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用汽车》2012,(8):76
<正>日前,"亚欧快速汽运物流新丝路"发布会在新疆伊宁二类口岸召开。当天,6辆满载货值300万美元中国商品的国际汽运货车从伊宁二类口岸出发,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俄罗斯莫斯科后,直达欧盟,一路上货物不必停留中转。这标志着"中国新疆伊宁-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俄罗斯莫斯科-欧盟"绿色国际大通道正式开通。据了解,这条国际汽运快线由伊宁口岸主体公司伊犁宝加捷国际物流公司与法国科麦思控股公司共同建设。近年来,我国与中亚、俄罗斯、欧盟的国际贸易量快速增长,但物流方式以海运为主,运输周期较长。以往中国商品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欧洲,必须在阿拉木图落地中转。因此,国内众多大型出口企业迫切需  相似文献   

2.
《公路》1983,(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工建团,二十年来在伊犁地区先后修筑了伊-昭公路、○五O三公路、O六O三公路、察-多公路和几条林区公路,总长度一千多公里,并同时建造了各种桥梁一百多座,为贯彻"屯垦戍边"的战略方针,支援边疆四化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图为该团在喀什河上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海格客车的起步市场是旅游客车,而公路客车的产品则稍显不足,经过持续几年对大型公路客车的研发投入,今天的海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海格客车此次北京客车展共带来了首款智慧节油客车KLQ6122KA、公路旅游客车KLQ6122BA、气-电混合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频发的地质灾害给公路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急需探索准确、灵活的自动识别技术。实景三维技术以其对地形、植被的全面把握能力已逐渐成为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提升公路地质灾害识别自动化程度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精度较高的实景三维技术-倾斜摄影,结合三维模型构建、机器学习、虚拟现实仿真模拟等关键技术,构建"影像采集-模型构建-指标提取-样本训练-实景展示"公路地质灾害识别流程,将极大地推动防灾减灾技术更新换代,为结合激光雷达和空天地一体化检测平台,提升公路地质灾害自动化程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4-16日,广东省公路学会联合山东、辽宁、湖南、湖北、上海、香港公路学会、澳门工程师学会主办的"五省一市二区"公路交通技术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为"桥梁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贾绍明,广东省科协学会学术部调研员胡勉等领导嘉宾及来自各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部门的领导及技术人员,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速公路护栏的安全性能,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会议纪要精神,广东省公路学会于2015年2月9日在广州组织召开了"A级波形梁护栏防护性能分析和新产品研发"成果验收会。以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陈永耀教授级高工为组长的专家组成员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站、有关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和项目  相似文献   

7.
2013年,蝉联两届公路全锦赛的冠军车队五羊-本田幼兽王车队正式更名为五羊-本田赛车队,同时,这支代表了中国公路赛车最高水平的车队也开始进军亚洲赛场,他们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能够代表中国参加亚洲"梦想杯"的比赛,对于任何一支车队来说都是一件殊荣,而对于五羊-本田车队来说,它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经营性公路桥梁PPP项目科学合理的利益调节与风险分担机制,首先按照"动态检验-判断是否进行调节-利益调节-检验利益调节结果"的模式,构建了利益调节机制;其次,在建立修正shapley值法风险分担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分担机制;最后,以某经营性公路桥梁PPP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为解决经营性公路桥梁PPP项目利益调节和风险分担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当全国公路战线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全力以赴抗洪救灾,力争为全面完成今年公路建设任务而努力奋战的时候,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时期的第一个国庆节.特-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贺和慰问;并借此机会向读者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和今后十年加快公路建设的一些构想,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来为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献计献策.只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把今后10年的公路建设搞好.  相似文献   

10.
<正>阳春三月,正值大地回暖,万物生机盎然之际,由河南省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公路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公路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白俄罗斯道路建养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河南高远路业集团承办的以"创新与推广全过程公路养护技  相似文献   

