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高速铁路"三位一体"养修模式下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认清高速铁路工电供"三位一体"基础设施养修单位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要求,紧贴一线研发科研项目,完善管理框架,注重过程管理,以科技成果为高铁安全保驾护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回顾201O年铁路电务系统在安全生产、高铁建设、提高设备质量、加强通信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2011年全路电务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和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高铁持续安全为核心,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完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基础,提高设备质量,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保持电务安全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装卸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铁路集装箱装卸车作业安全水平,在阐述F-TR锁的结构、F-TR锁在平车上的布置,以及集装箱装卸时角件在F-TR锁上的运动轨迹的基础上,分析在集装箱装卸车时F-TR锁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按照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的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铁路集装箱F-TR锁装卸安全管理对策,即建立集装箱业务培训教育长效机制、构建集装箱装卸安全双重防控机制、强化集装箱装卸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集装箱装卸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4.
正1 2017年机辆工作回顾(1)突出基础建设,机辆安全保持总体稳定。牢固树立"万无一失"理念,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专业管理,机辆安全保持基本稳定。制定修订《动车组运用维修规则》等30项规章标准;落实"六项专业管理制度",组织专题调研,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对部分站段进行重点帮促,组织年度对规对标检查,进行"两严"执纪对标专项整顿,持续推进标准化创建工  相似文献   

5.
赵昕  杨红刚 《铁道货运》2009,(10):25-26
太原铁路局在深入分析影响货物装载安全关键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加大超偏载信息日监控分析考核力度、加强装载安全基础管理、加快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完善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做好超偏载整治工作,以保证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6.
总结2009年以来铁路货运安全工作,按照部党组对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和"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工作要求,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夯实货运安全基础,全面提高货运安全管理水平;完善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货运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解决货运安全突出问题;加强结合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扎实推进专项重点工作,确保铁路货运安全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确保高铁、旅客安全为重点,以风险源头解决、故障有效控制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基层、基础、基本功,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服务现场、服务运输为根本,从集约化生产、基地化检修、一体化考核、大数据管控四个方面,推动管理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8.
铁路货运系统坚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积极推进货运组织改革,强化基础建设,探索建立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从建立货运安全技术管理规章体系、完善货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货运安全和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加强货运集装化运输、加强货运技术创新力度等方面,分析国家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要求、货运安全技术发展政策、客户服务需求多元化、新技术新设备支撑条件等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提出国家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优化策略,即:健全货运安全技术管理规章体系、深化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促进铁路货运绿色发展、加强货运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推进货运安全技术管理创新和强化货装队伍素质提升,为国家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与运营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安全理论与实践保障重要性突显。为确保新形势下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安全运营,以高速铁路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人"为核心、以"装备"为基础、以"环境"为条件、以"管理"为纽带的高速铁路普适安全理论体系,以提高全路员工普适的主动安全意识为目的,并在运用维护实践中突出安全链条的观念与实践;从知识性、技术性和主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分析入手,同时兼顾员工的教育背景和岗位工作经验,在铁路局基层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搭建一套具有实用指导意义的基于普适安全理论的高速铁路员工培训体系以及确保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切实可行的培训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2):13-14
2011年是实施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高速铁路迎来了新的更大发展,在新形势、新机遇面前,铁路计量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围绕建立健全高铁安全保障体系的主线开展铁路计量工作,进一步加强铁路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各级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高速铁路检测及量值溯源技术研究,做好铁专量具新产品技术认证管理方式转换的衔接工作,提高技术机构能力和人员素质,适应高速铁路大发展、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的深入思考,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效能为目的,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开展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分析提出铁路局集团公司对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设计要求,介绍系统架构和系统12大模块:安全管理基础、安全监督检查、安全问题管理、安全考核管理、安全分析预警、安全应急救援、安全大数据分析、反恐怖防范、重大危险源、安全综合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台账资料等的主要功能。总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运用情况,说明系统能够推动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发展,使安全管理工作持续透明,促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落实,有利于稳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铁调度是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围绕人员、管理、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等诸多方面,建立起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的最佳匹配,提高高铁调度安全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场调研,总结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3种主要维修管理模式:分专业站段管理模式、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和"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梳理目前高铁工务、电务、供电专业结合部维修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比分析结合部不同维修模式。从成立结合部设备维修小组消灭结合部、融合规章标准、统一生产组织、实行联合考核、强化综合培训、推进科技创新6个方面,提出工电供融合背景下专业结合部一体化维修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路专用线在推进现代物流建设、提高运输效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强化专用线调车安全风险防控,针对铁路专用线调车作业环境和作业行为存在的安全风险,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2个方面分析调车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优化安全监控方式、健全班组管理机制、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开展风险研判和事前预想、协调改善作业环境等实施对策,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控制手段,不断补强安全基础管理,规范作业行为,强化过程控制,有效提升专用线调车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机务运营安全管理的角度,针对高速铁路运营初期存在的不足,分析强化机务安全管理的立足点,对高速铁路运营机务安全管理提出了有益的思路与强化管理对策,以确保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铁路体制深化改革,运输组织不断优化,2017年发布实施的《铁路运输调度规则》(高速铁路部分)部分条款已不能完全适应运输调度工作的实际,需要修订。在分析修订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修订的主要原则、主要内容和主要条款。通过修订,规范了CTC区段列车调度员作业、施工邻线限速等关键问题,完善了三级调度指挥体系,补充了信息化等调度基础内容,强化了调度作业安全,为调度日常运输生产指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及综合交通运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对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需求进行分析,提出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保护、强化保护、协同保护3层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通过实施工程项目和系统实验室建设,完善了该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安全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宇  蒋大明 《中国铁路》1998,(12):14-16
介绍了高速铁路安全保障方面的特点及国外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对我国建设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系统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重庆车务段专用线安全管理存在的安全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加强路企双方的联劳协作;强化专用线安全关键作业控制等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围绕青藏铁路运营期在保证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稳定、安全、可靠,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完善卫生保障体系保持"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传播"等方面工作展开论述。重点介绍多年冻土区路基运营维护技术、运营期环境保护技术、运营期卫生保障体系等运营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总结高原铁路运营维护管理体系在运营安全及管理,移动、固定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效果。青藏铁路运营维护暂无可借鉴的高原铁路维护管理经验,在运营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完善高寒高原铁路维护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