地铁车站服务中心承载着千级以上的服务问询量。因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发展和经济效率的迫切需要,建造智能化的服务中心,为乘客提供自助服务,打造出行新体验,已然成为未来行业服务发展的趋势。为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整合现有服务资源,通过分析乘客服务需求,提出了智能化对策建议;比对了不同技术手段在地铁车站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试点智慧服务中心改造建设案例。可为地铁车站服务中心智慧化迈进提供参考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建设和运营中开展北斗系统应用的主题,按照基础条件梳理、需求分析、应用前景展望的思路进行研究。首先,在基础条件梳理方面,从北斗系统的建设成就、功能服务与技术水平入手,介绍其应用发展情况,进而识别出北斗系统与智慧城轨融合发展的结合点;然后,根据北斗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智慧城轨在建设和运营中对时空基准、空间数字化、高精度定位与授时3方面的应用需求;最后,以上述2点为基础,对北斗系统在智慧城轨中应用的2方面重点工作,即时空体系网络建设与关键技术突破进行规划,并对其在智慧城轨运行、维修、客服等领域的应用服务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发展趋势下,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为满足应用新型支付方式、网络化运营的要求,需结合传统业务和新型支付方式对传统架构进行调整.基于云平台和微服务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应运而生,它具有分布式存储、高可用性、运维智能化、低耦合等优势,能弥补传统AFC架构和单体架构的缺陷.在分析了 AFC系统现状、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优缺点的基础上,考虑采用基于云平台和微服务架构的AFC系统,使用微服务架构来搭建云平台,将业务以微服务的形式呈现,并对微服务架构下的治理方式进行考虑,之后讨论了新型架构与既有系统的兼容,最后探讨了 AFC系统引入微服务架构带来的问题,为智慧城轨形势下AFC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机车电传动》2021,(3):118-124
为解决智慧车站应用需求繁多、设计和建设尚无统一标准、应用项点还需实际检验和完善的问题,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乘客服务和设备维护等对智慧车站建设运营的需求出发,围绕车站综合运管平台、乘客服务、运营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智慧车站总体构架,并明确了智慧车站建设的关键技术,为未来轨道交通车站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思路。以智慧运管平台为核心,以运营管理、运维管理和乘客服务为基础的智慧车站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车站管理效率,缩短应急响应时间,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将成为智慧车站建设和推广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日,质检总局会同工信部、水利部、农业部、工商总局、旅游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在北京发布2017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相关内容,正式启动2017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今年"质量月"活动涉及产品、服务、工程、环境等各质量领域。2017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大力提升质量建设质量强国"。活动内容将从质量提升、宣传、整  相似文献   

20.
张森  于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3):146-152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迭,广大人民群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和习惯也悄然改变,手机App、微信等孕育而生,服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城市轨道交通与乘客的沟通窗口仍停留在实体客服中心(票亭),势必无法跟上当今社会高效的节奏。首次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智能服务模式,搭建全维度的综合智能客服平台,通过线上地铁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客服,将畅通沟通服务融入市民生活;通过车站线下乘客自助终端、智能客服中心等自助设备,车站现场逐步向"无人化"值守转变,形成"一站式"快捷资讯服务;同时设置快速客服响应体制,通知就近的现场工作人员"响应式"精准专项服务,同时辅以服务质量监控系统。提出乘客智能服务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新需求和社会技术发展,将传统以现场人工为主的模式向线上集中智能服务模式转变,节约车站运营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新的客服模式已在2019年10月广州智慧地铁示范工程中作为重点成果进行展示,系统运营至今效果显著,为广州地铁"十三五"新线建设及既有线网大规模改造推广积累宝贵的运营经验,也为国内其他城市乘客服务新思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