11.
<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使各从业单位技术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2014版标准"的修订内容,受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委托,广东省公路学会2015年4月9~10日在广州举办《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宣贯培训。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贾绍明、广东省公路学会理事长陈冠雄以及各地级以上市交通运输局、省公路局、地方公路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省六盘山片区重点交通扶贫项目——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近日全面建成通车。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S204线)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变通建设扶贫规划(2011-2020年)》中的省级公路之一,同时也是青海东部城市群"六横六纵"对外综合运输通道中的第四纵——天祝—乐都—化隆公路,即互助扎隆口—乐都碾伯镇—化隆巴燕镇—循化街子镇—同仁段的组成部分。扎碾公路  相似文献   

13.
为取得公路货运网络的规模经济,提出采用共同配送模式来优化公路货运网络。针对已有运输网络设计模型中对运费函数和路径选择分析的不足,提出包含分段费用函数和最短运输路径选择的公路货运枢纽网络设计模型。通过实例计算,采用共同配送模式的公路货运网络中的货物周转量比采用传统的"点-点"网络模式中的货物周转量增加38.07%;而前者的干线公路运输费用却比后者下降了26.48%。结果表明,采用共同配送模式有利于实现公路货运网络的规模经济,文中提出的运输网络设计模型能较好用于公路货运网络优化中。  相似文献   

14.
公路养护管理是交通公路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二五"期间,广东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展望"十三五"之际,有必要对广东省"十二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为后续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晓娣  李会驰  赵君黎 《公路》2021,(1):162-16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现已发布,并于2020年4月1日实施。该规范是对《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的修订,此次修订着重在贯彻"绿色发展"、体现质量安全和完善计算参数等几个主要方面。对规范修订背景、工作过程、主要修订内容及相关测试验证情况进行介绍,供广大使用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99,(9)
亚洲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青海省大圾山公路隧道,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于1999年8月18日通车.大坂山隧道位于国道227线(西宁-张掖)西宁市大通县与海北藏族自治洲交界的祁连山支脉大坂山越岭地段.国道227线古为"丝绸之路"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连312国道(上海-伊宁)、南接109国道(北京-拉萨)、沟通青海海北地区与甘肃"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大饭山隧道正洞长lppny宽8.sny净高4.guy两端接线长2852m,路基宽8.5m,路面宽7us并有7孔3()的大桥1座。隧道南口洞门处路面中心标高3792.75m,为目前亚洲海拔高度最高的公路隧道.工…  相似文献   

17.
<正>为更好地推广科技成果,使交通公路从业人员了解、掌握《桥梁挤扩支盘桩》(JT/T855-2013)的相关内容,推动"桥梁挤扩支盘桩技术"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广东省公路学会于2017年8月8~9日在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举办挤扩支盘桩技术交流及现场观摩活动,广东省公路学会陈冠雄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闻(喜)-垣(曲)高速公路设计为例,介绍如何在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环境设计建设"画卷中的公路"。  相似文献   

19.
陈远川  陈洪凯 《公路》2012,(10):1-10
山区沿河公路的不良地质多发路段占公路里程比例高,是公路工程防灾减灾学科的重要方面。为了在公路养护和管理部门中推广未雨绸缪的地质安全观,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引入"公路地质风险"的理念,并对地质风险及相关重要术语进行了科学界定;在总结已有地质风险分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山区公路破坏的受力特征,系统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及其力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的易发部位和抗毁措施。把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分成"推挤"、"牵拉"、"冲"、"淤"、"渗"等5大类型,可供深入地研究公路地质灾害形成的力学机制参考。提出的各种地质风险类型的易发部位和抗毁措施可为山区沿河公路减灾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今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背景,结合我国"十二五"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的要求,本研究对绿色公路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别从绿色公路"碳补偿"绿化带与"碳中性"服务区设计、公路水环境敏感区绿色施工体系和绿色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全程动态跟踪技术与效果评价三方面,确定了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公路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公路服务设施低碳节能技术与应用,建立了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体系,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