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音     
《汽车导购》2005,(5):9-10
“我们都很强调执法以人为本.其实说的是执法以守法人为本.是对守法人的尊重。很多人认为交通民警设‘陷阱’执法.这首先要看所谓的‘陷阱’周边道路交通设施是否全面、合理、准确。如果设施完善,那就不是交通民警设陷阱,而警察纠正和处罚的对象肯定是违法者。如果这样的情况下不处罚违法人,就是对守法人的不公正和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2.
3 道路交通标线 3.1欧洲路口渠化的特点 欧洲城市路口渠化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停止线前方的禁止变换车道线(渠化段)比较短,交通参与者交通守法意识比较强,机动车辆在进入路口时按顺序排队等候,不存在违章并线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我国各类机动车数量急增,道路安全、畅通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驾驶人文明守法意识却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当前汽车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一,英国停车管理制度与执法机构 英国停车管理部门主要有“交通警察“和“当地政府委员会”两个部门负责。在《道路交通法案(1991年)》颁布以前,几乎所有的停车违章均由交通警察负责.停车违章被认为是刑事犯罪.由刑事法庭进行裁决。但是《道路交通法案(1991年)》对停车违章管理进行了“非刑事化”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停车管理的大部分权限由交通警  相似文献   

5.
公安交通非现场执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非现场执法模式概述1.1非现场执法模式开始在北京查处交通违章行为的背景 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汽车消费意识逐渐深入市民心中,北京逐步进入了汽车城市的时代。到2002年底.北京市机动车已达到1899万辆,截至2003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已突破200万辆.道路交通流量平均每年增加10%以上.二、三环路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量已处于超饱和状态.车与路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参与  相似文献   

6.
北京、杭州等大城市近日将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作为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记者认为,由乱到治,尽管一开头是非常艰难的,各方矛盾也会很尖锐,但是这一社会改变方向一定要肯定,这是有助于全国一盘棋推动公民守法意识和交通文明建设的好事,需要像整治酒驾一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目前,各地针对"中国式过马路"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对不听劝阻、带头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者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4,(12):19-19
2012年7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明确提出,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汽车企业、行业协会、社区、学校和单位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交通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话说车道     
<正>车道意识,是交通工程师、交通规划师和交通管理者都应该建立的基本技术意识,并且要通过教育、引导(标志标线)、执法等手段把这种意识传递给每一位道路使用者。系统性地缺乏车道意识,会导致很多道路规划错误和交通控制错误,进而形成无法破解的交通难题,特别是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驾驶人在有限交通管理资源难以兼顾的重点领域之外的“灰色地带”,违反国家交通法规的驾驶行为,称为城市交通“灰色违规”驾驶行为.“灰色违规”驾驶行为已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剖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灰色违规”驾驶行为内涵进行界定,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提出应对”灰色违规”驾驶行为的对策框架.以国内外不同城市及不同车型的随意变更车道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随意变更车道行为的发生与车辆类型与道路交通状况关系密切,并且,该行为严重妨碍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秩序,影响道路通行效率,降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因此,建议我国在实施严格交通执法的同时,完善违规驾驶行为的科学应对体系,有效构建我国的安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09,(5):60-60
因电动车交通违法而造成的事故越来越多,交管部门表示,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除了与一些厂家擅自提高电动车车速有关,而骑行者守法意识薄弱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点滴的进步,累成文明拾级而上的基石。回首2015年,文明交通发展进步的铿锵足音,奏出了怎样的交响乐章?安全,是建设文明交通的第一要义。过去一年中,忧与喜同在。经过持续多年努力,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实现了稳中有降。从许多地方的情况来看,2015年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守法出行、文明出行意识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交通执法队伍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交通执法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改善交通执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冯丹  杜金逵 《交通科技》2011,(Z1):83-85
水环境治理长期存在着"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两高一低现象,本文针对船舶垃圾污染物接收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需要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明确船舶垃圾交付相关管理规定和收费标准,提高对船舶垃圾交付的现场监管力度,并对船主从经济角度给予实惠和执法上给予警示。  相似文献   

14.
解读一:执法必须用规定用语 今后,交通警察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如检查违法机动车驾驶人,处罚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并采取强制措施等,都必须使用指定的执法用语。比如,告知交通违法行为人应享有的权利时,交通警察必须说:“你有权陈述和申辩。”如果交通违法驾驶人拒绝签收处罚决定书时,交通警察必须说:“拒绝签字,法律文书同样生效并视为送达。”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汽车与安全》2016,(1):37-37
为积极适应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近年来,公安部在全国政法机关率先部署开展了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工作。本期专题从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管理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及一线交警实际执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等几方面展开,介绍了执法记录仪在调查取证、还原执法过程、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的审批决定等环节的重要作用,以期敦促广大交通执法者增强执法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树立在受监督状态下开展工作的新常态,有效维护当事人和执法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升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06,(1):77-77
为规范交通警察在道路上的执勤执法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进一步维护交通参与者和交通警察的合法权益,公安部日前出台了《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对交警文明执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于今年的1月1日正式实行。  相似文献   

17.
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了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动因。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影响,构建了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研究表明,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低危险的,40.2%的人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在主观规范上,大部分的受访者认识到违规行为是不应该的,但同时有5成的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交通行为,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在认知行为控制上,调查表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较多,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违规行为的。最后,提出了行人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即提高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以及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完善行人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0,(4):70-70
为防止酒后驾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反弹回潮.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廊坊辖区大队严格要求执勤执法民警对酒驾“零容忍”.注重发挥仪器快速.准确检测的优势,安全及时拦截检测可疑车辆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专项交通执法计划和综合性交通执法计划都可以基于多波次执法模式进行开发。多波次专项交通执法计划开发较早,并且国外许多交通执法机构通过开发这些计划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不过,多波次综合性交通执法计划开发与实践经验较少。本项研究将归纳美国针对"驾驶时不使用安全带""驾驶时使用手机"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发的多波次专项交通执法计划的实践经验,以及浙江省针对"三乱两驾一牌证"开发的"多轮次/多波次"综合性交通执法计划的实践经验,分别针对多波次专项交通执法计划和多波次综合性交通执法计划探索开发思路、提出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交警执法部门加强了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与执法力度。文中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中驾驶员违反信号灯的具体原因,提出了一种智能交通信息装置设计方案,以降低"闯红黄灯"违法现象、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