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月6日19时,一艘装载了650吨水泥管材的货轮“金虹36号”不慎搁浅在珠海三灶镇浪花滩海域,船体逐渐侧翻,船上8名船员遇险,情况十分危急!事故发生后,珠海边防支队立即派出马骝洲水检站和三灶边防派出所官兵救助。因事发海域是当地著名的“风口”,当时风力高达8级,边防快艇多次试靠搁浅货轮救人都无法成功。  相似文献   

2.
走近破冰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前苏联制造出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它的动力心脏是核反应堆,用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螺旋桨推动航船。核动力破冰船如果带上10千克铀,就相当于带上2.5万吨标准煤,可以在远离港口的冰封海域里常年作业。俄罗斯“胜利50周年”号核破冰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于1989年动工建造,造船厂位于俄西北部的波罗的海造船厂,1993年下水试运行,在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正式竣工。“胜利50周年”号是俄罗斯的第八艘核破冰船。由于资金问题,该船的建造工作一度搁浅。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搁浅船舶的打捞,计算了船舶扳正过程中搁坐力和纵倾角的变化,分析了船舶舱室内的自由液面在搁浅船舶扳正过程中的作用。根据搁浅船舶的受力特点,建立了其力学模型。针对传统搁坐力计算方式的缺点,利用 GHS 软件模拟搁浅船舶的扳正过程,并以某搁浅船舶为例,求解该过程中各搁坐点的搁坐力、总搁坐力、横倾角和纵倾角。通过仿真模拟,比较了船舶不同搁浅状态的扳正过程,分析了搁坐点位置、吃水、船体型线和船舶重力分布对搁浅船舶受力和姿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搁坐点位置相对分散或船体吃水较深时,船体的纵倾角变化相对较小,变化量为其他类型的0.1%~2.0%;搁坐点关于船舯非对称产生的总搁坐力变化量相对搁坐点关于船舯对称产生的总搁坐力较小,前者变化量为后者的35%~65%;舱室内自由液面的存在加大了搁浅船舶打捞的难度,因此,在制定打捞方案时应该着重考虑其影响;施工过程中也应控制搁浅船舶翻转的速度,避免阻碍扳正工作或对船舶产生进一步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碰撞和搁浅是构成船舶海事中最主要的两大类事故,从多年的海事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搁浅事故的发生率和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几乎都与碰撞事故相当。随着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和船舶周转量的增加,尤其是大型油轮的大量投入使用,船舶搁浅事故的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对于船舶搁浅事故的关注和研究程度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有关于高速船对突发载荷的结构响应的近期研究,评述了世界各国对高速船的碰撞,搁浅,冲击,爆炸等突发载荷时结构的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动态。文中对采用FRP复合材料或夹心析制造的高速船方面的研究作了特别的关注和研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深水航道船舶通航安全风险的科学应对措施,文章对深吃水船舶的搁浅风险展开研究,结合船舶下坐、纵倾、横倾对船舶吃水的影响,通过蒙特卡洛概率仿真法探讨不同航速下的船舶搁浅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船速越大船舶的搁浅概率就越大,同样水深和船速的情况下,船舶尺度越大搁浅概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可通过船速的限制来有效降低船舶搁浅风险,对于大尺度的深吃水船舶可以通过减载、降速和拖轮护航相结合的方法来确保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某轮在北海港进口航道搁浅后盲目用车和第一次用拖轮协助脱浅失败的教训及第二次用拖轮协助脱浅成功的经验,说明船舶搁浅后不能盲目采取脱浅措施及使用拖轮协助脱浅,提出处理搁浅事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破损船体剩余极限强度的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船体发生碰撞和搁浅破损后,其剩余有效剖面是非对称的、船体还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的实际情况,采用逐步破坏分析方法计算破损船体在不同倾斜情况下的剩余极限强度,避免了已有研究中按直接法计算时,对破损船体仍按正浮时的应力分布假定的问题.计算了多种船型在各种不同的破损情况下破损船体的剩余极限强度,给出了一条实船的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12月4日,阿根廷一艘载有122人的邮轮在南极海域触礁搁浅。经智利军方紧急营救,船上包括6名中国人在内的人员全部脱险。  相似文献   

