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聚焦道路客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推进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源配置改革和监管制度改革,着力提升道路客运发展质量、服务效能和综合治理能力。在提升道路客运综合服务能力方面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和包车客运。积极引导并规范开展通勤班车(包车)、旅游客运专线、机场或高铁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业务。支持道路班线客运剩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一直是客运市场的短板,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加强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监管、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的出行服务势在必行。2月26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印发2015年"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方案的通知》(交运发[2015]23号)。《通知》中指出,要加强对农村客运安全的监管。要加强联合整治,严厉打击农村客运违规经营行为;严格农村客运班线通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17,(11)
正"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大多数人都听过,但"共享互联网客运系统",大概只有道路运输行业人士有所耳闻。据了解,这是一款基于Saa S的移动互联网综合客运服务平台,在中交出行的技术支持下,道路客运企业搭建自主品牌的互联网平台,融合开展汽车票、定制班线、城际约租车、定制通勤班车、网约车、出租车等网上预约出行服务。15年的道路客运行业从业经历,让他对行业充  相似文献   

4.
<正>从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联席会议上获悉,今年苏、浙、沪三省市将开展跨省市短途班线公交化运营试点,苏沪间首条跨省公交化班线有望于年底开通。在此次会议上,三省市交通主管部门明确长三角地区跨省市公交车今年将正式试点运营,力争开通一条毗邻地区公交化班线。以往短途客运班线仅是“站到站”,旅客到站后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全国各地铁路线路的逐渐成网,中短途旅游市场的公路客运规模网络节点、密度的增加将有效实现与高铁、动车接驳的班线,大幅度提升客车的市场占有率。现今,人类的出行无论长途抑或短途变得愈加便利、频繁。据了解,2020年,全国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随着全国各地铁路线路的逐渐成网,中短途旅游市场的公路客运规模网络节点、密度的增加将有效实现与高铁、动车接驳的班线,大幅度提升客车的市场占有率。正因如此,对公路客运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31号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2017年道路客运行业的工作定下了主基调,那就是——转型升级。而对于那些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的道路运输企业而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转型升级都已成为无法避免的主题。《意见》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衔接顺畅、服务优质的道路客运服务体系。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着创新  相似文献   

7.
旅客空间运输联系特征能够为区域客运组织与旅游交通规划提供依据。基于云南省旅游客运包车和公路班线客运的实际数据,分别获取了旅游客运和班线客运的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并对两者进行了耦合协调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讨论了旅游客运和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耦合特征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客运组织与旅游交通优化对策,并以云南省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旅游客运空间运输联系强度随距离增加有明显的衰减效应,且圈层结构显著、表现出向心强联系特征;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呈高度极化和点状圈层特征,是以昆明为核心的轴-辐结构和核心-边缘结构;昆明旅游客运与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的耦合度为0.84,耦合协调度为0.69,居全省首位;低度耦合、低度协调的运输线路包括昭通-曲靖、曲靖-普洱等,占比达66.67%;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提升旅游客运与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耦合程度的基础。最后,针对较低耦合-较低协调、低度耦合-低度协调的5座城市和53条运输线路,提出了改善对策:当旅游客运联系强度大于班线客运联系强度时,旅游客运需求较大,应尽快规划开通直达景区的定线旅游客运。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拟具有轮回特点的客运经营模式,并与单一班线的经营模式进行对照,根据客运市场的要求及乡镇区间客运的需要,对城乡客运班线经营项目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海南城乡客运轮回经营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班线定站合理性规划直接影响公路旅客出行的便捷性及公路客运系统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公路旅客运输班线属性判定基础上,对集约化班线与均衡性班线分别配置初始定站方案;以合理利用客运场站资源为目标,优化初始定站方案,形成系统最优配置方案.本文根据不同班线的特点采用相应的配置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便于在实际定站工作中应用,为科学定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客运枢纽班线配置问题,对班线组织和配置方法进行研究。在考虑公路客运枢纽布局的基础上,探讨了客运班线的组织和配置原则,提出班线组织主要是协调集约化和分散性两种需求。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宏观配置方法结合场站体系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各类型场站班线配置策略;以宏观配置策略为指引,微观配置方法通过建立分区客流预测模型,依据各交通小区到各目标客运站的出行时间和最短路原则,确定各客运站对该类班线的市场划分情况,将该类班线的运力分配到各个客运站,使得总出行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北京道路交通诸多热点值得关注:新增公共电车、汽车和境内长途汽车2 000辆; 2004年底以前,4 000辆巴士公共汽车和城市铁路全面实现IC卡收费;鼓励客运企业提高车辆档次,全市客运班线高级客车比重超过30%;统一高速客运班线车辆车身装饰;制定《北京市超大型物件运输若干意见》《省际客运班线服务质量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公路养护市场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研究探索使用小型厢式货车替代货运人力三轮车;利用小型厢式货车开辟市区快运市场……  相似文献   

