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业务需求、功能设计、关键技术等方面,对面向承运清算模式的新一代铁路货物运输清算系统进行了详细描述,介绍了货运承运制清算的原始数据智能化采集、信息化审核、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过程。经实际应用,累计清算货票过千万张,实现铁路货物运输承运制清算,为辅助货运体制改革和财务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清算体系,中国铁路总公司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铁路货物承运清算。承运清算使承运企业从运输市场直接取得收入,通过清算付费方式的变化,实现自身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通过分析影响运输企业承运清算效益的计费重量、计费里程、货物运输方式、运价号和计费路径等因素,揭示其对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提出铁路运输企业适应货物承运清算模式分析,即:转变观念,发挥铁路骨干企业作用;创新经营,灵活运用承运清算机制;提质增效,促进铁路企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现有铁路货运定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对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货运市场化定价进行探讨,从完善市场价格调查机制、优化调整货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科学的市场化定价方法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定价的设想,以促进铁路货运市场化定价不断适应铁路运输企业公司制经营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发挥价格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价格调节手段,构建合理的运价体系和结构,理顺不同环节间的价格关系,实现科学合理定价,在分析货运价格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化定价的基本原则和定价依据,从运作机制、定价关系、定价手段等方面对铁路货运市场化定价进行研究,制定实施符合铁路运输行业特征、...  相似文献   

5.
分析货物清算盈余对铁路局集团公司承运货物经营效果的影响,对于落实铁路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开拓市场具有积极作用。按照不同企业、不同运输类别、不同货物品类、不同装车去向对西安局集团公司货运承运清算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货运承运清算盈余影响因素,提出铁路企业应牢固树立经营核算意识和市场观念、开发"货运承运清算数据监控和分析系统"、针对货源特点实行差异化经营、微调集装箱等清算系数、建立车流径路与实际径路清算的量化关系、全面梳理不同计费径路对承运清算结果的影响等对策,以提升铁路企业运输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铁路实施货运承运清算办法对合资铁路公司的经营绩效影响较大。从自身设备设施、列车运行图车流分布、委托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分析货运承运清算对太中银铁路的影响,提出太中银铁路货运承运清算模式下发展对策,即:拓展货物发送,补强货场基础设施,编制调图方案,完善委托管理协议,落实"公转铁"运输政策等,以提高货物承运发送、增加直通运量为中心,实现增运增收的运营目标,促进太中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健康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铁路货运承运清算分析,结合铁路货运成本,通过测算铁路货物运输货运成本区间、变动成本区间及清算盈余区间,在实施竞争性一口价时,依据铁路货运线路的繁忙程度,得出相应的下浮区间。根据铁路货运绝对增量及相对增量的类型、货运增量比例或者货主要求下浮比例,合理计算另一比例的精确值,帮助铁路企业精准实施货运“竞争性一口价”,取得铁路货物运输竞争优势,实现货主获得实惠、铁路货运增量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铁路货运行业清算对运输企业的经营绩效影响重大,清算办法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作用。2017年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并实施货运承运清算办法,直观反映新清算办法带来的激励导向变化。按照相同直通运距和变化直通运距2种情况,采用4号和5号运价进行模拟测算。结果表明,货运承运清算模式下,发送(承运)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清算收入,从而体现出明显的货运市场营销激励导向,同时有利于改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有效促进铁路市场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货运承运清算模式下铁路局集团公司货运市场经营策略,在阐述铁路货运承运清算模式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局集团公司不同货物品类、不同运距条件下铁路整车和集装箱货物收入情况,同时对承运清算模式下不同运价号和不同运距的货票清算支出、货票盈余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货票盈余占比均是随着运距的递增而逐步减小的;运价号越高的整车货物货票盈余占比要明显高于低运价号货物;与整车货物相比,集装箱的货票盈余占比相对较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市场需求旺盛、市场需求疲软、货源需求不足、货运发送量不均衡等不同市场条件下提出铁路货运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货运承运清算模式下,清算统计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清算收入,以及铁路局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益。结合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货运承运清算统计工作的实际,针对目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票车不符问题、"司机报单"处理不及时、"运统1-乙"质量问题、装卸车信息问题、文电及调度命令发布与传递不及时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铁路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即:完善统计管理及考核机制,借助货票电子化成果,增加信息处理手段,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加大统计检查力度,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铁路货运承运清算制改革是铁路面向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较大影响。