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针对半填半挖式路基对柔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结构的影响,文章建立了平面应变有限元响应模型,研究了不同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的附加应力分布情况,建议使用柔性基层或设置级配碎石底基层以减小基层层底的附加应力;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建议减小基层的厚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2.
半柔性路面是指在使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大孔隙基体路面中灌入以水泥为主要成份的特殊浆剂而形成的路面,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二者之所长。它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性能,抗滑性能均优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具有耐油污,可着色等特性,本文介绍了半柔性路面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国内外应用情况,为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推广半柔性路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半柔性路面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灌浆沥青砼路面是一种新型的半柔性复合型路面结构,由于水泥胶浆的灌入,使路面兼具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的特点,大大改善了路面的高温使用性能.针对半柔性复合型路面20%、25%和30%三种空隙率的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灌浆前后的马歇尔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研究,验证了半柔性路面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水泥灌浆沥青砼路面是一种新型的半柔性复合型路面结构,由于水泥胶浆的灌入,使路面兼具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的特点,大大改善了路面的高温使用性能.针对半柔性复合型路面20%、25%和30%三种空隙率的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灌浆前后的马歇尔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研究,验证了半柔性路面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半柔性路面混合料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柔性路面混合料通过骨料之间的相互嵌挤作用和水泥胶浆的自身强度,大大提高了路面抵抗荷载作用的性能.半柔性路面是一种既保留沥青砼路面全部使用品质,又具有水泥砼路面部分性能的路面结构型式,同时具有耐油污、可着色等特性.笔者以广汕公路吉隆试验路为例,阐述半柔性路面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半刚性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因其结构强度较高,荷载分布能力良好,水稳性可靠以及施工成本低廉,目前为现代高速公路、高等级路面普遍采取的路面结构型式。习惯上把由半刚性基层组成的沥青路面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简称半刚性路面)。  相似文献   

7.
季亚萍  卢炜 《交通标准化》2013,(24):148-150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在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胶浆而形成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的复合路面.鉴于此,采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基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分析反映路面性能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半刚性基层是采用水硬性材料(又称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各种集料和土类.并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路面基层结构: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结构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强度和刚度较高、路面平整度好、噪音低,行车舒适、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工程投资较低、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及半刚性基层材料自身原因导致路面开裂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深入了解半刚性基层特性及半刚性基层路面裂缝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动荷载引起半刚性路面结构的破坏问题,采用竖向静载及半正弦波动荷载加载,利用有限元数值法对动载作用下路面各结构层竖向位移和竖向应力分布规律与静力学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动荷载条件下,半刚性结构的竖向位移及竖向压应力较静载相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车速的增加,路面的最大弯沉及竖向应力都将减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半透式路面结构的特性及优点,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据有关半透式路面结构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尝试与探讨表明,在城市道路中采用半透式路面结构在技术上可行,同时设计简易、施工方便、工程费用增加不大,因而在我国多雨地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强度的多种路面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砼板中的应力变化 ,以探讨引起砼路面破坏的力学机理和因素 ,其结果表明 :各结构层的强度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将引起砼路面板的应力显著变化 ,结构不合理和施工质量差是引起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避免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沥青路面结构参数均不变的情况下,基于BISAR3.0软件,通过调整路面基层的模量来研究整个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应变和弯沉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沥青路面基层模量的变化对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影响,对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参数,作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热学及气象学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CFX建模分析热反射涂层路面、普通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等3种路面的温度场,表明反射率越高,路面表面温度越低;反射率为51%的热反射涂层路面较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最大降温值分别为9℃和3℃。同时对这3种路面温度进行了实测验证,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永久性路面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半刚性基层路面和永久性路面的设计理念、结构特点、结构层功能和材料性质,并考虑中国国情,可总结出半刚性基层路面和永久性路面两种路面结构型式的适用条件:半刚性基层路面较适合少雨地区,季节、昼夜温差变化较小地区,以及小交通量、以客运为主的轻栽道路;永久性路面对大交通量、以货运为主的重载交通以及多雨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类型,但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的相对滞后使得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分析沥青路面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设计、施工和路面维护三个方面入手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助于抑制或减少沥青路面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路面的表面纹理与抗滑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凝土路表纹理构造是影响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简要分析混凝土路面湿摩擦机理和路表构造特性的基础上,全面介绍拉毛、压槽、刻槽等改善路表纹理以增加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一般方法和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他混凝土路表纹理改善的新方法,可为我国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研究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虑碎石基层横观各向同性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碎石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评价其使用特性,运用状态空间理论,基于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弹性体系理论解,使用路面结构分析程序ANISOLAY-ER,对基于土基和碎石类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5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三层体系设计诺谟图,并对一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进行了程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考虑沥青路面关键性设计指标的情况下,对于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沥青层底部拉应变和路表弯沉都普遍比容许值小50%左右,其控制设计指标主要为路基顶部的压应变,车辙为其主要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8.
景彦平 《交通标准化》2008,(19):139-142
针对沥青路面裂缝对路面寿命造成的严重影响,对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沥青路面破损率评定的新方法,对节约资源、节约资金、提高道路养护质量、延长沥青路面寿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云飞 《交通标准化》2009,(15):145-147
在借鉴国外水泥砼路面使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的优点,开展柔性复合面层和透水砼基层的研究,可达到既提高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又提高路面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排水混凝土基层提高路面的水稳性和耐久性的目的,从而形成新的路面结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介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综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变化规律。影响反射裂缝的因素可分为路面结构材料特性、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路面结构荷载特性、路面结构层之间结合状态和反射裂缝长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