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勇成 《中外公路》1998,18(6):48-50
文中论述的路面混凝土二次投料裹砂石法搅拌技术,可以改善水泥的分散性,提高路面混凝土质量和耐久性,同时也改善了我国路面混凝土施工中传统的一次投料搅拌落后工艺.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凝土强度破坏常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情况,指出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用新的二次搅拌工艺改善混凝土界面区的结构和性质,可提高混凝土性能。剖析了二次搅拌的机理,并与传统搅拌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次搅拌改善了混凝土界面的微观匀质性;减少了水泥颗粒的团聚现象,提高了水化程度;改善了混凝土界面区的水化物分布状态,综合提高了混凝土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次投料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与抗渗性等试验以及扫描电镜照片对混凝土的强度形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砂浆法搅拌工艺能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路面高质量混凝土裹砂石法施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勇成 《国外公路》1998,18(6):48-50
文中论述的路面混凝土二次投料裹砂石法搅拌技术,可以改善水泥的分散性,提高路面混凝土质量和耐久性,同时也改善了我国路面混凝土施工中传统的一次投料搅拌落后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传统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发动机转速与搅拌筒转速的关系,探析了目前最先进的可解决搅拌筒恒速控制的技术,即对目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搅拌筒的恒速控制技术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连续式振动搅拌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该装置在稳定土和水泥混凝土的匀质性及强度以及功率与噪声等搅拌性能方面进行了测试,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整搅拌工艺,研究了其对大吸水率骨料混凝土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调整搅拌工艺后,大吸水率骨料混凝土混合料的初始坍落度略微有所增加,坍落度和扩展度经时损失显著得以改善,静置1小时后坍落度仅损失10 mm,各龄期强度相比于基准组均有提升,尤其是后期强度,90天时抗压强度提升7.1 MPa,密实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56天电通量调整搅拌工艺比基准组降低了163 C,56天氯离子扩散系数调整搅拌工艺比基准组降低了2.46×10-12 m2/s。  相似文献   

8.
1概述 通常拌制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与水同时搅拌.这种搅拌方法的缺点是:水泥颗粒易聚成团块,不能充分水化,各组分材料之间也容易形成大量气泡,残存于混凝土中,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连续式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是为适应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所需要的单品种、大批量的要求而研制开发的.在配料计量方面,采用差分式料斗称对集料和水泥进行计量,用变频器调节给料速度以达到较高的计量精度;为提高搅拌质量,以两级连续强制搅拌缸的方式实现干、湿拌分开,保证在较长搅拌时间的前提下,使拌缸长度减小,提高搅拌轴刚度.连续式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之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常见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不能适用于隧道、矿井中的混凝土运输,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较小断面作业的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技术参数、配置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搅拌机合理转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提高搅拌质量和效率,给出了搅拌机转速的定义和评判搅拌机转速合理与否的准则;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搅拌机转速与混凝土均匀度、搅拌装置类型、能耗和被搅拌材料的关系,给出了搅拌机设计和使用时合理转速的范围。结果表明:搅拌机的转速与多种因素有关,具有合理转速的搅拌机必须在保证新拌混凝土质量满足中国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高效节能地工作,推荐目前常用的强制式搅拌机的叶片线速度取1.4~1.7 m.s-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根据拌和温度,本文介绍了3种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技术:热拌法、冷拌法和温拌法.并对各种拌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在拌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田公明 《隧道建设》2011,31(1):125-129
解决泥水盾构机地面调浆系统中特大泥浆池泥浆的搅拌问题,在了解盾构泥浆使用工况和分析市场上现有同类装备的优缺点后,通过构件受力分析和参数计算,采用立轴悬臂长轴结构,利用行车的水平移动加搅拌器的上下对流搅拌作用合成对泥浆的立体搅拌效果,开发出了JB-2系列立轴悬臂立体搅拌机。该立体搅拌机自2006年在泥水盾构调浆系统应用以来,搅拌效果明显,能对宽12m、深5m、长50m的特大泥浆池泥浆进行防沉、搅拌调匀,能昼夜连续自动运行,无需专人看护,安全运行9000h以上不需换件,而且能耗和制作成本低。该机型的研制成功为长悬臂旋转轴类机械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沥青拌和机中的计算机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沥青拌和机中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2台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原则、主要功能及其硬件连接,给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流程图。通过实际应用证明此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级配精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沥青搅拌设备的回收粉处理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案的设计思路;从处理系统机械设备的增设、设备的位置和安装、处理系统的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3个方面,对处理技术实施方案进行了具体阐述。实践证明:回收粉完整性处理系统不仅保证了拌和机的连续生产,而且保持了场地的整洁和对回收粉的选择性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混凝土搅拌机和搅拌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混凝土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结构,而微观结构又取决于其组成成分、养护条件、搅拌方法以及搅拌机型。判定一种搅拌方法在特定的工况下是否最优,需综合考虑施工地点与拌和楼的距离、工程所需混凝土量、施工进度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并且以混凝土搅拌质量为依据来评价混凝土搅拌方法,同时给出搅拌效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型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粒料配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并通过室内调试与现场测试,解决了配料装置的防粉尘及防振动的干扰,技术性能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李其宇  邹少祥 《隧道建设》2008,28(2):243-245
在浙江甬台温铁路乐清车站软基处理中,水泥搅拌桩作为其中一种桩基处理地基的方法,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原状软土和水泥强制搅拌,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生成一种特殊的、具有较高强度、较好变形特性和水稳性的混合柱体,从而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承降,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温拌工艺对胶粉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温拌工艺对胶粉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作用,通过采用综合技术指标对比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温拌剂掺量及拌和温度对胶粉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加sasobit可显著降低胶粉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密实度及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的再生沥青粘度,得到再生沥青的粘温曲线,由此确定再生混合料的拌和与碾压温度;通过拌和模拟试验建立了基于热传导的新集料加热温度计算公式.用于控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