为满足货运承运清算数据需求,开发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机车车辆统计数据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在阐述机车车辆统计数据源、数据采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货运承运清算机车车辆统计数据构架,探析机车车辆统计数据总体构架;从机车车辆统计数据功能模块角度,研究提出车站级、机务段级、铁路局集团公司(车务段)级、中国铁路总公司级的应用,以及货运承运清算机车车辆统计数据处理系统优化,为进一步深化货运承运清算提供统计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路货运一口价策略存在的问题,结合铁路实行的承运清算模式,分析承运企业扣除应付给参与运输的其它铁路企业费用,得出运输盈余的计算方式。通过及时采集其它竞争方式运输价格信息,并对价格信息进行加工及分析,构建运输价格信息库。引入公路运价作为比照,承运企业可根据盈余情况制定运价上浮或下浮策略。通过铁路货运价格应用直接检索运输价格信息库,简化一口价策略制定过程,快速制定铁路货运一口价策略,及时响应市场变化,从而增强铁路货运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的货运运价机制与水平、运输成本,以及企业间的内部清算等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对铁路货运运营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在铁路货运采用政府指导价管理模式和替代竞争定价方式下,受车流径路与计费径路不一致情况的影响,导致铁路货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不匹配。以清算单价替代实际成本,构建车流径路与计费径路对比测算模型,分析铁路预收运费与实际运输成本不一致问题,并提出构建反映运输成本差异化的补偿标准形成机制、促进形成合理的铁路货运计费模式等相应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路货运承运制清算对于满足全路统一运输生产指挥和财务清算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反映铁路运输企业盈亏效果需要精确统计清算工作量,而铁路货运原始记录本身及原始记录之间的关联匹配决定了清算工作量的准确与否。根据铁路货物运单、清算运统1和司机报单3类原始记录数据信息及其处理流程,结合车务站段、机务段、铁路局集团公司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货运承运清算运行实践,提出以货物运单与清算运统1匹配、司机报单与清算运统1匹配为核心的审核方法,为满足精确统计清算工作量、分劈货物运费进款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影响货物运价及承运清算结果的相关因素,建立铁路货运承运清算收益最大化辅助决策系统,解决承运清算制实施后如何统筹考虑量价关系、合理制定运价策略、达到效益相对最大的问题。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跨平台的.Net框架和C#语言,实现货运议价项目报审、运营分析的全过程信息化。系统可测算具体项目方案的清算收益,对比得出可行性建议,同时可客观评价经营单位的阶段性经营质量,促进经营意识提高,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未到达货票承运制清算的预测问题,研究了基于k近邻(k-NN, k-Nearest Neighbor)算法模型的预测算法,应用Hadoop技术,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未到达货票清算预测平台。实践表明,该平台可使业务部门及时掌握全路货运营运情况,同时明晰货运承运企业间的经营业绩,是铁路货物运输承运制清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自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为适应市场变化、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铁路建立起与其他运输方式联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但由于区域不同、淡旺季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货运价格政策实际运用中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在分析当前铁路货运价格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上海地区的铁路货运实际,提出铁路货运价格政策运用对策,即:提高货运市场价格监测质量,理顺价格策略运用标准,建立铁路货运价格机制,强化价格政策运用与货运产品结合,建立与市场联动的货运价格,为充分体现价格政策运用的有效性、合理性、公平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兰州局集团公司货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从货源结构变化、货运承运清算、铁路货运竞争性定价和市场经营业绩等方面,剖析兰州局集团公司货运市场化经营内部影响因素;从国家税费政策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区域结构调整任务、物流技术不断创新和内外环境竞合关系等方面,剖析外部影响因素。提出兰州局集团公司货运市场化经营对策,即:落实国家政策调整运输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开展服务营销优化货源组织,用好价格政策参与市场竞争,打造多维协同实现合作共赢,力争取得经营质量与效益双提升,实现兰州局集团公司"增量、增收、增效"的年度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铁路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符合现代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和运输市场规律的铁路货运价格体系,分别从国家政策和铁路市场化改革方面对铁路货物运价政策沿革进行梳理,并对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铁路货物运价机制进行研究和借鉴。在政府指导价上限管理的国家政策下,分析探究影响铁路运价的主要因素和大宗货物的运输特点,提出基于成本、负担、供求的定价理论方法,通过2017年以来的价格实践和成果,为铁路提升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化运价机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铁路集装箱班列作为货运优势产品,与公路、水路和航空货运相比,存在定价缺乏主动权、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等问题,制约班列的市场竞争力。实行市场化、标准化的定价策略,有利于保持铁路货源增长、提升经营效益。在分析货物快运市场竞争情况和国内外货物运价形式的基础上,采用服务型产品的定价方法,运用双层规划模型,构建公路竞争条件下的集装箱班列定价方法。结合班列的实际数据,验证定价模型对提升运输效益的作用,可以为铁路集装箱班列运价调整提供一定程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