10.
碰撞和搁浅是构成船舶海事中最主要的两大类事故,从多年的海事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搁浅事故的发生率和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几乎都与碰撞事故相当。随着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和船舶周转量的增加,尤其是大型油轮的大量投入使用,船舶搁浅事故的性质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大倾角搁浅船舶扳正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大倾角搁浅船舶的扳正过程中,计算了难船扳正力、横倾角和吃水。根据搁浅船舶的受力特点,建立了其力学模型,分析了扳正过程中横倾角、吃水、入泥深度与海底泥土性质对船体的影响。利用GHS软件模拟搁浅船舶的扳正过程,以某搁浅液化气船舶为例,求解了其扳正过程中船体扳正力、总搁坐力、剪力、弯矩和转矩,比较了难船不同扳正方案,分析了难船的扳正方式、搁坐位置、上层建筑与储气罐对难船打捞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扳正过程中,3个方案的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最大扳正力相差较大,差值为9.1%~20.0%。搁坐力、剪力和弯矩均在横倾角为-55°~-50°时达到最大值,船体虽然在该阶段不需加载较大的扳正力,但仍应该注意船体的受力情况。在横倾角为-120°~-100°时,转矩变化非常剧烈。弯矩和转矩均出现了反向变化的现象,威胁船体结构的安全,扳正中应该谨慎处理。选择合适的扳正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扳正力施力点的位置和扳正过程对船体与环境安全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
单点搁浅船舶脱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单点搁浅船舶情况的分析,确定船舶脱浅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脱浅方法。  相似文献   

13.
春燕 《广东交通》2009,(6):33-33
11月19日12时40分,一艘名为"金龙313"的货船在北纬22°02′823″,东经113°39′54″位置触礁搁浅,船舱进水后,船上10名船员弃船转移到附近的一座荒岛上,至11月21日食物已经耗尽,再加上低温、大风天气,船员们难于再坚持下去,于是请求救助飞行队直升机前往救援。  相似文献   

14.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3亿吨至61亿吨,而国内可供量却只有1.8亿吨至2亿吨,缺口达25亿吨至41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0年的31.0%。到202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与目前美国58%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水平相当。由于中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普遍下降,不少港口企业甚至破产。茂名市港口生产在30万吨级单点浮筒停产大修的情况下,港口吞吐量逆势上扬:今年第一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487.9万吨,同比增长8.27%,其中煤炭完成17.5万吨,同比增长12.57%。港口生产稳步增长,企业增收增效,港口经济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3月11日下午,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沂水交警大队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辆重型半挂货车停在应急车道内。经检查,该货车核载35吨,实载38.7吨,民警随即对该违法车辆进行拍照固定证据。没想到的是,每当民警拍摄驾驶人及车辆时,该违法司机毫不在乎,一边手拿过磅单摆着Pose(姿势),一边问民警:“这样可以吗?”真让民警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几年来电力工业的发展,仍以燃煤的火力发电为主。由于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粉煤灰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全国排灰量由1985年的3768万吨增加到1995年9936万吨,平均每年约增加560万吨,相应地冲灰用水量和储灰场地均要大量地增加,对于我们这个水资源缺乏,耕地人均占有率很低的国家来说,粉煤灰的处置及利用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同时,粉煤灰处置得好,对于环境的保护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浅谈一下粉煤灰在填筑高速公路路基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逐步破坏法编制了破损船舶计算程序,采用ABS的破损模型计算了一条集装箱船碰撞与搁浅下的剩余极限弯矩。计算了这条集装箱船基于极限强度的剩余强度指标,并对该船舶碰撞与搁浅下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得出了结论对破损集装箱的救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依据《郑州市公共交通对郑州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评价研究报告》,“十一五时期”,郑州公交客运量达到36.1亿人次,公交运营里程达10.9亿公里,公交行业实现的增加值为213亿元,公交行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的增加值达86.2亿元。公交行业的运营,减少机动车出行油耗114万吨,价值约89亿元;减少CO2排放576.4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3.4万吨;到“十一五”时期末,节地面积达210.7万平方米,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了75.3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在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占大气污染的60%-70%。据研究资料统计,在上世纪70年代全世界作为人为污染源一年间向大气排放的一氧化碳的总量为3.59亿吨,其中由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为2.25亿吨,占一氧化碳总量的63%。机动车也是铅排放量的一大来源,估计大气中有80%-90%的铅是由于含铅汽油燃烧所排放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