12.
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革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客运班线公交化后票制、票价如何制定是决定经营者利益与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两者之间是否平衡的关键。通过分析不同乘距乘客的比例情况确定营运线路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优票制,同时,考虑客运班线原有经营模式的盈利性质,在利用拉姆齐模型计算基本票价的基础上,以班线原有平均收益率作为政府补贴的基本计算标准,考虑到政府补贴的有限性,提出了补贴超出标准情况下的票价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金光 《驾驶园》2007,(7):63-67
随着客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交通运管部门的引导下,一些实行班线承包经营的客运企业,开始着手收回部分班线的承包权,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化经营(也有称之为公车公营).  相似文献   

14.
程红 《驾驶园》2012,(12):37
根据《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危险品运输车辆、班线客运和旅游包车的入网率达到90%。在此背景下,作为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两个行业标准,"双合规"已成道路客运企业实施车辆动态管理的必然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在全国210812起道路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货车辆肇事就有50296起,占23.9%。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货车肇事的事故23起,造成390人死亡,分别占85.1%和86.5%。  相似文献   

15.
每个试点省份可选择不超过3家骨干客运企业作为本省接驳运输试点企业。申请接驳运输试点的客运班线原则上应为主要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800km以上的长途客运线路。2012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运发[2012]784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决定自2013年1月20日起,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13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我国公路客运站现行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加强客票附加费的征收及管理;应用市场经济规律管理客运市场,使站埠建设面向市场,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等加强客运站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专递     
正宏观·国内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全国道路客运、危货运输安全生产整治实施工作的通知》2014年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道路客运、危货运输安全生产整治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深入整治道路客运安全问题,开展长途客运车辆调查摸底工作,严格落实凌晨2-5时停车休息制  相似文献   

18.
2021年6月17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公布了《道路客运车辆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交运规〔2021〕2号,下简称《目录》).为便于各地道路客运经营者、广大旅客更好的理解《目录》相关内容,交通运输部门、公安机关做好贯彻实施工作,有关部门就《目录》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作了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规范旅客携带和托运物品管理,切实保障旅客乘车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20 年第17 号) 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和国务院安委会工作部署,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在总结铁路、水路、民航等领域经验做法基础上,充分结合道路客运特点、旅客出行需求和地方实践,按照"安全第一、兼顾方便,疏堵结合、分类施策,有效衔接、易于执行"等原则,制定了《目录》.  相似文献   

19.
郭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45-247,278,332
客运运力与运量的平衡发展是城市道路运输系统优化的重要目标与评价标准之一。运力增长与运量增长的特性不同,运输供需的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常态的,城市道路公交、班线客运和出租车客运因此均存在与运输需求相匹配的运力投放控制的问题。该文通过对运力调控进行研究,研制决策参考模型,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模型的测算结论增减运力,对完善道路客运市场秩序、保证公众和经营者利益、避免运输资源不足和过度闲置,以及建立和谐的旅客运输系统都很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基于预测反馈的城市公共交通协调调度系统,利用相关终端获取实时的客流数据,对各站点的运量需求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初步的班线调度策略,以群组为单位,对联系较为紧密的各班线的调度策略进行协调,得到各班线均能接受的优化的调度策略,从而使各站点、班线和城市整体的客运能力和适应性均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