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其运维面临各专业系统结构复杂、运维保障难度高等诸多挑战。传统运维体系下,主要以人工日常维护、设备盯控和应急处置为主,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和跨专业协作困难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方法:介绍了多专业数字化运维系统的“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业务化”过程以及系统架构;介绍了多专业数字化运维模式的组织模式和维修规程的优化内容;介绍了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下一线工班、运维中心工班的运维模式;以应急抢修为例,分析了宁波地铁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宁波地铁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多专业数字化运维体系建设促成了宁波地铁运维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该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优化运维流程、提升运维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铁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无人驾驶模式运营的推广,预防维修、事后维修、全面生产维修等模式已不再符合智慧地铁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发展趋势。因此,针对郑州地铁的现场运营情况以及日常运维过程中遇到的故障难以及时察觉、故障造成车辆延误等痛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下多参量融合预测评价的智能运维系统。以郑州地铁实际运营情况为例,研发了智能运维系统工程样机,并进行了设备健康状态的可视化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铁路各级数据中心运维监控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共享不及时、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Three.js引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路数据中心的运维数据可视化系统,实现了数据中心的自动化巡检,缩短报警响应时间及问题处理时间,为数据中心运维、巡检、管理人员提供实时、规范、量化、准确的运维数据可视化服务,对数据中心进行准确、及时、有效地监控、预警和管理,降低数据中心运维成本,提高运维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重载铁路线路设备运维中汇集了大量检测监测数据,融合应用多源大数据分析,研究建立线路设备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和智能运维决策技术是实现重载线路设备智能运维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朔黄铁路线路设备运维为背景,应用BIM、GIS等技术,将设备履历、状态、维修情况、病害等信息进行“一张图”融合,研究桥隧BIM+GIS融合以及轻量化技术;对比常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结构仿真+大数据分析的智能运维决策方法研究思路,并以轨道结构状态评估为例,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状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趋势和城轨信号系统运维现状,基于大数据平台并采用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研发了一种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城轨信号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城轨信号系统的智能监测、故障诊断、健康管理与运维管理等功能,为信号设备生产作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能够有效减少运维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铁路电气化运维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智能运维的难点,提出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智能运维的架构。以某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智能运维关键技术,提出了对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维中存在的维修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存在过度修和欠修等问题,开展轨旁智能运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轨旁智能运维基于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深入讨论了轨旁智能运维技术面临的核心挑战,基于AI中台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数据为驱...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对铁路客运车站(简称:客站)设备进行更高效、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管理的问题,搭建了智能客站设备大数据运维服务平台,介绍了其功能架构和设备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该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特征主动识别、故障预测、运维趋势推演、多属性健康状况评价等功能,提升了客运设备健康程度和智能客站设备管理整体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客站设备运维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手段,为下一步客站设备健康评估应用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铁路运维管理中利用BIM技术构建的运维管理平台,提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维护日常运维的应用方案:将图像识别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对比不同的识别技术,提出了应用YOLOV3更新设备状态信息的方法,以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维现状,分析了未来地铁信号系统运维技术的发展方向;针对信号系统日常运营维护的适用性,展开对信号系统智能运维方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构建线网级运维平台对线路进行综合维护管理的方案,围绕平台架构、接口方案、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平台的主要功能。相比传统的信号系统运维方式,基于人工智能的信号系统运维方案,更有利于提升系统维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分析了IoTDB物联网数据库时序数据库在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中的适用性.基于IoTDB,提出了一种轻量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总体架构,该架构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对列车时序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降低系统运维难度和成本.  相似文献   

12.
在铁路"走出去"项目背景下,以境外铁路运维人员培训为研究对象,在对铁路人才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阶段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要重点关注制定组织架构、确定岗位准入门槛、编制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培训师培训、高水平的翻译团队、培训中心建设等重点事项。并指出要切实开展培训效果评估以保障培训的实效性,及为下一步更好实施境外运维人员培训需要开展的工作,以适应境外铁路项目运维人员培训的需求,建立和完善境外铁路运维人员培训体系,为铁路"走出去"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智能运维是近10年来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运维模式,有助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智能化应用与管理水平。通过介绍上海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提出对于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地铁列车无线监控系统。该系统由车载智能终端、云端运维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组成。车载智能终端以ARM处理器为核心,可实现与多个网络控制主机实时通信,将车辆状态通过无线传输至云端;云端运维软件实时接收列车状态数据,实现列车运行设备数据的实时处理和故障预判;客户端软件完成显示和维护。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牵引变电所运维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开发牵引变电所设备业务培训系统。系统以携带牵引变电所完整、准确信息的BIM模型为基础,在导入培训系统开发平台前,应用3ds MAX对导出的BIM模型进行优化、贴图、烘焙等处理,再导入Unity3D中建立场景,并完成各功能模块的开发。该系统数据准确、表达直观、形式多样、拓展方便,可有效提升牵引变电所运维人员的培训质量与效率。另外,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式也为BIM技术的拓展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维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运输调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针对当前运维管理中越来越多的利用BIM技术构建的运维管理平台,提出了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维护日常运维BIM模型创建及更新的应用方案,将三维重建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对比不同的成像技术,提出了应用StructureSensor三维扫描设备配合三维重建技术更新BIM运维模型的方法,以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成本控制效率低及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不及时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系统,从前期项目标准制订到后期运维都进行了具体规划。由于建设期和运维期之间存在数据传递的问题,设计了竣工后(建设最后阶段)模型到运维之间的转换过程模型。该系统已应用于北京局集团公司丰台站站房改建项目中,满足项目需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本文以张家庄大桥为例,进行关于桥梁工程运维成本三维非线性智能控制实证研究,将三维非线性智能控制技术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以提高运维管理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有效控制桥梁运维成本。研究结论:(1)本文在收集已完类似工程安全数据资料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BP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建立张家庄大桥运营维护成本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输入目标工程的特征值,较准确预测出目标工程的运营维护成本;(2)运用PDCA、EVM、BIM等管理理论与方法加强桥梁运维全过程可视化控制,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运维成本管理的效果,降低了运维成本;(3)本文三维非线性智能控制模型可为桥梁工程运维成本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ITIL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运维改进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铁路物流企业中铁快运为例,在对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实施过程中应用ITIL及IT服务管理的理论,构建信息系统集中运行管理平台,对提高IT系统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的到来,智能运维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对设备运行管理、在线状态监测、远程故障诊断以及数据分析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种运维平台、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大数据分析的供电设备智能运维系统.该系统集设备状态实时感知预警、设备全寿命管理、生产业务管控流程、专家分析为一体.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生产的管理需求,强化了对以设备设施为管理核心的生产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优化,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和相关资源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